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工美大师李中庆: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木雕工美大师李中庆: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走进工作室】
在卧虎藏龙的广东潮州,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虽然来自外地,但却将潮州木雕的技艺掌握得炉火纯青,令无数本地人折服。
他就是李中庆,一位喜欢跟木头打交道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然而,比起 " 李大师 " 的称号,李中庆更喜欢别人叫他 " 老李 "," 这样更加亲切!"
" 老李 " 出生于浙江东阳,就是那个中学语文课本里古文《送东阳马生序》提到的 " 东阳 "。东阳和潮州同为木雕之乡,一个是李中庆学艺的起点,另一个则是他技艺精进的地方。二者的碰撞,让李中庆得以悟出他的独门绝技 " 东潮木雕 "。
李中庆来到潮州已经三十多年。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潮州这座城市见证了他的青春热血,也包容他的起落浮沉。日前,我们前往位于潮州市区的东潮木雕艺术馆,在工作室听 " 老李 " 讲述他的学艺故事——
拜师学艺,吃百家饭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浙江东阳,男人们基本个个都要会一门手艺,成为泥瓦匠、木工、裁缝、油漆工……这样才有 " 吃饭本领 ",李中庆也不例外。
幼时不幸患上的小儿麻痹症后,李中庆左腿落下终身残疾,走路不得不借助拐杖。为了让李中庆长大后能够养活自己,父母特意为他选了一门稍微轻松一点的手艺——木雕。" 我小的时候还不叫木雕,叫雕花。隔壁邻居就是做雕花的,当时看着只觉得好玩。" 李中庆回忆。
十六七岁时,李中庆开始了拜师学艺、吃百家饭的日子。哪个村里有活,他就跟着师傅到哪个村去。在浙江东阳," 十里红妆 " 的婚嫁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谁家有女儿出嫁,父母便要早早为其置办一套红漆嫁妆,包括脸盆架、八仙桌、大花床等喜庆家具。
每到这个时候,木雕师傅就该上场了。李中庆清楚记得雕刻各个物件所耗费的工时," 一天算一个工,脸盆架要四个工,八仙桌要两个工,大花床是十六个工……完成一套嫁妆,往往要在东家家里住上两个月。"
每天一块三的工钱,东家包吃包住,外加一包香烟。这是当时木雕师傅的待遇。作为学徒,工钱自然是不能拿的,还要上交给授艺的师傅。" 所谓三年徒弟,四年就是半个师傅了。" 然而,还没等到三年,李中庆就离开了东阳老家。
由画入刻,成就全能
在亲戚的介绍下,刚满十八岁的李中庆进入了江西的一家大型木雕厂,正式拜有 " 雕花宰相 " 之称的东阳木雕名家郭志高为师。
" 工作强度跟村里比要大很多,但最开心的是我能领工资了。" 李中庆记得,工作第一个月他拿到了三十六块钱,那时一斤大米的市场价是一毛,他自我感觉很不错。
左手拿刀,右手拿斧,在一次次用力敲击下,木屑四处飞溅……往往一天工作下来,李中庆的双手已经被震得麻木。
" 手指既不敢伸直,也不敢往回捏,那叫一个疼唷!" 那种疼痛感让李中庆记忆犹新。拖着疲惫的身体,晚上却时常因为疼痛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我就找了根绳子绑在床上,把手指这样吊起来。" 李中庆说,他的基本功也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师傅郭志高虽然严厉,但却把徒弟的认真和勤奋看在眼里,除了雕刻,也教李中庆画画。" 设计图稿是完成木雕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连画都不懂,还想把木雕做到最好是不可能的。" 师傅的告诫仿佛还在耳畔。
在工厂期间,师傅送给李中庆一本《苏绣图案》,让他每天花半小时临摹、钻研。等到七八个月后,《苏绣图案》里的人物、花鸟等意象自然而然就来到了李中庆的笔下。从图稿设计到上手雕刻,李中庆都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了。
" 老李 " 归来 , 修桥成名
李中庆从浙江走出,先后去到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务工。和绝大部分背井离乡的务工者一样,他的目的仅仅是挣钱谋生。
1991 年,李中庆第一次来到广东潮州,一座和浙江东阳一样木雕历史悠久的城市。" 那时刚在浙江老家盖了新房,欠下别人一笔钱,来潮州打工是希望早日把钱还上。" 李中庆笑着说。
慢慢地,他从木雕厂里一名最不起眼的工人,到被提拔为工厂总验收,人人都知道潮州有个浙江东阳来的 " 老李 "。
伴随着国企改制的热潮,李中庆很快决定自己单干。然而好景不长,李中庆遭遇了人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
20 世纪末,受金融危机影响,李中庆接下的海外订单不仅难以回本,还让他背上了巨额债务。" 我们手艺人喜悦过,迷茫过,也委屈过,很多种滋味都尝遍了。" 李中庆第一次决心放弃木雕,在遣散手下工人的同时,他还把用了几十年的刀、斧都悉数送人。
等他再次回到潮州,已经是 2005 年。朋友的一通电话,让他重新看到希望。" 当时广济桥正在做修复,朋友介绍我参与,顺利承接下广济桥亭台楼阁的整体修复任务。" 李中庆很是感触。
历时两年,在他的主持下,广济桥上所有亭台楼阁的修复工作得以如期验收交付。2007 年,修旧如旧的广济桥迎来重新开放,并成为潮州一大景点。" 老李 " 的名声也因此越传越远。
创新技法,走出国门
" 有人说潮州这座城市排外,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李中庆由衷地说。距离他第一次来到潮州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他不仅在生活上融入了这座城市,也让东阳木雕与潮州木雕碰撞出新的火花。
东阳木雕与潮州木雕均居中国四大木雕之列,各有特色。从雕刻手法而言,潮州木雕以通雕为主,风格立体且粗犷;东阳木雕以浮雕为主,以细腻著称。" 东阳木雕适合近看,潮州木雕适合远看。" 李中庆说。
深谙两地木雕艺术精髓的李中庆,在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后,将东阳与潮州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 " 合二为一 ",由此开创了 " 东潮木雕艺术流派 "。
" 东潮木雕 " 所追求的审美是在同一作品中同时展现层次感和立体感,而要形成这样的效果,李中庆总结了一条 " 独家秘笈 ",那就是雕刻主体与底板形成的夹角要保持在 30 度到 45 度。
此后,李中庆还带着 " 东潮木雕 " 走出国门,于 2017 年承接新加坡大士伯公宫重修项目。由于在设计上注入了创新技法,新加坡大士伯公宫的所有木雕装饰构件和陈设性木雕艺术品都独具特色,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
尽管已经蜚声海内外,李中庆依然十分低调,他打趣地说," 我只是一名手艺人,木雕也只是为生活增添了一点美而已!"
【艺谈】
木雕无言,却见作者的个性与情绪
羊城晚报:您如何理解从 " 手艺人 " 到 " 守艺人 " 的身份转变?
李中庆:我本是一位 " 手艺人 ",成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获得诸多社会荣誉后,深深感受到身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于是就变成了一名 " 守艺人 ",就是守好手上的工艺。手艺不难,难的是 " 守艺 "。
羊城晚报:确实如此。" 守艺 "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李中庆:在守护好的基础上,再想如何个性化创新发展。现在很多木雕作品如果不附上名字,只看作品都不知道是谁做的。我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应该能体现作者的个性和情绪。同时,手艺人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总是跟着市场走,我们应该思考应该如何引领市场。
羊城晚报:您在个性化创新上已经有了很大突破,未来还有什么目标?
李中庆:作为木雕行业的 " 领头羊 ",就要为这个行业做点事情。同时,既然来到了这个行业,就要在这里深深地踩下一个脚印。
我希望一百年后,仍然有潮州人知道有个叫李中庆的外地人曾经来过。所以我要做一些作品留下来,让后人去评价我们当时的价值。我常说,赚钱不是我们的全部目的,就像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目的一样。
羊城晚报:作为 " 东潮木雕艺术流派 " 的开创者,您又在一定程度上不赞同给艺术分流派?
李中庆:是的,我不赞同。以我个人为例,一位浙江东阳人做出潮州木雕后,你说他属于潮州木雕,还是属于东阳木雕?艺术流派不需要分得那么细。现在社会要把它分出来,我们其实是被动的。社会传承需要一个体系,所以也就有了现在的流派。对于我个人而言,艺术可以分国界,但是不能分流派,把艺术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提高社会审美才是我追求的目标。
文 | 记者 文艺 朱绍杰 周欣怡
图、视频 | 彭灏明 彭泽祥 唐德荣 林丹丹 戚容源 陈贤宇 暨晴 张萁迅 ( 实习生 )
出品人:杜传贵 林海利
策划:孙爱群 陈桥生
监制:邓琼 蒋铮 吴小攀
统筹:朱绍杰 何奔
执行:周欣怡 彭灏明 文艺 黄宙辉 孙磊
海报设计:唐欣怡
-
- 最近100年,世界那些顶级企业是如何陷入低谷并重回巅峰的?
-
2024-04-25 16:02:25
-
- 我在霸总短剧演“恶婆婆”:打耳光、揪头发、熬大夜,5天赚4000
-
2024-04-25 16:00:09
-
- 中国最富鞋王,败掉400亿之后
-
2024-04-25 15:57:53
-
- 李彦宏说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为什么很多人不认同?
-
2024-04-25 15:55:37
-
- 9.9元一束鲜花:美好必须绽放,但不必昂贵
-
2024-04-25 15:53:22
-
- OPPO K12 体验:快充大电池的高品质国民手机
-
2024-04-25 15:51:05
-
- 卖身传闻中的盒马,值多少钱?
-
2024-04-25 15:48:49
-
- 青年谈:新技术时代我们如何阅读与写作?
-
2024-04-25 15:46:34
-
- “开玩笑、闹着玩”?校园欺凌为何维权难
-
2024-04-25 15:44:18
-
- 对话面壁智能李大海:AGI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急于当破风者
-
2024-04-25 15:42:02
-
- 预见2024:《2024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
-
2024-04-24 01:42:19
-
- “中国版植村秀”野望背后,毛戈平的执念与不安
-
2024-04-24 01:40:03
-
- 单日蒸发2000亿美元,英伟达的“光荣与梦想”还在否?
-
2024-04-24 01:37:47
-
- 魏建军“动刀”营销,长城任命多名高管
-
2024-04-24 01:35:31
-
- 全文披露:外交部官员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
-
2024-04-24 01:33:15
-
- 新茶饮的旷野,不在港交所
-
2024-04-24 01:30:59
-
- 爆卖27亿后沉寂:渐冻症新药的市场奇迹与退市现实
-
2024-04-24 01:28:43
-
- 卷进券商的清北毕业生,不再奢望“年薪百万”
-
2024-04-24 01:26:27
-
- 同样是可穿戴+AI,这款产品为啥能吊打 AI Pin?
-
2024-04-24 01:24:11
-
- Sam Altman 投资的这个语音社交应用,怎么成了硅谷的新宠
-
2024-04-24 0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