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400本戏的秦腔艺人,3天直播收获1400万观众
传承400本戏的秦腔艺人,3天直播收获1400万观众
从去年 3 月开始,新国风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 200 余场,近 2 万名 90 后、00 后成为座上客,打破年轻人不看传统戏曲的魔咒,场场爆满,开票即售罄。
另一边,中老年人则选择去直播间里过戏瘾,一次秦腔戏曲专场直播,1496 万人在线观看。
国潮风起,传统戏曲在各个年龄层高光 " 回归 " 的背后是戏曲人一直在努力破圈,他们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文化结合,也把传统戏曲带进直播间,在社交媒体里寻找新活力。
快手主播安万就是其中之一。
在快手开播 8 年,安万的秦腔 365 天唱不停,即便大年三十也会准时上播。
从一个人唱秦腔到组建百余人的秦腔剧院,从直播间里只有妻子一个观众,到如今有了 50 万粉丝。安万几乎成为秦腔这门戏曲在直播间的代名词。
这个天生缺陷却又酷爱秦腔的人,不仅活出自己,更带领秦腔在网络上发扬光大,直播带货卖出一个 " 秦腔经济 "。
这条传播传统戏曲的道路他走得格外艰辛。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文 | 段然
编辑 | 卓然
前不久在甘肃演出时,安万遇见一位年近 80 岁的老戏迷,他送给安万一本 1957 年的秦腔老戏本——
" 这出戏现在几乎没什么人演了。"老人感叹。
" 复活 " 这样即将失传和已经失传的秦腔戏本,正是安万这些年在做的事。
" 我收藏了 400 多个老戏本,今年我们排出来其中的 5 本,又恢复表演了。我准备以后每年排出 10 本。"
图 | 戏迷赠予安万的 1957 年秦腔戏本《串龙珠》
对于安万来说,传承秦腔不仅因为热爱,还因为秦腔给过他一张 " 普通的脸 "。
患有先天性血管瘤的他,从小面部有缺陷,没人愿意跟他坐同桌、做朋友,他总是孤单一人,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因为样貌自卑地躲在角落里。
一直到他 9 岁那年意外扮上秦腔的小丑戏,厚重的油彩涂在脸上,他跑到镜子前一看,竟然跟普通人的脸没差别了,他惊呼," 我变好看了!"
那天他登上村里耍社火的戏台,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唱秦腔,一开口,一出《拾黄金》让他唱得一处不错,博得满堂彩。
" 我是甘肃会宁人,这里是秦腔发源地之一,我从小听秦腔长大的,小时候我喜欢背戏词,不费多大功夫就能背下来。"
安万的天赋还不只背戏词快,他生来一副唱秦腔的好嗓子,12 岁那年他正式加入当地的秦腔剧团,遇上演员生病了,他临时上台唱一段,一开口震惊四座,剧团里的老师都夸他," 这娃娃嗓子好!"
但左脸缺陷一直阻碍着他在秦腔上的发展。
"9 岁的时候我脸上还算平整,画了油彩上台,谁也没发现我有缺陷,当时就爱上秦腔了,我觉得只有秦腔能让我自信地做自己。"
图 | 演出秦腔时的演员安万
只是天不遂人愿。从 12 岁开始,他左脸渐渐凸起,再厚重的油彩也盖不住斑驳的痕迹,剧团安排他做幕后,再也没有登台的机会。
戏曲行当流行一句话," 唱戏的人要三才出众,头一才就是相貌 ",老师父们都劝他放弃秦腔梦,说他那张脸头一关就没过,根本唱不了戏。
可他还是紧紧抓住秦腔这根救命稻草,在无望里寻找希望。
他最喜欢秦腔里那出《斩韩信》,他说自己和韩信很像,从小被人看不起,几度自荐却没人认可他的才华。他想,如果等不到萧何,那就做自己的 " 伯乐 "。
图 | 甘肃白银会宁县
在剧团里学戏的时候,别人早上 6 点出早功,他 4 点起床先练一轮,等大家出早功时再跟着练一轮。
晚上别人休息了,他给师父们熬罐罐茶、打洗脚水,陪着泡脚的功夫,师父们一人给他说一出戏,往往说一遍他就能记个大概," 老师们都夸我勤快、眼窍开。"
在那个没有电脑和手机的年代,秦腔戏本要靠心口传授,他就借着给师父们洗脚的机会积攒下 100 多本戏。
为了能上台,他舍弃了自己最向往的 " 小生 ",选了 " 花脸 "。" 我这张脸演不了风流倜傥的小生,只能走花脸的路线,重施油彩,把脸抹花遮盖缺陷,就像《铡美案》里的包公。"
后来他果真如愿重回戏台,唱上了花脸,只是时代变迁,现在只有老一辈人还保留着听秦腔的爱好,年轻群体很难感受到西北腔调的魅力。
他和其他秦腔演员一样,靠唱戏养家糊口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安万一直珍藏着一个纸张陈旧泛黄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有一行他手写的字"2018 年做手术,爱心人士捐款名单清单 "。
2018 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那年在快手粉丝的引荐下他去陕西西安做面部植皮手术,治疗面部缺陷。
凑不齐高昂的手术费时,是每晚看他直播的快手老铁们自发捐款帮他 " 换脸 "。
" 我把每个给我捐款人的快手 ID 都记在笔记本上了,100 多个人,给我捐了上万块。"
图 | 为安万手术捐款的爱心人士名单
那时安万已经在快手直播两年,最初是朋友推荐他把秦腔搬进直播间,试着开拓新出路,他也成了剧团里第一个开直播的秦腔演员。
他把自己积攒 30 年的秦腔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在直播间里,全年 365 天开播,唱秦腔、讲戏本,他的直播间成了日更版的秦腔剧院。
" 很多人听不懂秦腔是因为不知道戏文里讲的故事和民族大义,我一句一句唱词掰开了讲,再把人物前后命运的对比说出来,他们立刻就领会这出戏的精彩了。"
最初直播间只有他妻子一人在线看,一年之后,一千多人天天守在直播间听他讲戏。
安万说,那感觉就像 9 岁那年第一次登台,他终于又找回当初的自信了。
与粉丝连麦的时候,他还发现很多老铁以前在线下看过他演出,是他的粉丝,但线下一年听不了几次他的戏,在快手找到他的时候高兴坏了。
" 他们说这下可过瘾了,能天天听安万唱秦腔了!"
图 | 演员安万在快手直播间展示秦腔技艺
图 | 快手老铁对安万秦腔技艺的评价
安万一直记得这些与他一样热爱秦腔的快手老铁的真诚与善意。
在西安做手术的时候,他还在昏迷中就收到 100 多位快手老铁的捐款,还有老铁从外地赶去西安探望他,给他带补品、家乡特产,嘱咐他一定养好身体,大家会一直守在直播间等他回归。
" 我一个 40 多岁的人,被他们感动得躺在床上哇哇大哭。"
手术后的他左脸平整了许多,直播的时候他直面镜头,大方给老铁们展示大家共同努力的 " 成果 "。
他说," 没有直播间的老铁就没有我现在这张脸,也没有秦腔在网络上的火爆 "。
做直播 8 年,他的粉丝涨到 50 万,生活条件变好了,今年还攒足启动资金,创立了自己的秦腔剧院,他说" 直播让我实现了这个遥不可及的剧院梦。"
开业时他决定连开 10 天 10 夜的秦腔义演直播," 我自己出钱办,带着 100 多个秦腔演员,让老铁们看个过瘾!"
图 | 甘肃安万秦腔剧院
安万逐渐发现,直播间是连接线上线下的通道,也是连接舞台和观众的通道。
他说,快手直播拉近了秦腔与观众的距离," 在直播间里粉丝们看到舞台上秦腔演员的真功夫、硬实力,也看到舞台下演员们每天辛苦练功的日常。"
那一刻,台下十年功的具象化,让直播间里的粉丝更理解秦腔演员的坚守,从而更尊重这门艺术。
在甘肃安万秦腔剧院的办公室里,挂着许多面锦旗,其中一面写道 " 快手助农解民忧 ",这是对安万近几年为家乡农特产品直播带货的表彰。
这两年安万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旺,他想到一句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要为家乡做点贡献。
图 | 演员安万收到的锦旗
" 过去我们演出几乎跑遍了甘肃各地,每个地方有什么特产我一清二楚。"
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直播间带货,去甘肃天水演出,他带货当地的麻辣烫,回到家乡会宁演出,他在直播间里大力推广家乡的杏仁露、胡麻油。
他的规矩是,每到一处做助农直播都是免费服务。
去年甘肃会宁县举办网络达人助农活动,他也踊跃参与,义务给会宁农产品做代言人,推出定制款安万纪念版胡麻油,引发直播间的老铁们狂热下单。
甘肃有个蜂场的土蜂蜜,以前一年卖不出几瓶,后来找他帮忙,安万家里以前养蜂,他尝出来土蜂蜜品质上乘,大力在直播间宣传。
这一下,把默默无闻的土蜂蜜卖到累计 60 万单。
图 | 安万快手小店中售卖的甘肃天水麻辣烫
他带货的时候遇到产品售后问题,先垫付解决,再与厂家沟通,不让老铁们承担任何风险。
" 我粉丝里有不少上岁数的人,他们操作手机不方便,为了让他们买得放心,我都是自己先无理由赔付。"
除了线上,安万剧院在线下演出的时候,还带火一条流动小吃街。
安万的秦腔在哪里开唱,这条流动小吃街就跟着,在戏台周围摆小吃摊、地摊,衍生出一块 " 秦腔经济区 ",不少商贩说,跟着安万做生意,一天能赚好几百。
放在 8 年前,安万无法想象他的秦腔在未来能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力,被这么多人认可、追捧。
现在每次演出时,开场锣一敲,安万剧院的舞台下人山人海,下雨天也浇不灭老乡们看戏的热情。
胡子花白的老人,雨水在脸上哗哗地流,他把手举在头上遮雨,注意力却一直集中在舞台上,一动不动。
安万看着老人既感动又觉得责任沉重," 我告诉每一个演员必须认真演出,看的人那么认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演?"
图 | 安万剧团下乡公益演出现场
在安万的计划里,今年再安排 100 场公益演出,为了回报这些对他不嫌弃、不抛弃的戏迷老铁们。
他的剧院里有这样一句口号," 做好人,唱好戏。"
他说,这也是他给自己立的规矩和人生目标。
在快手做直播这些年,安万对传统戏曲的传播深有感触。
过去,秦腔的受众范围集中在西北五省,涉及地域辽阔,即便秦腔演出从正月初三演到腊月,一年也只能演 400-500 场戏,无法处处走到,极大地限制了秦腔这门艺术的传播。
" 直播间可以打破这种限制。"安万说在快手上,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在线看戏,有不懂的他还能在线讲解," 秦腔是咱们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让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到。"
图 | 快手新知 " 线上老年大学 " 在线直播安万剧院戏曲表演《斩韩信》
与安万的愿望相同,近些年快手也在积极培育助力非遗传承发展的土壤,成为连接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最近在 " 快手新知 " 打造的 " 线上老年大学 " 里,50 岁 + 银发群体直播间里看秦腔、东北二人转,国学历史课,沉浸式看戏、学习,让非遗文化的传承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安万在此期间,曾经连续三天在线上和线下秦抢连唱,近乎 24 小时的直播吸引了快手上 1496 万老铁观看。在直播间里,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再有年龄代沟,一起聆听同一首秦腔戏曲。
此外,主攻旦角的青年秦腔演员思甜、东北二人转演员杨聪和小龙,也用自己的特色让不同年龄层的老铁感受到了非遗戏曲的独特魅力。
图 | 快手新知 " 线上老年大学 " 开设在线戏曲演绎课
快手助力非遗传承的脚步还不止于此。
在前不久快手发布的《2024 快手非遗生态报告》中显示,过去一年,快手非遗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 40%,聚集超 1100 万位粉丝量过万的非遗创作者,累计观看量超 370 亿次。而非遗人 " 变现难 " 的困境也得到缓解,快手非遗创作者去年人均总收入同比增长 55%,最高全年收入超 800 万元。
其中,豫剧演员郭超超在快手涨粉 45.4 万,二人台艺术传承人王茂林、王丽霞涨粉 19 万,青年京剧演员、非遗传承人果小菁视频播放量破 4.8 亿,点赞量达 1520 万。
借助短视频、直播,快手拓展了传统非遗的生存空间和变现方式。既满足老一辈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年轻人架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正如安万一直在说的 " 高台教化 ",他希望每一位老铁都能在戏曲中得到感化,相信 " 真善美 ",感悟 " 真善美 ",从而将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力量一代代延续下去。
2023 年百度百家号优质成长力作者
2023 年度凤凰新闻大风号影响力 TOP50 作者
2023 年度网易新闻网易号年度影响力作者
2021 年度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
2023 年度腾讯新闻企鹅号优秀内容合作伙伴
2023 年度 ZAKER 影响力排行榜最有价值作者
在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们关注每一个垂直行业的参与者、亲历者,
如您有合适的作品,可将稿件直接发给 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经采用发布,即刻支付稿费。
-
- 名创买永辉,这笔惊人交易到底是怎么促成的
-
2024-09-29 04:55:17
-
- 袁海霞:缓解地方财政流动性压力要从三方面入手
-
2024-09-29 04:53:01
-
- 对话泰康人寿李明强:成为健康管理“代理人”是保险的进化方向之一
-
2024-09-29 04:50:46
-
- 余永定:今年只剩三个月了,可以先抛出一份刺激性方案
-
2024-09-29 04:48:30
-
- 新征程上,总书记引领我们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2024-09-29 04:46:14
-
- 2024,中国餐饮四大趋势
-
2024-09-28 03:45:52
-
- 最强 AR 眼镜 + 最受欢迎开源 AI,Meta 大会小扎赢麻了
-
2024-09-28 03:43:37
-
- 从AI手机到“造车”,星纪魅族的决心和无奈
-
2024-09-28 03:41:21
-
- 国潮在“县”:年产800万克拉,河南老乡给你钻石自由
-
2024-09-28 03:39:05
-
- 央行双箭齐发,今早火速降准50bp降息20bp;政治局会议提及房地产止跌回稳
-
2024-09-28 03:36:49
-
- 我用 iPhone 16 拍了一周,亮点和槽点都在这儿了
-
2024-09-28 03:34:34
-
- 百度智能云,迎接 AI 落地的一年
-
2024-09-28 03:32:18
-
- 早期投资论坛:从一枚种子,到科技雨林生态
-
2024-09-28 03:30:02
-
- CVC论坛:CVC投资实与虚
-
2024-09-28 03:27:46
-
- 寻求生物医药上下游并购标的;寻求伺服电机上下游标的
-
2024-09-28 03:25:31
-
- 商务部:对美国PVH集团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调查
-
2024-09-26 23:07:50
-
- “中华文明溯源”特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
2024-09-26 23:05:34
-
- 比亚迪腾势N9官图公布,赵长江再放狠话“同行五年内追不上”
-
2024-09-26 23:03:18
-
- “稚晖君”创业项目,智元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中间件 AimRT 开源
-
2024-09-26 23:01:02
-
- 摩根大通CEO警告: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正在恶化
-
2024-09-26 22: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