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涨价,景区拥堵,如何解决假期文旅城市病?
酒店涨价,景区拥堵,如何解决假期文旅城市病?
文 | 空间秘探,作者 | 武爽
今年 " 五一 " 小长假,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 2.7 亿次,超过 2023 年、2019 年同期水平,被评为 " 史上最忙五一 "。伴随巨大的人流量随之而来的是酒店涨价、景区拥堵等各类城市问题,这类假期城市病每年都要上演几次,如何真正治理改善也成了不少城市和文旅部门头疼的问题……
小长假遇到了 哪些 " 城市病 "
受酒店供给量增加及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影响,今年 " 五一 " 酒店涨价乱象似乎有一些好转,有些地方酒店价格不升反降。但据空间秘探观察,酒店涨价 " 病症 " 依然存在。通过随机搜索北京、西安、南京、大理、重庆、天水、淄博等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发现,五一假期的酒店民宿价格普遍相较平时上涨 2~3 倍,少数涨幅达 3~4 倍,其中最高价出现在 5 月 1~3 日。以北京为例,某知名中端品牌(北京前门地铁站店)五一期间的价格从 4 月 28 日的 514 元起涨至了 1101 元起,而同属一个酒店集团的某知名经济型品牌(北京前门店)的房价也从 337 元涨至了 1087 元。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五一期间的房价普遍上涨至数倍于平日。
还有一个就是老生常谈的 " 民宿毁约涨价 "。五一前期,黑猫投诉平台上陆续有消费者发起多家民宿无故涨价、无故取消订单投诉。在多条投诉中,不少商家利用延迟确认订单、房间不足、强行取消等手段涨价后再次挂出房间,甚至出现一分钟涨价 1.5 倍、数分钟内价格 6 次变动的诡异情形。# 民宿涨价 1500 后被退单平台只赔 230#、# 订民宿被强制退单全怪周杰伦 # 等相关新闻也相继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热搜当事人因工作需要提前三个月预定了福州某民宿的住宿服务。然而,在他即将出发之际,被民宿业主告知订单需要取消,原因是民宿业主决定不再继续从事该行业。随后,该房客经核查发现,其预订的民宿依然存在,但房价已大幅度上涨至原价的两倍。
相比于酒店民宿涨价,更让游客糟心的还是景区人挤人的不适体验。原本选择旅游出门放松,结果似乎变成了出门 " 看人 "。许多网友们调侃,现在在沙漠景区的旅游,骑骆驼也要排起长龙,仿佛再现了我国古代攻伐匈奴般的宏大场面。还有身在甘肃的网友发布了来自敦煌鸣沙山的图文笔记:" 好消息:不堵骆驼;坏消息:堵人了……走两步路等五分钟。"5 月 2 日统计数据显示,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玉门关、阳关、敦煌古城等六大景区共接待游客 6.2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51.7%。
不仅地上堵,水上和山上同样 " 堵 "。桂林漓江上演百舸争流 " 攻陷水泊梁山 ",无数统一规格的小船密密麻麻浮在江面上,据游客反映排队一个多小时才上船。温州雁荡山攀岩悬崖边出现 " 堵人 " 情况,一身攀岩行头的游客们拉着安全绳、紧贴崖壁,站在脚踏架上排起了长队。据网友反映,由于攀岩区拥堵,部分游客在半山腰停留时长甚至超过一小时。其中很多游客早上三四点就开始在景区门口排队。
热门旅游目的地游客爆棚,也让当地市民 " 叫苦不迭 "。有苏州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只是出门健身,返回时被堵在地铁口," 回不了家 ",还有网友哭诉 " 买不到回家的票 "" 下楼吃早饭发现店内挤满了游客 "" 物价随着游客变多也跟着上涨 "。大量游客的涌入,让居民活动、城市服务、游客游赏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重叠,对当地居民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形成重重压力。
有些地方为何 " 劝 " 游客回家
两个月前,大约 100 名奥地利哈尔施塔特的居民,聚集在通往哈尔施塔特的隧道里,打出各种口号抗议 " 过度旅游 ";日本人称外国游客为 " 社会公害 ",抱怨 " 外国游客不要来了 ",日本最著名的建筑 " 光之教堂 " 也永久对游客关闭;因电影《冰雪奇缘》走红的奥地利 " 世界最美小镇 " ——哈尔施塔特(Hallstatt),每日约有 1 万游客访问这个仅有 800 人口的小镇,当地环境承载不了,所以在景点处设置了木质的栅栏,阻挡摄影客的视野;北京的什刹海、鼓楼、雍和宫等网红景点附近,有大量的胡同四合院,门口通常贴着自制告示:" 私宅勿扰 "" 非请勿入 "" 谢绝参观 " 等 ......
大量游客的到来意味着将带来大量的经济,为什么这些地方反而拒绝游客," 劝 " 游客回家?在年访问游客达 5000 万人次的京都,过度旅游问题被认为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到本地居民生活。位于日本中部的合掌村,由于当地气温低,很多游客使用暖宝宝取暖。部分人将用过的暖宝宝丢进马桶,造成堵塞。还有不少人把用过的竹签和饮料瓶,塞进积雪里,也不管雪融后满地垃圾。去年登山季,游人排长队登山,富士山变成 " 垃圾山 ",夜里也亮如白昼。京都祇园花见小路上,不少游客见艺伎走过,就上前围观拍照,造成街巷阻塞。
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因过多游客涌入,截至 2020 年的 10 年间,当地每月平均房租,上涨了 200 欧元(合 1500 人民币左右),升高的成本加剧了本地居民的负担。意大利威尼斯老城区里,本地人濒临 " 灭绝 ",很多房东将住宅改造成民宿出租,自己搬到新城区。租不起房的年轻人只能作别家乡,另谋出路。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超过 90% 的威尼斯人搬离。这座水都沦为观光专用的主题公园。
国内,修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重庆渝中区白象居成为网红打卡地后,人满为患,当地人想吃一顿简单的早餐也要排队 1 小时,买菜要去很远的市场。有时每天高达几千人,2023 年 " 五一 " 期间更是达到 3 万余人高峰,导致小区居民出行不便,也给小区环境卫生、治安稳定等带来了隐患。突如其来的港大打卡热潮,致使校门口附近的道路都被旅游大巴堵得水泄不通,并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在午饭时间去食堂用餐,学校学生和周围居民不胜其扰。
旅游业一方面为当地创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当地的环境和居民本来的生活。不堪其扰的当地居民不得不开始 " 劝 " 游客回家,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如威尼斯从 2024 年春季开始征收入城费,如果游客不过夜,在高峰期进入这座城市的游客,将需要支付 5 欧元(大约 39 元人民币 ) 。日本广岛县甘日市,从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征收 " 宫岛访问税 "(当地有著名的严岛神社),1 人 100 日元(合 4.6 元人民币)。京都祇园花见小路街角贴满 " 禁止拍照 " 的告示,违者最高罚款 1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487 元)。在因《罗马假日》而声名大噪的西班牙台阶,2019 年起,任何学赫本那样在台阶逗留的游客都会被罚款。2021 年,两名美国游客因在罗马法尔内塞广场一个历史悠久的喷泉中洗脚而遭罚款,每人被罚 450 欧元(大约 3496 元人民币)......
" 收费 " 或 " 涨价 " 是否长远之计?
综合来看,为限制过度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外国内地方政府大多是采取 " 收费 "、" 涨价 "、" 限人 " 等措施,但这些真的是长远之计吗?拿五一期间酒店涨价来说,成倍增长的酒店价格对部分游客确实起到了一定劝退效果,但从结果来看,火爆旅游地周边的酒店预定量依旧达 100%,限流效果没达到最后高涨的酒店价格还引得骂声一片,给酒店自身及当地带来负面影响。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自 4 月 25 日开始,对一日游游客收取 5 欧元入城费,以便在旅游高峰期控制客流量。截至 5 月 5 日,已有超过 144000 人支付了这笔费用,其中仅 5 月 1 日一天就有 53000 人支付。威尼斯市长 Brugnaro 表示,检查点每五人中就有一人被检查,但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仅用 8 天时间,意大利威尼斯就在新实施的城市进入费政策下创下了 724000 欧元的收入纪录。本意用来限制游客流量的政策,实际上并未阻止游客的脚步。相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已经收到的金额已超过了 2024 年全年的预期收入。
福建漳州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 云水谣 ",作为陈坤主演的电影《云水谣》和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引发了大家观看土楼的热潮,来云水谣看土楼的人不计其数。但由于土楼的历史悠久,并非十分坚固,拥挤的游客可能会破坏土楼结构,且一些土著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干扰。为限制客流量,该景区大门口收费 90 元后,还对进入部分景区的游客征收了二次费用,引来了大量游客的不满和差评。尽管如此,因为云水谣的地理位置与厦门很近,所以它成了厦门一日游的绝佳目的地,即便是收 90 元一张的门票,仍有大批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
同样," 限流 " 手段对于景区拥堵情况也是见效甚微。五一前,各地景区与文旅部门纷纷在节前发布各类提示,重点关注了景区门票预约、景区限流参观、景区开放时间、景区出行攻略及景区消费提示等各个方面。华山景区设置每日最大接待人数限量 30000 人次,其中团队预约每日不超过 8000 人次,达到上限停止售票;恒山景区实行 " 分时段预约、分时段入园、非预约不接待 " 的预约接待模式,景区窗口仅为国外游客、学生、军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预留部分门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景区及殷墟博物馆开启限量预约参观制。但就在部分景区提示限流的同时,一部分景区某时段的门票已经售罄,多景区进山线路也达到饱和。" 五一 " 期间,在泰山、华山等景区的游客称 " 走不动道 ",华山景区接待登山游客 122459 人次。
可见,无论是 " 收费 "、" 涨价 " 还是 " 限流 ",都不是解决旅游地 " 病症 " 的终极方法。
好的旅游体验需要城市主政者做什么
国外过度旅游的案例已然是在给我们警醒,虽然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环境承载力比较强,但假期巨大的人流量依旧对当地市民和环境造成了困扰,并带给了游客糟糕的旅游体验。因此,即使目前国内 " 过度旅游 " 不是主要矛盾,但依旧不容忽视,长期遭受 " 拥堵 " 旅游的大众也亟需真正能够得到放松的旅游体验。而好的旅游体验,需要城市主政者做些什么?
谨防马太效应 盘活边缘旅游资源
当下,似乎各地的文旅都陷入了马太效应,越是出圈的旅游景点得到的旅游资源越多,配套设施也更完善,当地为吸引更多游客也会选择加大对出圈旅游景点的宣传,以此为噱头扩大自身影响力。而那些不受关注的旅游景点因游客少,配套设施也会相对落后于顶流景点,因此愿意来的游客也更少,同时一些游客也可能会默认 " 人少应该是因为不好玩吧 "。
如江西武功山 " 五一 " 首日接待游客 2.42 万人次,上演 " 人挤人 " 大戏,而同样景色优美的江西宜春明月山相比之下却略显冷清,据网友反映山上的观光车索道都不用排队。实际上,明月山较之武功山并不逊色。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明月山植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珍稀动物,素有 " 天然动物园 "、" 植物王国 " 之美称。山上多处温汤,含有 20 多种微量元素,含硫低,富含硒元素,对于人体有防癌抑癌作用,可饮可浴。有温汤、潭下、塘佳山、太平山、玉京山、仰山六大景区,20 多处景点。明月山 1736 米的海拔略低武功山 1918.3 米的海拔,但同样能满足登山爱好者需求。
此类情况,国内各个省份几乎都存在,这些小众景区因鲜为人知逐渐被边缘化。而如果游客能够分流到这些小众景区,旅游拥堵问题可能将得到巨大改善。但也有网友反映 " 也想找冷门的地方逛逛,问题是搜不到,只能搜到人满为患的网红打卡点 "。因此,亟需地方主政者制定针对小众景区的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扶持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手段,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帮助景区减轻经济压力;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小众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做好服务与城市管理
外出旅游,影响体验的要素无非是交通、住宿、吃饭、购物、景点项目等,这几点,与城市主政者的服务与管理能力息息相关。服务与管理到位,即使面对巨大的人流量,大多游客依旧表示体验感不错。如 3 月首周,连续两天淄博站到达旅客都在 2.1 万人次以上,周日旅客更是到达了 4.8 万人次,但人潮拥挤并没有影响游客收获好的旅游体验。
交通方面,淄博市委市政府开通了烧烤专列、公交专线,街区还配有专门的摆渡车,招手即停,免费乘坐。面对八大局停车难问题,淄博地方政府 1 天内完成道路两侧 6000 平方米绿化带的铺设,3 天内完成八大局便民市场附近道路的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围挡围栏、休息座椅的安装。吃住方面,淄博不仅没有 " 宰客 "、" 涨价 " 乱象,甚至有的店铺还 " 多送 "、" 免费尝 ",当地政府组织市场监管、交通、城管等各个部门人员集中办公,随时解决游客反映的问题。
同样火出圈的哈尔滨也是如此。哈尔滨中央大街管委办向街上 1100 多家商户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以热情饱满的服务,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公安交管全天候值守中央大街,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城管队伍随时待命,清理路面积雪积冰;为满足游客拍照需要,索菲亚教堂升起人造月亮;地下通道冰雪湿滑,怕南方游客摔倒铺上防滑地毯。针对有网友反映哈尔滨酒店价格增长的情况,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随后,哈尔滨多家酒店向同行业发出倡议,合理定价、明码实价、不欺诈消费、不外加价、不随意涨价、不变相涨价、不哄抬价格。
好的旅游体验,不仅靠城市 " 整活 ",更多的是需求的被看见、被满足,这有赖城市主政者在舆情处理、服务理念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大格局和为民造福的情怀。
清晰城市优劣势 合理宣传
透过此次 " 五一 " 假期,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地方抓住长假契机,卖力宣传,引来巨大人流量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状况。根据各网友的反馈可以发现,对同一城市不同人的评价可能差之千里,有的表示 " 十分满意 ",有的直呼 " 避雷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或许是该城市一些地方确实需要改进,或许是众多网友对这座城市的不理解,又或许确实是 " 性格不合 "。比如一些人会更喜欢节奏慢一点的城市,有些人更喜欢人情味重一些的城市,有些人更喜欢偏商业化的城市。但大多城市宣传时,似乎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游客来的越多越好,但自身没做好准备亦或是引来大量 " 不适应地方文化 " 的游客,对城市形象可能反倒起负面作用,不利于城市文旅的长期发展。
如果每个城市进行自我宣传时,能向大众讲清自身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详细介绍自身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并给出建议,如适合人群与不适合人群等。或许不是每个城市都愿意做哈尔滨,一些城市可能更愿意保留自己的一些锋芒。但如果在宣传时一味地突出优势,可能也会让大众失去对城市的完整理解。相反,城市主政者若愿意更真诚地面对自身和大众,可能也会赢来更多人的包容与尊重。而游客也能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出游地,避免因信息差全都挤在一起的状况。
综上,人们苦假期文旅城市病久矣,今年 " 五一 " 县域旅游的异军突起就是最好的例子,人们试图通过 " 反向旅游 " 摆脱过去在热门景区的不适体验,没想到大众的共鸣让县域旅游火了起来。假期文旅城市病随着旅游复兴,未来或许愈发严重,所以治病的过程任重道远,只有全盘思考并精准施策,才能真正解决文旅 " 顽疾 "。
-
- 对话李开复:这次大模型创业,我十年都不会变现
-
2024-05-13 16:10:29
-
- 落榜世界美食之都的汕头,还是无冕之王么?
-
2024-05-13 05:38:26
-
- 明天起,北向资金盘中“隐身”!这些大事也将影响A股
-
2024-05-13 05:36:11
-
- 12306保险卖出“极简风”,真的便民吗
-
2024-05-13 05:33:55
-
- “创二代”极氪赴美IPO,完成比时机更重要
-
2024-05-13 05:31:39
-
- 公开示爱坐牢前夫哥!新加坡百亿豪门名媛,过不了“恋爱脑”的坎儿?
-
2024-05-13 05:29:22
-
- 打工人遇到霸总领导:听话、背锅、随叫随到
-
2024-05-13 05:27:06
-
- 从 DeepMind 到 Mistral:Arthur Mensch 如何带领团队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平
-
2024-05-13 05:24:50
-
- OpenAI,为什么没敢推 AI 搜索
-
2024-05-13 05:22:35
-
- 芯片制造格局改写,美国终于干成了?
-
2024-05-13 05:20:19
-
- 雷军三十年沉浮录
-
2024-05-13 05:18:03
-
- 成立三年、市值 500 亿元,史上最快造车 IPO 诞生
-
2024-05-12 06:06:30
-
- 皮鞋,被时代抛弃
-
2024-05-12 06:04:14
-
- 均价接近腰斩,今年没人疯狂“炫”小龙虾了?
-
2024-05-12 06:01:58
-
- 不要做勤奋的笨蛋
-
2024-05-12 05:59:42
-
-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舆情报告,点名12306被质疑支持“买长乘短”
-
2024-05-12 05:57:26
-
- 小红书拿什么撑起200亿估值?
-
2024-05-12 05:55:10
-
- 500美元单品热销,卖家造出垂类“爱马仕”
-
2024-05-12 05:52:54
-
- 重庆,凶得很
-
2024-05-12 05:50:38
-
- 赵何娟:中国AI追随之路的五大误区,我们至少落后十年
-
2024-05-12 05: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