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不用排队、拿了就走,亚马逊推出了神奇的无人超市|前沿商业

2025-04-03 03:32 来源:略喷网 点击:

不用排队、拿了就走,亚马逊推出了神奇的无人超市|前沿商业

作者:一零

最近,亚马逊官网披露的一个视频引起了轩然大波。

12月5日,亚马逊开了一个线下超市,名叫Amazon Go。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人超市,顾客只需要在进入超市之前用手机扫描,就可以在超市随意选购商品。

购物完成后,拿着需要的商品直接出门——当然,还是要付款的,手机会自动扣除相应款项。

无人超市,听起来很酷炫,但事实上,技术领域的人士就会敏感地注意到,实现这样一个没有收银人员的超市,需要解决多少技术难题:

在超市人流量这么大的地方,如何判断是哪个顾客拿了哪种商品?

怎样判断,这件商品有没有被退回?

如何在整个超市追踪同一个顾客,如何判断两样外观极为相似的商品等等...

期间涉及的一系列技术都让人头痛。

而分析亚马逊放出的视频可以看到,亚马逊提到了三个最为关键的技术: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sensor fusion(感测融合),deep learning algorithms(深度学习算法),。

这些技术,其实也未必是独创的,在以前它们一般被运用到无人驾驶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一下分别解读一下这三项技术,亚马逊一并称之为“拿了就走技术”。

“看”到顾客的行为

早在4年前,亚马逊就在探索新的购物体验,如何让顾客拿了想要的东西就走,没有排队、没有结账。

首先,亚马逊必须首先在店里布局大量的摄像头和麦克风。

当顾客实用Amazon Go这个APP刷手机进入超市,超市内的摄像头就会对顾客进行图像追踪,这里会运用到人脸识别。

光光人脸识别是不够的,要必须要通过“看”顾客的行为来判断顾客到底有没有拿商品,拿了什么商品。

判断有没有拿走相对简单,看看货架的空缺就可以。但要判断顾客拿了什么商品,这个就需要极高的识别能力了。

毕竟按照超市陈列货品的原则,同类商品总会放在一块。同样是夹心饼干,不同品牌甚至同一品牌的不同口味价格也会不同,如何确保没有扣错钱这是一个大挑战。

可以说,任何一个动作和判断就设计到多个摄像头的协调运作。

感测到你买了什么东西

前面提到,要实现无人超市,必须有多个摄像头协同运作来判断到底是什么人、买了什么东西。

把多种数据融合在一起的技术就是感测融合技术了。这需要能把不同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比如说,通过压力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系统可以判断货架上的商品是否已经被拿走或还回。配合图像分析,系统就能及时发现用户在还回商品时是否放错了货架。

当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顾客在同一货架拿商品时,感测融合技术还可以通过肤色的不同来判断哪个顾客拿了哪样商品。

不仅有许多摄像头,亚马逊还布局了不少麦克风。

通过麦克风捕捉声音后,系统就能获知到顾客的方位和大致动作。通过各个麦克风接收音频的时间差,系统还能得出顾客在商店中的行动习惯。

总结来讲,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感测融合技术,亚马逊通过监测分析物品的运动,判断顾客是否购买,采集价格等一系列数据,最终发送电子账单完成扣款。

提前了解到你想要的东西

亚马逊最恐怖的不是卖商品的能力,而是背后海量的数据库。亚马逊一直想做的就是在你想要买某一样东西之前,就把该商品陈列在你眼前。

如今亚马逊开了这样一家线下超市,想做的也绝不仅仅是把商品卖给顾客,它想要做的是全新的购物体验。亚马逊提到,在采集了用户购买数据之后,Amazon Go能够通过用户的购买记录来判断其从货架上拿的商品。

比如,如果库存系统无法确定你拿的是番茄酱还是芥末酱,就会参考你的购买记录。如果你以前一直都只买番茄酱,系统就会自动将现在手上这件商品判定为番茄酱。

可以想象,当一个用户在多次光临Amazon Go之后,他应该能得到独一无二的定制式购物体验,比如:

用户在进店的瞬间能听到自己喜爱的音乐作为欢迎;

在购物前能够收到本次购物的推荐购买清单,提醒用户哪些家用消费品需要补充;

或者推送用户可能会需要的新产品。

个人觉得,这些才是亚马逊真正的黑技术吧!

我们商业微信公众号 webi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