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头铁的年轻人,用低价团游世界

2024-07-31 01:19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头铁的年轻人,用低价团游世界

当 " 老年人低价旅游团 " 成为新闻频繁曝光的旅游乱象时,自信可以 " 分文不掏,全身而退 " 的年轻人们,如今却将其列为薅羊毛的目标。

省内游包餐包住宿两天一晚只需 99 元,港澳深度游 4 天 3 晚仅需 680 元,越南芽庄 6 天 5 晚只需 699 元,泰国曼谷或普吉岛 7 天 6 晚只需 999 元 …… 年轻人们发现,只要无视低价旅游套路、守住钱包,就能享受无需自己动手做功课、交通行程便捷高效、价格还实惠便宜的旅行体验。

于是,大批年轻人选择与导游、地陪们,在各类自费项目、购物推销行程上 " 斗智斗勇 "。由此也反映出年轻群体在跟团游这一传统旅行方式上,产生的新需求。

当 90 后、00 后遇上低价旅游团,背后发生的不只是一场年轻人整治旅行社的单方面胜利,还有爱玩爱闹还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旅客们,发掘出的旅游新风向。

千元出国游,低价团席卷东南亚

去年 7 月,广西 00 后大学生 CC 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 680 元费用全包的越南芽庄旅游的尾单产品。正值实习期但尚未找到实习工作的她,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该旅游团。

根据 CC 介绍,680 元的团费不仅包括从武汉到越南的往返机票、酒店费用、景点门票,出游期间每天还管午餐和水果下午茶,游客们只需要自行解决晚餐。而在 6 天 5 晚的行程中,游客们有一天可以自由行,其余时间除了参观各大景点,只需要跟团到访四个购物店,但没有被强制要求消费。

*CC 拍摄的越南芽庄风景

旅游业从业者阿海告诉惊蛰研究所,CC 买到的这类尾单产品,通常是旅行社临时卖不出去的折扣产品或是部分排期的降价产品,比如有时航班库存卖不完会低价卖出,或者有客户已经缴纳了订金但临时退出,于是旅行社将名额以特惠价格重新出售。有时尾单产品的价格可能低至正价产品的五折。

在小红书上搜索 " 东南亚低价团 " 等关键词,可以发现从越南芽庄、河内,到泰国曼谷、普吉岛,各类旅游团价格从 499 元、699 元到 999 元不等,基本上花费不到千元就能在近邻的东南亚国家玩上一圈。

有网友分享,自己买到了 99 元的越南尾单产品,在越南玩了一圈,一共才花了 1049 元。还有网友报名了 699 元的芽庄特价团,另外需付 600 元的签证费及杂费,每天边玩还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游玩体验,一周玩下来总费用大概是两千出头。

除了 680 元越南芽庄 6 日游,大学生 CC 近两年还体验了 999 元泰国游、1075 元越南河内 4 天 3 晚纯玩团等境外游产品;在国内旅行时,她也参加过 499 元的海陵岛三天两晚游、200 多块的甘孜大环线两天一夜游,以及团费 400 多元的毕棚沟三天两晚等低价旅游团。

在 CC 看来,跟团游的好处是比自由行省事很多," 因为跟团的话,旅行社会帮你安排好一切,不用自己拿着行李去找酒店,也不用看导航坐地铁去赶一个个景点,还有导游讲解景点。对我来说,出来旅行不只是单纯地打卡拍照,要是能学到地方的人文历史,对我们的阅历也有很大提升 "。

拒绝低价团 PUA,年轻人争做 " 铁公鸡 "

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00 后受访者在旅行中更加精打细算,一次旅游花费控制在千元以内的比例更高。另外近七成的一线城市受访青年更舍得在旅游中花钱,单次旅游花费在 2000 元以上的比例最高,占比为 38.2%。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旅行中追求高性价比,致力于用更少的钱享受更美好的旅程。在低价旅游团中,年轻人更是主打一个 " 油盐不进 ",说不买单就不买单。

参加过不少低价旅游团的大学生 CC 告诉惊蛰研究所,除了纯玩团,大部分低价团都会安排购物行程,比如芽庄 6 天游的行程需要进 4 个购物店,主要销售乳胶、砗磲、沉香、丝绸等产品," 都是很贵且没有用的东西 "。

" 当时我和我朋友是进去购物店之后就找角落呆着,不过后面我们薅多了羊毛,走多了几个购物团之后就懂得了这些套路,我们到了购物店之后就假装上厕所然后就偷溜出来玩 ",CC 还说到," 大部分购物团的导游都会骂人,但我和我的朋友们就没理他们,他说他的,我们玩我们的,所以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 "。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像 CC 一样不受影响," 我有在群里看其他人的分享,有一些人可能相对来说玻璃心一点的,他们就受不了这种导游,如果导游说话稍微难听点就会开始哭 "。

在 CC 看来,年轻人在决定报名这类低价购物团之前,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导游的 PUA 和施压,如果心态好,喜欢出去玩但是又没什么钱的话,就可以考虑报这种团,因为只要跟着玩就好了。

不少报名低价旅游团的年轻人都抱着和 CC 同样的心态,只要不花钱就是 " 纯赚 "。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在购物店 " 分文不拔,全身而退 "0 消费的成功经验,比如说只带小额现金在身上,主打一个薅完低价团羊毛就跑;还有脸皮要厚,面对导游的施压主打一个左耳进右耳出,不被一切话术影响等。

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低价团没有那么美好

跟随老年人参加低价团,确实具有价格实惠、行程省心等优势,但随之而来的考验却也不可小觑。

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禁止旅游团或导游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但参加低价团总也躲不开额外收费项目、兜售商品,又或是被拉进封闭场所推销等种种营销套路。

最近,在广东工作的小文在爷爷和他好友的再三推荐和邀约之下,参与了一个 99 元的湖南两日一夜游。据小文介绍,出游前领队负责人开诚布公地表示,团费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有厂商赞助,并且承诺不会强制大家消费但需要进店配合。

在逛完景点吃完午饭后,小文一行人就被拉去 " 听课 ",足足听了四、五个小时。推销人员用尽各种统一训练的花招诱导旅客消费,同行的爷爷奶奶都戏称这一过程为 " 洗头 "" 洗脑 "。根据小文观察,一些金额小的产品还是会有比较多人消费,但金额大的产品,消费的人就比较少。还有一个奶奶下车后看到是来过的基地,就气愤地撂下一句 " 上次来这消费三千多,现在又来,不买他们的产品跟我们生气 " 便打车回家去了。

" 还算好的是,的确没有强制性消费,不过我们或多或少也被推销员抱怨是吝啬鬼 ",小文告诉惊蛰研究所," 感觉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个消遣时间的方式,但对于以旅游为目的的年轻人来说,是真的很难熬,听课很无聊很困,中午又没有休息时间,当地导游还会在车上疯狂推销产品 "。

此前,惊蛰研究所在向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咨询旅游产品时,对方也是直言不讳地提到 " 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是低价团的话,肯定是要带购物的,这种团的话最后一天是购物的行程,不过现在都不会强制你去消费 "。

旅游行业从业者阿海告诉惊蛰研究所," 购物返点是增加导游个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低价团基本上都会有购物点。其他环节上的返点可能都不如购物给的多 "。

在被问及低价团是否可以跟购物团划上等号的时候,阿海则告诉惊蛰研究所," 所谓低价,源于多方面的成本压缩,而增加购物环节是摊平成本的一种方法。在成本控制方面,吃穿住行购都可以控制成本,比如说在吃上面,简单的围餐可以做到人均 10-15 元;住的话,可以选非市区或离景区稍远的平价住宿;出行方面,选择搭载人数多的大巴车,可以坐到 30 人以上,当然也会牺牲一些舒适度;老人团还有个优势就是很多景点会免票或者有长者优惠等 "。

来自马来西亚的小欢最近和广州的男朋友带着妈妈们报名了一个自广州出发到阳江月亮湾吃海鲜、摘荔枝的两日一夜游,费用为人均 300 元左右。和平均年龄 70 岁的老年团出游,小欢感受到的好处是叔叔阿姨们很热情,还能听听老一辈的心声和想法,但缺点是太吵了," 一路上完全没有安静的时刻,老人家们喜欢在大巴上大声聊天或者唱卡拉 OK,到了住宿的地方又看着他们因为房间分配等问题跟导游吵架,意见不合的时候还经常找导游麻烦或者隔空开战。"

小欢还告诉惊蛰研究所," 住宿环境方面,说好的海景房其实只是很远的距离看到一点点的海;最想吐槽的是大巴,巴士内部真的很旧,而且还被安排坐在最后排,真的是又窄又热 "。

为了节省成本,很多跨省的低价旅游团都会采取全程大巴的交通方式,一天 24 小时可能 10 小时以上都耗在大巴上,感觉没有一个结实的屁股都无法坚持全程,所以这样的出游方式也被很多博主戏称为 " 铁腚团 "。

大学生 CC 也告诉惊蛰研究所,参加低价团很考验体力和精力," 比如说很多便宜的团都是红眼航班,出发时间要么很晚,要么很早,到目的地的时候人已经没精神了;另外很多行程安排会比较紧凑,很‘特种兵’,但是老年旅游团里的叔叔阿姨们反而比年轻人更有活力,他们才是真的特种兵 "。

年轻人也爱跟团游,新需求催生新发展

不久前,"40 元桂林低价游 " 再次将低价团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官方通报也指出将持续加大对 " 不合理低价游 " 的打击力度,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从市场角度来看,用低价团费吸引游客,再通过其他付费项目和购物店回扣等方式盈利的不正规低价旅游团模式正在被遏制。

特别是随着相关短视频内容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在接受科普教育后,不再轻易为旅游购物店里千篇一律的商品买单,年轻人也懂得鼓起勇气,反抗违规导游的各种话术。此外,消费者一旦在旅行中遇到粗暴的强买强卖行为,也会很快将经历拍成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旅游行业从业者阿海告诉惊蛰研究所," 如果游客不买东西,导游也无法强制其消费,所以现在强迫旅客消费的现象是越来越少的。并且,目前很多大型旅行社加强了与航司、酒店、景区、地方文旅之间的合作,通过联络各方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增加营收的发展目标。但是一些小型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下存活,还是难以放弃低价团的收入来源;可能一些消费者在有过不好的体验之后会避免选择低价团,但是总有一部分消费者会被低价吸引 "。

年轻人参加夕阳红旅游团、低价旅游团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低价产品在市场上始终拥有极强的吸引力,而新一代年轻人正逐渐摆脱消费主义陷阱,更理性、节制地进行消费;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低价团的偏好也反映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行程被妥善安排、全程可以 " 无脑跟 " 的旅游团项目。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 年前 5 个月,35 岁以下消费者跟团游比例大涨 8.1%;18-25 岁消费者人数占比同比近乎翻倍,从 6.1% 飙升到 11.4%。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行业趋势:在消费市场上更偏好多元化、定制化的年轻人,如今却在 " 回归 " 跟团游。

除了各式各样的团体出游产品,年轻人的多元化需求也在促进各类旅游新产品的产生,诸如一车一团、私家团等旅游产品正不断优化和发展。携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5 月,国内私家团中一人旅行订单量占比较 2019 年同期增长了 70%。

今年夏天,同龄人旅游团逐渐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之一。同龄人旅游团的特色在于,它不光满足了年轻人外出旅游的需求,还能兼顾结识同龄新朋友的社交需求。

在路线设计上,同龄人旅游团还会突破常规,比如 " 错峰游览 " 夜爬泰山,去海边比赛打水漂、放烟花。这些看似与常规跟团游截然不同的行程安排,却为年轻人们带来了深度的旅游体验。此外,不少同龄人旅游团还会提供专业旅拍和航拍服务,让年轻人在尽情游玩的同时,也不耽误在朋友圈晒图、分享生活动态。

环球旅讯与数字 100 联合推出的《2024 年 Q1 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无论是省内周边游、跨省游还是境外游,23-40 岁之间的中青年消费群体都是旅游消费的主力军;约九成的受访者出于对目的地不熟悉、行程安全等顾虑会选择跟团游,但他们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助体验需求,希望保留部分自由安排时间。

换言之,不管是传统跟团游还是新兴自助游,都有着较大的需求空间,而旅行社、文旅景点等供给端要如何推陈出新地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更多可选的产品,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