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AI时代的诺基亚?
英特尔,AI时代的诺基亚?
" 但不知何故,我们输了。"
起猛了,连英特尔都要卖身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惊传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可能要收购英特尔。消息最早由《华尔街日报》报道。
英特尔病了,这已不是秘密。但英特尔被收购,毕竟还是让人难以想象。
自今年年初以来,英特尔股价已经下跌 50%。帕特里克 · 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自 2021 年 2 月接任英特尔 CEO 后进行激进的改革,但其 IDM 2.0 的计划似乎进展得不怎么顺利。独立后的芯片制造部门 " 英特尔代工 Intel Foundry" 去年亏损了 70 亿美元,号称代表英特尔迈入 "AI 时代 " 的 Meteor Laker 芯片也一再跳票。
基辛格说,代工业务遭遇了困难。基辛格还说,英伟达在 AI 领域的成功纯属偶然。
总而言之,英特尔视为扭转局面的大计划进展不顺利,AI 浪潮又将它打个措手不及。
上一个被时代打个措手不及的典型案例还是诺基亚。这个曾经制霸手机市场 14 年的品牌,没能料想到智能手机来势的汹涌。在 2007 年初代 iPhone 发布的时候,诺基亚没能听到,丧钟已为它而鸣。
有意思的是,如果将时间向前拨 14 年,2010 年,想要改变的诺基亚曾短暂与英特尔合作,公开移动操作系统 MeeGo。彼时,英特尔同样错失了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最佳机会——几年前它拒绝了为第一代 iPhone 代工。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诺基亚陨落。
" 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但不知何故,我们输了。"2014 年,微软宣布对诺基亚的收购正式完成,诺基亚时任 CEO 约玛 · 奥利拉(Jorma Ollila)这样说,和在场的几十名高管一起落泪。
英特尔继续前行。错失移动互联网是英特尔的遗憾,但没有让其伤筋动骨。2020 年初的英特尔市值到达顶峰,超过 3000 亿美元,是英伟达和 AMD 市值的总和。
不知道曾想和诺基亚联手、拼一把移动互联网入场券的英特尔,是否也相信诺基亚 " 没有做错任何事 "?
目前,英特尔的市值仅 964 亿美元,而 AMD 已经超过 2500 亿美元,至于英伟达则达到 2.85 万亿美元。
收购尚是传闻,英特尔毕竟还没有卖身,这家成立了 56 年的企业仍有打 " 翻身仗 " 的空间。Stifel 分析师鲁本 · 罗伊(Ruben Roy)认为这项收购 " 不太可能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美国 Axios 新闻网也认为高通收购英特尔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在收购消息之后,传出阿波罗全球管理层考虑向英特尔投资至多 50 亿美元的消息。
如何避免成为 AI 时代的诺基亚,将是摆在基辛格和英特尔面前的难题。
A
如今,英特尔可能要被收购的消息摆在那里,外界慨叹一片,但难言惊愕。
毕竟在不久前的 8 月,英特尔已经以一份财报 " 惊吓四座 "。
有多惊吓呢?英特尔 8 月财报公布的同时,就宣布裁员 1.5 万人。财报一发,市值单日蒸发 320 亿美元。众多股东提起集体诉讼,称英特尔 " 欺骗性地隐瞒了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并把 CEO 基辛格也列为被告。
这份英特尔 2024 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季度营收为 12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应占净亏损为 16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的应占净利润为 15 亿美元,同比转盈为亏。这一亏损远超市场预期,市场预计英特尔会亏损,但给出的预期数字是 5.4 亿美元。
被寄予厚望的代工厂业务,似乎成了英特尔现阶段尴尬的拖油瓶。股东们指出,英特尔财报显示出其代工业务进展不顺,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运营成本还在上升,这让公司股东感到措手不及。
自 2021 年出任英特尔 CEO 以来,基辛格提出 IDM 2.0 的复兴大计。IDM 模式,是指企业同时进行芯片的设计、封装、制造、验证全链条环节。从前,英伟达通过 IDM 自己设计和制造芯片,很好地控制了成本。IDM 2.0 是要巩固自有芯片制造能力,同时加强和第三方代工厂的合作、扩大产能,以及承接晶圆代工及封装业务。
今年 3 月,英特尔还斥 3 亿美元巨资购买 ASML 全球首台新一代 NA EUV 光刻机,彰显其与台积电竞争 2nm 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决心。
然而,到了 4 月,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文件却揭开了英特尔雄心下的代价。随着英特尔不断加码代工基础设施的建设,独立后的芯片制造部门 " 英特尔代工 Intel Foundry" 连年亏损:2022 年 52 亿美元,2023 年 70 亿美元,当季度亏损 28 亿美元。
救命措施却开始 " 图财害命 ",人们质疑的目光投向了英特尔,也投向了关键人物基辛格。
B
" 换掉 CEO" 似乎是顺理成章地呼吁。
在 8 月糟糕的财报发布后,市场研究公司 Charter 的分析师施耐德(Ed Snyder)直接呼吁:" 英特尔应该从外部寻找改革型 CEO,抛弃现任 CEO 基辛格,否则公司会陷入困境。"
然而,真的是基辛格错了吗?
还是需要回到基辛格上任的 2021 年初。
彼时英特尔的市值仍在 2000 亿美元以上,作为对比,英伟达当时的市值在 3000 亿美元的水平,AMD 则在 1000 亿美元水平。相比于 2020 年巅峰时期——英特尔市值是英伟达和 AMD 的总和——已经有落后的态势,但还远未被 " 遥遥领先 "。
而英特尔的问题也很明显。随着芯片的微缩,半导体生产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芯片先进工艺上,英特尔已经大幅落后于台积电,其 10nm 工艺量产不断延迟,甚至可能将更多 CPU 芯片交给台积电代工。
在 CPU 市场上,AMD 作为英特尔 X86 架构体系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台积电的支持下,获得了比英特尔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开始生产 7nm 甚至 5nm 的 CPU 芯片,直接威胁英特尔的核心业务。
另一个糟糕的事情是,英特尔失去了合作了 15 年的大客户苹果。在基辛格上任的前一年,苹果停止在 Mac 电脑上使用英特尔处理器,转而使用基于 Arm 架构的自研芯片。
而这桩桩件件,都是基辛格之前的数任 CEO 挖的 " 坑 "。
在英特尔创始人之后、基辛格之前,英特尔经历了 4 任 CEO。
错失移动互联网,发生在保罗 · 欧德宁(Paul Otellini)任期内。2006 年,英特尔拒绝为第一代苹果手机代工,欧德宁当时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乔布斯将出价压到极致,远低于英特尔内部的成本预估。但可惜,这不是一个成本测算题,而是眼光测量题,英特尔就这样与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场机会失之交臂,也 " 喂肥 " 了三星。
布莱恩 · 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 2013 年接任英特尔 CEO,一直到 2018 年。在这一时期,英特尔喜提 " 牙膏厂 " 称号,自从 2014 年突破 14nm 节点后,英特尔代工厂先进制程就遭遇瓶颈,逐渐落后于台积电。
至于 2018 年到 2021 年期间,也就是基辛格接任的前期,鲍勃 · 斯旺(Bob Swan)再一次让英特尔错失在手机上发力的机会,放弃 5G 基带芯片的研发。此外,就像前文所说,在这一时期,苹果也放弃了英特尔。
也因此,在基辛格上任的时候被寄予厚望,他 18 岁就加入英特尔,其间离开数年,又以 " 技术派 " 的光环回归。这是一只已经在下沉的巨轮,接手需要勇气,救场也需要魄力。要么复兴,要么沉沦。
不难看出英特尔在此前数个机会节点上看似合理却不失保守的选择,令其航线逐渐偏离。基辛格在上任后,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了 IDM 2.0 的策略,一度改变英特尔的衰势。
想要在先进制程上突破,并以代工厂承接外部订单,和台积电、三星正面硬,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C
雄心是有代价的,这意味着烧钱收购、建造基础设施,但基辛格显然不想重蹈前人 " 巨人转身慢 " 的覆辙。
2021 年刚上任不久,基辛格就着手对全球芯片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的收购谈判,开出 300 亿美元的价格,然而没能成功。不久之后,基辛格又想以 50 亿美元收购芯片代工商高塔半导体,也没能成功。同时,英特尔开始斥巨资建造晶圆厂,并在 2021 年成立单独的晶圆代工服务事业部,向外部客户开放其晶圆制造产能。英特尔的员工数量,也在 2022 年达到了巅峰,一度超过 13 万。
英特尔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助力:美国的《芯片法案》。它被称为是 " 美国政府数十年来对产业政策的最重大干预 ",拜登政府想要抒写美国 " 芯片梦 "。作为美国本土企业、老牌芯片企业,英特尔成了 " 全村的希望 ",独揽 85 亿美元的补贴(事实上还未到账,随着英伟达的处境变化,最终的拨款情况也有可能变化)。
在半导体行业,从技术上追赶竞争对手是需要巨大投入,也必定进入长线作战,想必基辛格对此也有预估。
然而,千算万算,基辛格没有算到 AI 浪潮的来临。
其实早在 2022 年 10 月底,也就是 ChatGPT 横空出世前一个月,英特尔已经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裁员,并进行其他调整,包括减少工厂工作时间,以应对经济低迷。彼时英特尔没有透露裁员数量,但是号称 2025 年年底时将年华成本削减和效益增益提高至 80 亿至 100 亿美元。如此算来,英特尔将在三年内最高削减 130 亿美元。
这一面基辛格的 " 英特尔复苏成本 " 不断加码,又不得不回撤几步。那一边生成式 AI 蓬勃发展。市场的需求从英特尔的 CPU,就这么水灵灵地转向了英伟达的 GPU。而英特尔再想追赶 AI 浪潮,比起早早布局的英伟达和反应迅速的 AMD,终归是有一些力不从心。
在高通、AMD 的 AI 芯片争相上市的时候,英特尔也高喊要迈入 "AI 时代 ",然而其第一代 Core Ultra CPU(代号 Meteor Laker)迟迟不能量产,上市遥遥无期。
今年 8 月,基辛格在财报会议上说,AI PC 芯片 Lunar Lake 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而英特尔又必须在服务器芯片上,从其他 AI 芯片制造商那里争夺市场。要想成功,英特尔的 AI 芯片需要在性能、功耗乃至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实现全面突破。
又一个大饼罢了,闻着都是无奈的气味。
讽刺的是,就在人们惊讶于英特尔代工业务带来的巨大亏损,也替它跟不上 AI 时代而慨叹之际,今年 8 月,另一则消息让英特尔的形象雪上加霜——路透社援引数位知情人士,称英特尔在 2017 年到 2018 年,曾与 OpenAI 探讨过投资事宜。英特尔曾有机会以 10 亿美元收购 OpenAI 15% 的股份,如果以成本价向 OpenAI 提供硬件,还可以再收购 15% 的股份。
但几乎是意料之中的,英特尔最终放弃了这项投资。彼时 OpenAI 还是一个不那么有名的非营利性机构,对英特尔的投资颇感兴趣,想要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相较之下,英伟达早早和 OpenAI 建立了深度合作,早在 2016 年,英伟达 CEO 黄仁勋就亲自搬去了世界上第一台 DGX-1 超级计算机。
与其说英特尔做错了,不如说英特尔没做对、没有顺利跳入时代的河流,一点一点,看着河水涌向远离自己的方向。
D
目前英特尔还在积极摆脱困境。
在 8 月财报发布之后,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辛格表示要 " 专注效率 ",并做出了多项收缩举措,在裁员 1.5 万人之外,还暂停了在波兰和德国的部分建厂投资:" 我们需要将成本结构与创新的运营策略相融合,实现运营方式的根本转型。目前,我们的收入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尚未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同时,我们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利润率偏低。"
除此之外,英特尔还拿下了亚马逊的制造合同,将扩大与 AWS 的合作,使用 18A 制造工艺(1.8NM 工艺节点)为其生产定制 AI 芯片。
而在《芯片法案》上,英特尔决定于美国军方展开合作,从拜登政府获得 30 亿美元,扩大国防部微电子产品供应。
另一方面,必须强调的是,目前高通收购英特尔一事尚无定论,英特尔能否走出泥潭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 9 月 20 日传出收购消息开始,英特尔的股价就上涨,高通股价下跌,9 月 23 日开拍后这个态势持续。到 9 月 23 日晚,英特尔市值已经上涨了约 55 亿美元,高通却下跌了约 55 亿美元。
并不能排除积累了多年芯片制造经验的英特尔,会吸引其他 AI 制造商注意的可能性。不管是微软、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 OpenAI 这样的明星初创企业,都在催熟了英伟达的股价之后,积极寻求摆脱或减少对其依赖的方法。
正在病中的英特尔,是成为诺基亚,还是迎来转机,前途未卜。
参考资料:
1、虎嗅:《诺基亚的三次自救怎么成为三次 " 错误 "?》
2、蓝鲸 TMT:《节节败退的英特尔," 撕碎 " 美国芯片梦》
3、每日经济新闻:《七年前错失 OpenAI 30% 股份机会,英特尔如今市值已跌至一个 OpenAI,还有机会逆转吗?》
4、中国企业家杂志:《63 岁 CEO 最新表态,英特尔还能救吗?》
5、海豚投研:《全线大溃败,英特尔 " 黄粱一梦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字母榜 "(ID:wujicaijing),作者:毕安娣。
-
- 一个门把手,难住大众汽车
-
2024-09-26 02:53:34
-
- 大模型挺进产业腹地,百度智能云如何成为“央国企严选”?
-
2024-09-26 02:51:18
-
- 数字人战场,百度智能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
2024-09-26 02:49:02
-
- 央行降准降息之后,你还需要知道的8件事
-
2024-09-26 02:46:47
-
- 端到端能带来新春天?深扒分裂的无人驾驶行业
-
2024-09-26 02:44:31
-
- 结束俄乌冲突,好马需要吃回头草:普京提到一个务实和平方案
-
2024-09-25 08:06:39
-
- 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年轻人,怎么都开始回归「现充」了?
-
2024-09-25 08:04:23
-
- 阿里前副总裁奥文:新的消费品创业公司,必须有三多
-
2024-09-25 08:02:07
-
- 大模型挺进产业腹地,百度智能云如何成为“央国企严选”?
-
2024-09-25 07:59:52
-
- 比奶茶店还多,药店病了?
-
2024-09-25 07:57:36
-
- 做了十年控股并购的傅唯说,他们是投资行业的蓝领工人
-
2024-09-25 07:55:21
-
- 逃到鹤岗的年轻人,逃回了北京
-
2024-09-25 07:53:05
-
- 信息量爆表!央行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正在研究平准基金
-
2024-09-25 07:50:49
-
- 谁来为中国3亿老人做饭?
-
2024-09-25 07:48:33
-
- 英伟达 Jim Fan:复刻NLP的成功路,用通用模型开启具身智能的GPT-3时刻
-
2024-09-25 07:46:18
-
- 任天堂告了幻兽帕鲁,索尼腾讯网易率先遭殃?
-
2024-09-23 07:15:53
-
- 美国IT业今年已裁员13.7万人,传统码农拼命抢工作,但AI人才除外
-
2024-09-23 07:13:37
-
- 直击2024中国光博会:AI眼镜黑科技齐聚,红外应用全面加速
-
2024-09-23 07:11:22
-
- iPhone 16 这个升级,太离谱了!
-
2024-09-23 07:09:06
-
- 截胡Meta!Snap发了款“只租不卖”的AR眼镜,却让我们离消费级AR更近了
-
2024-09-23 07: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