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热搜第一!“全面落实带薪休假”

2023-08-01 22:25 来源:略喷网 点击:

热搜第一!“全面落实带薪休假”

7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

相关话题

#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

登上热搜榜第一

" 带薪年休假 ",

应该怎么休?

记者查找公开资料发现,因带薪年休假未休、休假天数不够、未给经济补偿等原因引发的劳动纠纷多发。

案情简介:

张女士于 2021 年 10 月 15 日入职红科公司,2022 年 12 月 31 日从红科公司离职。在职期间张女士欲请休年假,但被告知她入职本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在其他公司的工作年限在本公司无效,只有工作满一年之后才能享受年休假。张女士诉至法院,要求红科公司支付她 2021 年 10 月 15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未休年休假工资 4045.97 元。

张女士诉称,入职红科公司之前,其已连续工作满一年。自入职红科公司之日起,其每年享受年休假 5 天。但经多次要求与解释,红科公司均只承认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拒绝安排张女士享受年休假。

红科公司辩称,按照公司规章制度中 " 年假 " 一章的规定,员工入职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享受年假待遇,且该规章制度在入职时已经告知张女士,张女士并未质疑。张女士 2021 年 10 月 15 日入职其公司,直至 2022 年 10 月 14 日期间工作尚不满一年,故该期间无权在其公司享受年休假。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综合张女士提交的社保缴费信息、劳动合同、个税缴费记录等证据,可以证明她在入职红科公司前已连续工作满一年,故自张女士入职红科公司之日起,每年应当享受 5 天的年休假。红科公司主张张女士入职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享受年假待遇,但排除劳动者年休假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规定应属无效,对劳动者不产生拘束力,对公司的主张法院不予采纳。法院最终判决红科公司支付张女士未休年休假工资 4045.97 元。

宣判后,红科公司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司法实践中,因年休假权益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逐步增多。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并不知悉,或存在认识误区,法官针对劳资双方普遍关心的带薪年休假问题进行讲解,呼吁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益。

一、 在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能用来累计工作年限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 1 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年休假中关于工作年限的计算,法律法规没有限定必须为同一家单位,也即员工在同一或不同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均可依法享受年休假。

二、 职工可享受年休假的天数如何确立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可见,依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的不同,享受年休假的天数亦不同。

实践中需注意的是,证明自身在其他单位工作年限的举证责任,在于劳动者一方。劳动者通常可通过提供社保缴纳记录、个税缴纳证明、住房公积金记录、劳动合同、档案记载材料等证据,以证明自身的工作年限,进而核算可享受年休假的天数。

三、 职工未休年假工资如何核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通常情况下,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当年度在职期间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当年度正常提供出勤时间,折算在职期间的未休年休假天数,前述 300% 的核算结果中,若用人单位在相应期间已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则还应支付剩余 200%。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用人单位不得通过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等,排除劳动者休息休假或获得带薪年休假工资的权利,如未安排劳动者休年假,则应依法核算应休年假的天数,并足额支付未休年假工资。

调休制度多次被 " 吐槽 ",

怎么调才合适?

据了解,今年以来因为 " 放假调休 " 曾引发多次大讨论。6 月 25 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表示,调休政策过去制定的时候,在当时当刻是很好的办法,但目前调休政策大家普遍不满意,这种状况肯定要调整。同时调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要打个问号,黄金周只是把原有需求集中释放,背后的隐性成本需要考量。

魏小安表示,调休政策需要从根本上调整,要确定一个原则——我的时间谁作主?目前看来是国家做主,实际上应该是公务员、教师等人的休假应该由相关部门确定,但其他人群的休假制度,应该由企业来决定。" 隔周双休制 " 或许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即 " 不动总量、优化结构 ",每个人能多出来一些休息的时间。

同时,目前的调休制度不能仅看黄金周期间的消费,黄金周带来的是需求集中的爆发,并不是额外增加了需求,中国每天几千亿的 GDP,要看背后的隐形成本,即黄金周休假带来的生产中断所导致的损失。企业可以采用 " 轮流休假 " 的方法," 一年 365 天,天天有人,生意不中断 ",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相关收益也比黄金周的收益大得多。

此外,魏小安称算上双休日中国人每年有 1/3 的时间都在休假,假日制度总体来说叫做 "115 天假期 ",在国际上基本上是中等水平,目前假期制度的欠缺不在于假日少,是在法定假日的落实方面。法定假期落实,需要领导带头,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善。

据报道,事实上,假期体验感差主要体现的是旅游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每年的旅游旺季都要考验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承载能力。因此,假期如国家的供电、供水系统一样,也需要 " 削峰填谷 "。

政府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在 2007 年第二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将五一劳动节的法定休息日由 3 天减为 1 天,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 3 个节日,各休息 1 天。这样一来五一黄金周就没有了,我国的假期结构从 3 个大长假,演化为 2 大(春节、国庆)+5 小(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的格局。假期的分配更均匀了。

但很快这样的结构也受到质疑,原因是短假满足不了远程旅游的需求,五一黄金周的取消,意味着这部分需求将由春节和国庆来分担,反而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出行高峰。

今年专家提议 " 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 ",甚至是建议 " 每周单休,月末休息 5 天 " 等,以起到均衡小长假分布、缓解高峰压力的作用。但双休日是劳动者多年才争取到的权益,甚至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实行大小周制度,尚不能保证双休。因此这些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众多网友的反对。

而且本质上,这些调整都是对法定节假日的花式排列组合,不管如何调整,全国人民都是在规定节假日进行强制性集体休假。十几亿人一起休息,高峰期当然总是形影不离,为此,已经有许多人选择在工作日请假出行,以避免排队的折磨。

报道称," 有钱有闲 " 的假期安排要从法定假期的框架中走出来,只有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才能够从收入和生产端解决假日经济的困局,实现劳动者在更大范围内平滑自身的假期安排,这也将释放出更大的 " 假日经济 " 消费潜力。

【相关报道】

重磅!20 条措施发布

事关楼市、车市、带薪休假等

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包括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农村零售网点密度、打造 " 一刻钟 " 便民生活圈等。

要点如下 ↓

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

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 7 度及以上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加快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加强废旧家电回收。

利用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柔性显示等新技术,推进供给端技术创新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

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

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 "24 小时生活圈 "。

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

加快审批等工作进度,持续投放优秀电影作品和文艺演出。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

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增加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体育赛事。

鼓励各地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

发展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 " 互联网 +" 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康养疗养等服务和产品,支持各类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可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予以适当补贴,按照产品能效、水效等予以差异化政策支持。

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推动电商平台和企业丰富面向农村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在有条件的乡村布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农村零售网点密度,逐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推动实施乡村民宿服务认证,培育发布一批等级旅游民宿,打造一批品质民宿。

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提升网上购物节质量水平。

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加强移动支付等安全监管。

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

科学布局、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

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商圈,打造 " 一刻钟 " 便民生活圈。

加强社区便民服务,合理布局养老、托育、餐饮、家政、零售、快递、健身、美发、维修、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生活服务业态。

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推动重点商贸街巷改造升级。

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

来源 |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政协网、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