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泪目!大雨中演讲的“网红校长”,退休了

2024-03-25 21:47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泪目!大雨中演讲的“网红校长”,退休了

编 辑:米丽萍、十一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最近,王树国校长卸任的视频火爆全网。

这不是他第一次走红网络,早在 2023 年 7 月 2 日,一位大学校长在雨中对毕业生的叮嘱就在网上刷屏。

他叫王树国,前几天,这位网红校长卸任退休,离开自己待了 10 年的西安交大。

一路上,全校学生前来相送。而王树国也朝着师生们所在的三个方向,深深地鞠躬。

直到离去前,他还在车上作揖告别,无声地诉说自己对这所学校的感激和不舍。

在西安交大,这种与学生的双向奔赴,王树国上演过无数次。

有一回在为毕业生拨穗时,王树国被一个男孩高高抱起,逗乐了台上台下的所有人。

这位备受宠爱的校长,用了十年时间,把大学精神种在西安交大的校园里,也把自己留在了学生心里。

他拆掉了西安交大的围墙,同时也拆掉了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墙,拆掉了学子和社会之间的墙。西安交大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2020 年,美国商务部将中国 13 所高校 " 拉黑 ",其中就包括西安交大,王树国说," 莫名其妙,但很自豪 "。

44 岁的他,毅然放弃升任黑龙江副省长的机会,投身教育界,在平级职位上一干就是 20 年。

王树国的一生,始终在践行着自己演讲中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前,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从石油工人到 " 网红校长 "

1958 年,王树国出生在河北献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但在九岁那年,因为家庭变故,父亲突然消失,幼小的他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每天凌晨三点,天还没亮,他就得捡柴火、洗衣做饭,还需要照顾 3 岁的弟弟和重病在床的母亲。下午回家,还要割草喂羊喂兔子,等到晚上母亲和弟弟睡去,他才能读一读自己心爱的书。

尽管生活里充满着艰辛,但王树国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心愿。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在他高中毕业时,因为没有 " 上山下乡 ",他失去了考大学的资格。

到了 19 岁,王树国还在钻井队当石油工人。在三伏天里,13 米长的油管,重达 270 斤,需要两个人抬起来走上 5 公里。在寒冬腊月里,又需要跑到室外人工破冰。

在那些油田轰鸣的时刻,他始终记挂着上学读书的心愿。于是在空闲之余,看了一切能看的书,包括《资本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四大名著等。

等到改革开放,高考恢复,王树国便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历经本硕博十年苦读,毕业后留任哈工大做讲师。

在哈工大念书的时候,他和同学写过一副对联:车钳铣刨磨,拉压弯扭剪。

横批是:舍我其谁。

联是机械加工的五种类型,下联是力学的五种性能,横批是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诺言。

1993 年,王树国晋升为教授,被国家科委聘为 "863 计划 " 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被誉为 " 中国第二代仿真机器人学科带头人 "。

1999 年,王树国从哈工大副校长任上调任黑龙江省科委会主任、科技厅厅长等职务。当时的领导曾想提拔他为副省长,但被婉言谢绝。

两年后,王树国回到了哈工大,在自己母校当了十多年的校长,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 "C9 联盟 " 高校校长之一。

2014 年,与哈尔滨相隔千里的西安,另一所百年名校正在泥潭中挣扎,它便是后期与王树国结缘的西安交大。

彼时,西安交大的名气大不如从前,排名逐年下滑、设备陈旧、资金短缺,许多学生也不愿报考这里。

也就在此时,王树国离开哈工大,来到西安交大当校长。刚到西安交大时,王树国称要让学校重回前十,许多学生都在台下相视一笑,更多的是自嘲。但随着时间流逝,学生们发现这个诺言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推倒围墙,让西交大重回前十

王树国到任后,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发言中讲道:第一,交大是我们已经毕业和现在在校的所有师生员工的交大;第二,交大不仅仅是交大人的交大,也是陕西省的交大;第三,交大不仅仅是陕西的交大,更是中国的交大,乃至世界的交大。

王树国曾说," 作为校长,不应该考虑如何成为一个院士,而是要考虑一个学校的发展,如何让学校产生更多院士。一个优秀的校长要能站在全球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规划学校的未来。"

2014 年 10 月 13 日,西安交大学校领导班子《约法十则》中有约:

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

校领导的第一岗位是管理,第一职责是推动学校发展;

每天保证在管理岗位工作八小时以上;

当管理和学术出现矛盾时,以管理为主;

为全校干部做出表率,以自己的投入带动中层干部的投入;

努力提高分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王树国还有一个关键动作,便是拆掉西安交大的围墙。

他清晰地认识到当下高等教育面临最主要的矛盾是大学和社会脱节,高校发展要与社会全方位融合,直接对接。未来的大学不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个体。

因此拆掉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围墙,拆掉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围墙,迫在眉睫。

要知道,在国内,建围墙把大学与社会隔开来,已经是一条共识。但王树国坚持要推倒这道围墙,不光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和思维上的围墙。

2019 年,一个没有围墙的西安交大新校区诞生,也被称为 "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

在这里,学生进入单栋宿舍楼会有刷卡门禁,但出了宿舍就是社会。还有最前沿的产业布局和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在学校周围,王树国还布局了若干科技小镇、新材料小镇、机器人小镇、无人机小镇……

这里将王树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希望校园没有围墙不只是物理上的无围墙,更希望学术无围墙。"

仅一年时间,创新港就吸引了 29 个研究院、8 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 300 多个科研机构和智库入驻,还聚集了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三万余名科研人才。

许多创业者从这所 " 没有围墙 " 的学校闯到社会,成为科技领域的未来之星。在储能和新材料赛道上,与西安交大有着密切联系的多家创业团队,都获得了投资界的青睐。

到了 2021 年,那个重回前十的梦也已成真。当年西安交大科研经费突破百亿大关,一跃成为全国第七,同年学校综合排名也重返前十。

同时,西安交大还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未来技术学院设立了人工智能、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医工学四个专业方向。

在王树国看来,西安交大要培养 " 高精尖缺 " 人才,要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

从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的热度来看,这个举措在当时具有无比的超前性。

王树国曾在毕业典礼上说过:" 世上没有不可为之事,只是你们想不想为,愿不愿为,敢不敢为。"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无数年轻学子," 一切皆有可能 "。

" 宝藏校长 " 为何宝藏?

每一位西安交大人都不会否认,王树国带领大家 10 年的干事创业,砥砺奋进,换来了西安交大的 " 脱胎换骨 ",气象一新,学校事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作为一位大学领导者,以高尚人格、渊博学识、出众能力和廉洁形象赢得了广大师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如今卸任了,还能受到大家的爱戴,这是对王树国校长最好的认可和褒奖。而这些认可和褒奖,他当之无愧。

1. 平易近人

因为笑起来很像演员宋小宝,西安交大的学生们亲切地称呼王树国为 " 小宝校长 "" 宝藏校长 "" 人民校长 "。

王树国经常与师生们亲切交流。有一次,他在校园里碰到一群学生正在排队等候食堂就餐,便主动加入他们的队伍,并和他们一起等待就餐,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还有一次,他在校园里巧遇一位刚刚被录取的新生,他毫不犹豫地与这位新生握手,并祝贺他顺利入学。这一幕被路过的学生偶然目睹,引发了一阵掌声和欢呼。

在王树国主政西安交大期间,毕业典礼上毕业生和他们的王校长亲切合影已经成为西安交大校园里的一道 " 风景 "。

甚至在校园内外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刻,王校长也被偶遇的师生、来访者、学生家长拉着一起合影。他就那样慈祥地站着、笑着、配合着,没有一丝急躁、一丝不耐烦。

2. 家国情怀

王树国历年的脱稿演讲多次火出圈," 家国情怀 " 是其中不变的主题和关键词。

他说,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脊梁;他说家国情怀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没有情怀,人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茫然无所应对。

几乎每一次向家长、学生喊话时,王树国都会强调," 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和民族事业兴旺发展紧密结合 "。

不管是 " 记住前辈的志气、骨气、底气 ",还是 " 书写无悔的人生 ",他总能用浅显却又深刻的语言振奋年轻人的心,点亮学子前方的路,让网友们都忍不住赞叹 " 说得实在 "。

2023 年 7 月 2 日的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王树国致辞时突降大雨,但台上脱稿演讲的王树国仍很镇定," 尽管我们经历着风雨,但是我真的不想,把我想跟大家说的话留在以后 "。

片刻后,西交党委书记卢建军在他身后默默撑起了一把伞,伞面向他倾斜。王树国讲了多久,卢建军就撑了多久。

那是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的第 10 个年头,也是他和卢建军搭档的第 3 年。

卢建军为王树国撑伞这幕冲上了热搜。正如网友所说" 校长演讲教大家做事,书记打伞教大家做人,一位言传,一位身教。"

不少网友被这一幕感动,网上好评如潮。有网友点赞称,这是给毕业生们上的最好一课。

3. 西迁精神

王树国在西交最常提起的词是 " 西迁精神 "。

1955 年,为了适应国防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交大 1400 多名教工、近 3000 名学生义无反顾登上 " 向科学进军 " 的西行列车,要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

西迁乘车证,印着 "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

"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 " 的西迁精神和西迁时从南方运来的梧桐树一起,种在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根骨里。

从东北到西北的王树国,成为了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2018 年 12 月 30 日,王树国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身份做客央视《开讲啦》,他在节目里回溯了学校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办学历史,讲述了数万师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的感人细节。

并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和民族事业兴旺发展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 年前他是 C9 中最年轻的校长,在校园里迎风向前,如今他是所有公办高校中年龄最大的校长。

人生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他被人叫着 " 校长 ",叫着叫着,两鬓就慢慢斑白了。

从满头青丝到白发苍苍

如今,王树国卸任校长。学子们的依依不舍和眼含热泪,或许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结语:国家需要更多

像王树国这样的校长

从 2014 年 4 月上任至此番卸任,王树国担任西安交大校长已有十年。

十年的时间,西安交大从低迷中强势重返全国排名前十;

十年的时间,西安交大的科研经费一跃成为全国第七;

十年的时间,西安交大从落寞的西北旧贵成为全网关注的网红学校;

十年的时间,西安交大建设成了全新的创新港校区,办学资源与规模焕然一新;

十年的时间,西安交大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高考录取分数线稳步攀升。

在任十年,王树国曾有多次出圈时刻,成了不少人口中的 " 网红校长 "。

王树国的 " 红 ",和流量经济、眼球经济无关,一位真正的教育家需要的也绝不是上热搜榜、进话题区。

公众对于王树国的关注,说到底,是对于当下中国高校教育、中国大学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关心。

就此而言,王树国视频的刷屏也说明,当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被呈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当然是 " 识货 " 的。

梅贻琦曾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国家需要更多像王树国这样的校长。

王国树雨中演讲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风雨中来履行我们的毕业典礼,我真的很高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尽管我们经历了风雨,但是我真的不想把我想跟大家说的话,留在以后。因为这个太重要了,需要我跟大家达成共识。刚才我们的老师代表,我们的校友代表,我们的学校书记都对大家寄予了深切的期望,阐释他们对你们未来人生道路所感所悟。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去做?跟大家讲三个词: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

第一,新时代。何为新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彻底改变整个世界。你们经历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训练,你们走向社会,将会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而这个新时代,将会改变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你们将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改变人类社会未来进程?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仅仅是在某个单项领域取得进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个全方位的 " 爆发 ",它是一个质的跃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拐点。当你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你们正经历这样一个巨变,这个巨变会给你们提供一个大舞台。

第二,新赛道。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出现了若干新赛道,原有的赛道已不适用了。新赛道将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而我们国家民族复兴的大业与此同步。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你们能否开辟新赛道?能否引领新赛道?能否做新时代的 " 弄潮儿 "?这将考验着我们每个有志于报效国家的人。而我们是谁?我们是西迁精神的传人,我们是交大人,交大从诞生那天开始,就心怀家国情怀和国家兴亡,我们始终承担着国家使命。

所以,在新时代,我们要勇于开辟新赛道,在新赛道上做时代的 " 弄潮儿 "。

第三,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谈何容易?大国博弈、区域地缘政治、技术封锁……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我们只有大胆前行,就像今天这场风雨一样,我们仍然在前进的道路上履行我们的职责,展示交大人的风采。

新征程,需要我们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我们的胆识,需要我们科学的思考,需要我们超前的思维,需要我们去规划未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当下工作。

当你们走向社会,面临着若干机遇,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很多问题等待着你们去解决,很多赛道等待着你们去开辟。未来发展之潮流,你们应该是 " 弄潮儿 "!

我由衷地祝福大家,祝福同学们!

在这个新时代、新赛道、新征程上,再展交大人之风采,让交大人为世界之光。

祝福大家!

好文推荐:

《什么是 " 新质生产力 "?》

《未来 30 年大变局,讲透国运与人运!》

《王志纲重磅演讲:2024,不出海,就出局!》

排版  | 米小白

编辑  | 小米     轮值主编  |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