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难忘五道梁

2025-03-16 16:55 来源:略喷网 点击:

难忘五道梁

一、

古人云: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这是青藏高原人从很古老时候传下来的谚语。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偏西,海拔4700米,在沱沱河与可可西里中间。再往上就是沱沱河、凤火山、秀水河和唐古拉山了。站在五道梁山峰上面,看到的是一马平川,顶多有几个山包。沱沱河流下的水源远不断,溪流涓涓。那青澈透底的河底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几条小小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弋……

立足眺望,那蓝蓝的天空上面飘着几片白云,白云底下,有若干只藏羚羊在伸出前蹄,扑姿飞跑;一群群黄羊在驰骋撒欢;牧人在猎犬的看守下放牧的牛羊一望无垠;空中的老鹰一会儿俯仰着身子降落到山头,一会腾空而起;还有,有几个藏族女同胞背着编织袋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捡牦牛粪(藏民做饭用的燃料);偶尔,看到几条野狼在穷追着几只不知名字的动物……

二零零一年四月二十二号中午,我接到了在铁道部工程管理处工作的朋友的电话,让我于三天内组织人赶往青藏高原五道梁3021段(即:自北京起算到五道梁的距离)。并通知说,血压高的不能进入工程。我接到通知后在二十三号就组织了四十八人。我只知道青藏高原,哪知什么五道梁啊,次日,我立马给朋友打电话,问五道梁在哪里?朋友跟我说道:“五道梁在青藏高原偏西位置,你带人先到格尔木就行了,到了格尔木给我打电话”。说实在话,当时我连格尔木在哪都不知道。怕对方笑话,我查了中国地图,哦,知道了,从兰州上车,直达格尔木。于是,我带48个人买好到兰州的火车票于二十三号下午两点钟出发。二十四号早上凌晨抵达兰州,换乘了到格尔木去的列车。经过了十八个多小时,到达了格尔木火车站。朋友将我们安排在了铁道宾馆。并告知我,格尔木适应三天,只凡血压超过一百五十汞柱的人一概回家,不得进入工地。

从在格尔木车站下火车后那一刻给我的感觉,天空低的好象就在头上很近的距离,脚底下没有根,就象要飘起来似的。三天过后就好多了,刚下车的那种感觉基本上消失了。有三个民工血压超过150汞柱,我给他们买了返回的火车票,打发他们返回潍坊,且发给他们了每人100元的生活费。剩余的45人,我租了一辆能容六十人的大巴车,连同我买的炊具等一起装了车,于四月二十八号中午从格尔木出发,通过南山口,一路沿途经过了纳赤台、黑水河、东大滩、西大滩、可可西里国家动物保护站到达了目的地五道梁,耗时12个小时。

到达五道梁后,中铁十四局已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宽敞的帐篷,里面配有氧气罐,氧气袋,等等,照明设施也已备好。只是帐篷里有一条小流水沟,细细的小小溪流从帐篷流过。虽然是快到夏天了,但高原上夜间的气温低的让人受不了,再加上缺氧和刚下车看到的环境,让人不寒而栗,真的有当逃兵的念头萌生。我让管理员每人发一个氧气袋,充足氧。让炊事员先打开液化气用高压锅烧水。让大家将各自的行李铺开,十四局早为我们搭好了木板床铺,每人八十公分的地方。一会热水烧开了,大家泡了方便面吃完就各自休息了。太累了,坐了一路车,那个疲劳劲就甭提了。刚躺下不大会,几个人感到憋气,我让他们赶紧吸氧。可能因太疲劳的缘故吧,过了一会大家都睡着了,帐篷里鸦雀无声,万籁俱静……

次日,我起的特别早,说实在话,我一夜就没睡着,想了很多很多,从环境到气候,再到民工的生活与情绪等我一夜转辗反侧……

我走出帐篷,外面一片一望无际的茫茫雪海,我踏在雪上试了一下厚度,足有十多公分厚。用铁丝网圈起的大院围栏上面挂满了皑皑白雪,铁丝网上面的五彩经幡上也挂上了雪,偶尔还能分辨出五彩经幡的颜色。远处的雪原上影影绰绰能看到几只羚羊在雪地上奔跑,有几头牦牛在寻找食物,几只地鼠从它们的窟穴里探出头四处窥视,老鹰“哇……哇”地在空中盘旋……

七点多,我通知炊事员抓紧做饭,因刚来乍到,没来得及买米面菜,只能让炊事员用高压锅煮挂面了,买好的蕃茄酱,还有豆瓣酱和大蒜,只能让民工暂时将就将就。炊事员做饭,我让带工的负责人通知民工一律起床扫雪,帐篷里十四局早备好了扫雪工具,有铁锨、扫帚等等。一会,民工们纷纷起了床,有拿锨的,有拿扫帚的,还有的推着翻斗车,人多力量大,有半个多小时的功夫,我们住的帐篷周围的雪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吃完早饭,我到中铁十四局和中铁三局工程指挥部 接受任务。铁道部青藏铁路指挥部要求我安排三十个人接替原来的藏族日喀则施工队分管的道路运输治安管理工作,剩余劳动力参加路基建筑。除了随我从山东带领的四十五人外,又从青海和甘肃嘉裕关来我队的土族和回族与汉族共25人,至此,我的队伍达到了七十人。

在青藏高原铁路建设中,最不讲道理,最赖最恶的人要数撒拉族人了,他们骄横跋扈,不讲一点道理。其他地区的施工队的车辆从不掉土石,唯独撒拉族人的车辆拉的土石料洒落在青藏公路上,一堆堆,一行行,劝说还不听,蛮横无理之极。难怪藏族施工队管不住他们,我教育我的人要先礼后兵,以劝导为主,如果经过三番五次劝导无效,仍然蛮横者坚决按规定予以处罚,对处罚不予理睬或者耍横者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严惩。我的道路治安人员,由指挥部统一配备警械和服装及标志。有一次,撒拉族司机开的车辆洒落了一路石块,本来那时候的青藏公路就窄,一度导致了公路交通中断,指挥部命令我立即疏散交通。在对撒拉族司机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实施处罚,这一罚不要紧,一下子一群撒拉族人围了上来,还无理推搡我的工作人员。在此情况下,我立即将所有道路治安人员和所有施工人员全部调动过来,撒拉族人见我的人都上来了,不但不立即停止,反而变本加厉,愈发耍横,确实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一声令下,打!没有十分钟的功夫,三下五除二,把这帮无赖全打趴下了。从那以后,不但撒拉族人怕我,其他人也没人敢惹山东人了。那时候,在青藏高原上手机是摆设,没有一丝信号,全依靠哨子和座机电话联络。给指挥和调度增加了说不尽的难度。有一次,在沱沱河大桥下面出现了狼群,恐怕干活的人受到伤害,没有一点办法逐个通知工人,只好用吹哨子的办法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不要单独行动。

青藏公路,从设计到施工,要求很严谨。路基铺设较其他铁路基础夯实更加坚实。底部先用石头做基,压土夯实,再增加若干层隔水层,每一层都夯实的如钢似铁,坚固无比。路基坡跟其他铁路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他铁路的路基是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对路基实施加固,而青藏铁路则是用干砌石头的方式对路基进行加固的。

二零零一年八月十五日中午,我接到了中铁三局指挥部的命令,即:为了抢工期,各参战队伍必须昼夜奋战,在十月二十号封山之前将各自路段的基础路基的下部工程全部保质保量的完成。所谓路基下部工程,就是挖开冻土,铺上石头和土夯实,再每隔半米铺一层隔离层,再铺一层三十公分的三七灰土,由压路机反复碾压,达到密实度后再铺一层土,再碾压,这样的方式依次类推,周而复始。路基两侧用坚硬的石头干砌加护。青藏高原的气候,从晚上九点开始,不亚于北方的寒冬腊月的寒冷劲。那个寒冷劲啊,手冻得伸不出来,好象用刀子割似的。高原上的风本来就大,再加上夜间,那种艰苦劲儿不言而喻。但为了抢工期,工地上的人们依然汗流浃背,年轻人摘下棉帽喘口粗气时,头上象开了锅似的,乎乎地冒热气。就这样,勇敢的人们一连战斗了十个晚上,终于按质量要求完成了任务。十场夜战,十个不寻常的夜晚,要是在内地,肯定送水的,送夜餐的,但青藏高原上的条件不允许,全凭工人们的战斗热情。人的精神因素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昂扬的斗志,没有战胜不了的困苦艰难。真可谓是,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十月十二号上午九点半,接到青藏铁路指挥部通知,各施工队负责人到中铁十四局指挥部参加会议。我安排好了工作后赶到了会场。参会者有二百多号人,有来自南方两广的,福建的、上海的、湖南湖北的,也有来自东北黑龙江的、吉林长春的、辽宁大连的、鞍山市的,有新疆的,青海的,还有山东济南的,河南安阳和洛阳的。这些队伍中,有运输车队,有挖机铲车队,有压路机队,还有土建施工队和砌墙建筑施工队以及各大工程局的桥梁、隧道队。十点钟,副指挥长宣布命令:因青藏高原进入十月后开始进入封山避雪期,以免大雪封山后道路封闭,无法施工,造成大量人员留滞受阻,各施工队必须于十月二十号前安排下路,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二十五号后上路。

我回到自己的3021大院后,于当日中午组织所有民工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决定于十八号全部下路。十月十八号上午八点,我联系好的大巴车来到我的队伍住地,我让后勤和生产管理人员将所有工具、炊具及行李集中在一起,将帐篷用两把铁锁锁上,并贴了封条。一切安排妥当后,所有人员乘大巴车经过四个小时抵达格尔木。

二、

二零零二年四月二十五号下午六点多,我率领42人乘坐青岛至兰州的列车向西进发。二十六号早上六点钟列车抵达兰州,我买好大家去格尔木的车票,于下午五点钟发车,经过海石湾、西宁、察尔汗到达格尔木时间为二十七号五点钟。我安排好宾馆,先让民工暂作休息后到离铁道宾馆30米的高原饭店用餐,餐后让民工回宾馆休息。甘肃嘉裕关的民工和青海德令哈的民工于二十五号就到格尔木等我们了,一共25人。

四月二十七号上午十点左右我率领所有随队民工乘坐大巴客车直奔五道梁住地。晚上十点左右抵达,还跟去年一样,炊事员用高压锅烧开水,民工们喝上热水,肚子饿的泡方便面吃。

由于有去年的基础,今年很自然地就一切就绪了。民工们吃完方便面后便各自随意起来,有两拨儿打够级扑克牌,有下象棋的,有说有笑,吹牛顶嘴,偌大帐篷里好不热闹……

次日,我到指挥部领任务。今年,指挥部通知我,道路交通运输秩序仍然由我派出30人维持,确保青藏公路五道梁段道路交通无阻。剩余民工随中铁十四局加固路基和路面工程平整及路基两侧干砌护坡。我回到营地,立即按指挥部要求安排到位,由维秩组长和施工组长各自率其人员进入工作现场。上午十一点钟,十四局供水车和生活供应车将生活用水及米面油肉菜送到我队。炊事人员中午包猪肉馅萝卜包子,有去年的基础,今年各方面工作特别顺利。安排好生活后,我先到公路上检查维秩情况,看到一切正常后我又到施工地检查施工情况。今年的各项工作基本不用操很大心,维秩方面,十四局安排了警察配合领导工作,施工方面十四局也有施工负责人安排指挥。我只是按时到各任务段转转看看就可以了。中午一点钟,民工们除了道路维秩人员轮流吃饭外,施工人员全部收工吃饭了。年轻的民工们,个个象饿狼扑食一般,回到帐篷洗把手,拿起包子就开吃,还有的连手都顾不上洗就开吃,吃得是那样的香啊。一会,有三个老藏民,两女一男,她他们黑黑的脸色,头上扎着红绳。高个女的手里端着一个瓷碗,里面放了几个黑不溜秋的饼子一样的糌粑,递到我的面前说道:“哈哇萨,哈哇萨”(哈哇萨,藏语是吃的意思),我傻呆呆地不知啥意思,那男的懂汉语,他向我翻译道:“老板,我们想用糌粑换你们的包子吃”,我听后笑了,黑不溜秋的那玩意儿谁稀罕。我让炊事员拿十个包子给她们。三个藏民把糌粑丢在案子上,端着包子就高兴的走了……

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是极其严格的。一天,民工们都上班了,只有我跟两个炊事员在家。一辆带有生态保护图案的警车开到了我们住的帐篷前,两个佩戴生态保护标志的工作人员下了车喊道:“里面有人吗?”我走出帐篷,被眼前的车弄得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有一个工作人员对我说道:“这笼子里的麻雀谁逮的?”我忙得对帐篷门一侧挂的笼子都没注意到,要不是眼前这一幕,我根本不知道还挂着个鸟笼子。我向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不知道啊!”工作人员怀疑我撒谎,说道:“不知道?你们这里谁是负责人?”我回答道:“就是我。”工作人员问我:“你怎么管理的你的手下?在青藏高原上任何一个动物,一只鸟都是保护动物,任何人不得捕捉,你知道不知道?”,我耐心地向工作人员解释道:“对不起啊同志,我真的不知道,我整天忙得连这个鸟笼子也没有发现”,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教育好你的人,要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条例”,我很虔诚的回答道:“是、是、是,一定一定”,工作人员告诉我说道:“今天这事的处理办法是处罚二百块钱,当场将麻雀放飞,你有意见吗?”,我连连回答:“没意见,愿意接受处罚”,说完,工作人员撕下处罚单,我拿出二百块钱给了他,另一个工作人员将笼子里的麻雀放飞了。 我的队伍还承担着整个3021大院的环境保护监督和治安工作。大院里共住着四十九支施工队伍。有回族、新疆维吾尔族的、有汉族的、还有藏族的。

我的朋友也很多,有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及汉族的。有一天,我的卫生管理人员对新疆维吾尔族随地倒垃圾进行批评,他们不服,因此吵了起来,看热闹的人聚得越来越多,维吾尔族车队的人有十多个,吵得满院里乱哄哄的,有个别的维吾尔族人还想动手打人,事态愈发不可收拾,再发展下去就要发生械斗。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新疆的有个叫王战的大货车司机赶到,他赶忙上前制止,一会儿的功夫,看热闹的人不欢而散。

记得好象是二零零二年六月份吧,青藏铁路指挥部工程处组织各施工队负责人沿五道梁到唐古拉山口开展工地巡检参观。上午九点钟,我们乘公用大巴车,沿途经过凤火山、秀水河、最后到达唐古拉山口。一下车,我首先看到的是立在山口处的大石碑,巨幅竖碑,石碑上竖着刻着“唐古拉山口”,还有碑文,碑文中写道: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括号里刻着:“雁石屏”三个字。从山口下到山口上面,悬挂着一道道五颜六色的经幡,也有摆小摊的商贩,有香烟、有帽子、有手套、有水果、有药材、有墨镜,唯独没有卖酒的。因为高原缺氧,不允许饮酒。指挥人员让大家自行转转看看,我跟十四局四处工程师 ,还有山东济南施工队负责人一起绕着山口周围转了一大圈,立在山口上面往四周眺望,一条弯弯曲曲的大河由上往下奔流不息,这就是沱沱河,山上山下皑皑白雪覆盖着整个高原大地,各种鸟兽在大地上自由自在的奔跑飞翔,尤其那身躯庞大的老鹰,看上去跟一条骜犬一般大小,叫起来格外惊人,“哇、哇……”在山口半腰处有一个象寺庙式的藏族风格建筑的房子,里面摆放着香炉,有几个身着红色长袍的好象是和尚一般的藏民,给来客讲解唐古拉山口的来由,他讲道:“过了唐古拉山口再往西进就进入藏区了,经过那曲、日喀则就到拉萨,青藏高原从唐古拉山口往东是藏区,但归青海省代管,唐古拉山口是最高峰,再进入西藏越走海拔越低 ”。大概有一个小时的功夫,指挥人员通知我们返回,我们又乘车返回到各自的住地。

青藏铁路,从设计到建设,对环境保护是特别重视的。比如说,为了野生动物有更大活动空间,每隔一公里设置了一个涵洞,以方便动物穿越铁路。在施工建设中,不允许乱丢垃圾,不允许破坏原来生态,这些足够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程度。青藏铁路,如此壮观宏伟的巨大工程,举世闻名,举世无双,充分显现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冻土上修建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者经过若干次的反复考察试验后设计而成的,大胆的设计,科学的设计,在中外铁路建设史上是破天荒的工程,她将对人类发展,尤其对西藏人民的各项发展是巨大的贡献。真可谓:一条巨龙贯青藏,崎岖峣延世无双,天堑变成畅通途,祖国繁荣更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