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2023-10-08 09:37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为什么要研究武钢,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代表性经验?

武钢的地位

武钢与新中国工业史重大事件的联系:

1、武钢是苏联援建156个工业项目中的7个钢铁项目之一;

2、建国初期(一五时期)“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三个大型钢铁基地之一,另外两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鞍钢和包钢。

3、武钢“一米七”轧机是七十年代“四三计划”中引进的22套成套设备中投资金额最大的引进项目。武钢一米七轧机投资金额40亿元,超过此前国家对武钢投资的总和。

4、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大型高炉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建设的代表项目:武钢5#高炉,标志着以国内技术力量、立足国内原料和燃料供应建设现代化大型高炉的成功,是国内现代化高炉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事件。

5、进入21世纪,武钢陆续建设了多座现代化高炉和两条热连轧生产线,是首批钢铁产量超千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之一。

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中,都能看到武钢的身影。

武钢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工业化的一部分,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透过武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新中国工业过程中的种种波折和百折不挠,并最终取得成功!

武钢的建设背景

新中国成立不久,为发展钢铁工业,并改善工业布局,中央就开始酝酿在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建立一个新的钢铁联合企业。

建国初期中国仅有的少数大型钢铁企业如鞍钢、本钢、太钢和首钢全都位于北方,特别是集中在东北地区。长江以南没有一家大型钢铁企业。

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武钢是唯一一家位于南方的钢铁联合企业。

武钢厂址选择工作始于1952年,新基地的资源勘探、资料搜集、厂址选择等工作相继展开。

1954年初,苏联选厂专家组来武汉,查看了武汉市青山一带,于3月26日提出了《厂址选择意见书》,随后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于同年5月12日批准,确定厂址选定在武汉市青山地区。

武钢一期工程

1955年1月,我国在莫斯科接受了苏联承担的武钢初步设计(共92卷)。

初步设计第一期工程规划年产钢120至150万吨,成品钢材90万至110万吨,并在工厂总图布置中考虑到了将来扩建为年产钢300万吨规模的可能性。

1955年6月12日,国家正式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从此,武钢的建设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武钢的第一期建设,于1955年8月开始施工。这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由前苏联帮助设计并提供主要设备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武钢第一期建设工程按年产150万吨钢的规模设计,主要装备有:

炼焦:4座65孔焦炉;

烧结:4台75平方米烧结机;

炼铁:2座高炉,容积分别为1386m3和1436m3;

炼钢:2座250吨和4座500吨平炉;

轧钢:初轧机一台,大型型材轧机和中厚板轧机各一台。

一期工程建设工程量浩大,土石方挖掘量达到5202万立方米,设备安装量达到13.10万吨。

对比新中国继承的旧中国钢铁工业遗产,设备总量只有8万吨左右。

武钢一期工程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炼铁、炼钢工程建设于1960年提前完成,质量达到标准。

但是由于“大跃进”时期当时片面强调高速度以及中苏关系破裂等外部的原因,某些基建项目建设被打乱,一期工程中的轧板厂等项目未能如期完成,二期工程中的3号高炉和6号平炉匆忙上马,造成钢锭无法轧钢,生产体系不能配套。

新基地初具规模之后,武钢进入一边生产一边继续扩建的阶段。

1958年9月13日,1号高炉出铁,标志着武钢正式投入生产。毛主席专程到武钢观看了1号高炉流出的第一炉铁水。

1959年,2号高炉、1号平炉、2号平炉和3号平炉先后投产。

到1960年10月,武钢基本完成了年产钢150万吨规模的第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教训

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从1955年8月矿山开拓起到1960年大型厂试轧制,基本完成了年产钢150万吨规模设计包括的主要生产设施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将属于二期工程的部分项目,提前在1960年建成投产。

但是,由于受“大跃进”、高指标的影响,武钢第一期工程后期曾打乱了原规划的建设程序和平衡,因而出现轧钢系统的大型、轧板尚未建成,部分辅助工程如煤气发生站、工业港、焦化化学产品回收系统没有成龙配套,第二期工程高炉、平炉却已仓促建成,造成第一期生产系统不完整、不协调,冻结了部分资金。

同时,第二期工程中冶炼设备先于原料基地投产,违反了矿山、选矿、烧结和冶炼之间的生产流程要求。

由于1号高炉投产工期提前,打破了原有施工程序的平衡。矿山的剥离速度跟不上;选矿厂也无法在1号高炉投产前建成;烧结机因地基问题,也难以在1号高炉建成前投产。

由于1号高炉被迫吃块矿,使矿石生产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打乱了正常的采掘程序,导致剥离拖欠量加重,同时积压在贮矿场的待选矿石增加。

1959年是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高峰年。按规划应以炼钢工程为中心进行建设。但是,为了实现当年产铁120万吨的指标,必须有2座高炉、3座焦炉、矿山以及选矿厂一、二浮选系统和烧结厂投产。迫于形势,只得先建成2号高炉,而适当交叉进行炼钢主体工程的建设,并对个别建设项目作了必要的调整。同时,穿插安排了初轧、大型、轧板3个轧钢厂相继动工建设。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2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扩建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要求武钢在1965年至1967年的3年内,基本建成年产2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此,冶金部于1965年2月召集武钢、一冶、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长沙矿山设计院等单位,就如何加速武钢建设进行了讨论。武钢建设指挥部根据冶金部的指示,制订了《关于三年内建成武钢年产钢200万吨规模的规划》。

建设顺序采用“抓两头,带中间”,集中力量按系统工程打歼灭战,先完成轧钢、矿山系统的建设,后完成炼钢、炼铁系统建设;先建辅助设施,后建主体设施,3年建成年产钢200万吨,铁230万吨规模的综合生产能力。

其建设规模和主要生产设备包括:

1、钢:200万吨,7座平炉。其中2座250吨,5座500吨;

2、铁:230万吨,3座高炉。容积分别为1386m3,1436 m3,1513 m3;

3、钢材:116万吨,2套成品轧机。其中800/650毫米大型轧机年产能60万吨,2800毫米中厚板轧机年产能56万吨;

4、焦炭:210万吨,5座焦炉(各65孔);

5、铁矿石:480万吨,大冶铁矿250万吨,程潮铁矿150万吨,灵乡铁矿30万吨,金山店铁矿50万吨。

到1971年底,武钢年产钢200万吨配套设计规模的主要项目基本建成。武钢到1971年止,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864亿元,其中包括4号高炉、80吨转炉、三烧结等“双400万”配套的项目投资7886.8万元。

武钢200万吨综合生产能力配套,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跃进时期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不按规律进行综合建设的弥补,通过补足矿山、炼铁、炼钢、轧钢等各环节的薄弱项目,以完全发挥出设计产能。

武钢1958年投产,当年生铁和粗钢的产量分别是13.9万吨和1.1万吨。

武钢投产时间正好是“大跃进”时期,武钢的生产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并在60年代初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1966年,武钢的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达到143.6万吨和127.3万吨,基本上达到了一期的设计产能。

武钢从开工建设到达到一期设计产能,用了差不多10年时间。这个成绩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国来说并不算差。当然如果没有各种政治风波的影响,武钢达产需要的时间会更短。

武钢年产200万吨钢配套工程建设1971年底完成,1973年粗钢产量为182.7万吨,基本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设计产能。

武钢的建设总体来说是十分成功的。

“双四百”工程和“一米七轧机”工程

1970年5月,国务院业务组召集中央有关部、委、武汉部队以及武钢等单位的负责人,研究了武钢“四五计划”期间的发展问题,并拟定了《关于武钢发展问题座谈纪要》。纪要指出,武钢扩建条件很好,完全可以抢时间,在短时间内搞起来。纪要决定武钢“四五”期间生产能力扩建规模为年产铁400万吨、钢400万吨(简称双400)。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仅有鞍钢、武钢、首钢、本钢和马钢等少数企业(包钢由于高炉炼铁问题未能解决,生产长期不顺)。鞍钢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600万吨左右,剩下的大型钢铁企业中以武钢的扩产条件最好:资源条件、运输条件和技术人才条件,这也是四三计划中一米七轧机项目会选择放在武钢的重要原因。

武钢“双400万吨”扩建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挖潜革新,针对矿山生产能力小、钢材品种少的薄弱环节,扩建的重点放在实现铁矿石的采、选、烧的配套和增加钢材品种上,以实现“双400”为主,并留有发展余地。根据这个原则,武钢对扩建“双400”生产规模进行了总体设计。

在双400的规划中,炼钢和轧钢的新建项目有:

1、第二炼钢厂3座50吨氧气顶吹转炉和4套连铸机,建设规模为年产钢150万吨;

2、1700mm热轧薄板厂、1700mm冷轧薄板厂和318mm无缝钢管厂(后被取消),建设规模分别为150万吨、73万吨和12万吨。

1972年中央决定武钢原“双400万吨”配套的一米七轧机工程(热轧厂、冷轧厂、硅钢片厂、第二炼钢厂的连铸车间)改由从国外引进,“双400万吨”扩建的项目、投资、实施等均发生较大的变动,一米七轧机的生产建设规模也有大的变化。

70年代虽然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初具规模,但是高端钢材品种十分短缺,特别是薄钢板的产量极低。1972年, 国家为解决薄钢板的短缺问题, 决定从国外引进一米七轧机项目并建在武钢。

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有4 个主体工程:“三厂一车间”,即第二炼钢厂连铸车间、热轧带钢厂、冷轧薄板厂及冷轧硅钢片厂。

连铸车间和冷轧厂成套设备由原联邦德国引进; 热轧厂和硅钢厂成套设备由日本引进。此外, 还有相应的配套及附属工程。

一米七轧机工程的引进工作, 从1973年7 月开始与外商谈判, 到1974年8 月先后与外商签约, 1974年9月7 日破土动工兴建。

施工期间, 先后有11个冶金建设公司, 7 个设计院, 1 个勘察公司,近10 个研究院( 所) 以及湖北省、武汉市建筑安装队伍和地、县民工参加了建设, 高峰时曾达到10 万人。

经过广大建设者4 年多的艰苦奋斗, 到1978年第4 季度,各引进主体工程先后基本建成, 进行投料试车设备考核,1980年正式投入生产,1982年12月12 日国家正式予以验收。

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的建成投产, 为我国钢铁工业填补了空白, 标志着我国冶金工业开始朝着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扭转落后面貌的方向迈进。

武钢“双400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和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武钢在发展阶段的同一时期,相互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70年代进行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武钢发展中乃至整个冶金工业建设史上的一个壮举,为冶金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引进项目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到1981年止,武钢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3.6亿元。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武钢粗钢产量(1980-2000)

1985年后,武钢的粗钢产量基本稳定在400万吨以上且保持稳定增长。

2000年,武钢的粗钢产量是665万吨,武钢的生产规模仅次于宝钢、鞍钢和首钢,位居第四。

武钢的“双四百”工程建设也是成功。

从双二百到双四百,用时也差不多是10年左右。

掌握一米七轧机技术的过程:四同步改造工程和一米七轧机的四恢复

引进技术设备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技术,甚至都不一定能达到设计产能。

不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连达到设备产能都成问题。

武钢一米七轧机项目的达产就经历了这个艰难的过程。

当一米七轧机建成投产后,由于原有装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要求,导致投产后很长时间生产不正常,事故较多,不能达到设计能力。

为了保证一米七轧机正常生产,从1982年开始,武钢对一米七轧机系统的外貌、性能、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进行了“四恢复”,到1985年6月,共完成技术革新与改造1021项,其中重大攻关项目21项。

通过“四恢复”,整个设备系统运转正常,设备的日作业率、有效作业率、机时产量逐年提高,能耗逐年降低,产品合格率和成材率逐年上升,为一米七轧机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创造了条件。

武钢“双400万吨”生产能力的扩建和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是武钢在发展阶段的同一时期,相互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武钢的炼铁和炼钢生产系统采用的是苏联技术和本国技术,而后续的连铸和轧钢则采用的是日本和德国技术。

但是钢铁企业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两个系统能否配套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这与苏联给鞍钢做的整体设计,新日铁给宝钢做的整体设计完全不同。武钢上下体系的衔接和配套需要自己完成,这是对武钢技术能力的一次考验。

“六五”期间,武钢面临着如何尽快完成原设计的“双400”配套项目、一米七轧机部分未完工程收尾和如何加速改造50年代冶炼系统的主要设备,以适应具有70年代先进水平的一米七轧机系统的需要问题。

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武钢对冶炼系统老厂进行了改造。包括对炼铁四号高炉、一炼钢厂三号平炉、烧结厂三烧二系列、二号烧结机和焦化厂五号焦炉同步进行大修改造,简称“四同步”改造。

“四同步”大修改造工程会战,历时11个月,4项主体工程相继竣工投产。“四同步”大修改造工程是武钢投产以来最大的一项技术改造工程,4项大修改造工程都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的工艺流程。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武钢钢板产量

一米七轧机的达产

热轧原来核定设计能力为251万吨。1985年在热轧厂限电的情况下,每天让峰三个小时, 日历作业率损失12.5%,热轧板产量超过260万吨,达到了引进热轧机的设计产能。

冷轧厂原来设计核定产能为82 万吨, 1985年达到90 万吨。

硅钢厂原来设计是7 万吨, 1986年实际产量就超过了这个水平。

经过努力,武钢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在1985年基本都达到了设计产能。

以下是武钢总工程师张寿荣的总结:

从1981年, 国家对一米七轧机系统正式验收交工算起到现在大约花了四年的时间, 按1978年算是七年时间。国际上一般的情况看, 一个新厂、新设备从投产到达到设计能力, 一般是二年到三年。武钢从交工验收算起大约推迟了两年时间。应当承认是走了弯路, 而这个弯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但在冶金部的正确领导下, 在兄弟单位、科研单位、教学单位、设计单位和机械制造单位的一些有经验的同志的大力协助和辛勤工作下,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 经过“ 四恢复” , 现在已达到和超过了设计水平。我在此谨向为一米七达到设计能力作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感谢, 并希望继续给予有力的支援。

武汉钢铁厂(武钢历史介绍)

武钢一米七轧机项目生产的钢铁产品都是当时国内急缺的品种。

投产后,武钢的热轧薄钢板、冷轧薄板和硅钢片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都比较高。

因此武钢80年代以来的效益特别好,这也支撑了武钢的进一步发展。

武钢炼铁90年代和21世纪的发展

1991年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武钢5 号高炉(3,200m3) 的建成投产, 标志着武钢炼铁技术迈上了新台阶。自此以后, 武钢高炉炼铁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局部引进, 改造传统工艺、装备, 强化生产等途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步优化并跻身国内先进水平行业。

1991年投产的5号高炉(3,200m3 )从8个国家引进了14项先进技术, 并采用了大量国内先进适用的技术, 使五号高炉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3,200 m3的5 号高炉建成投产前, 武钢高炉的技术装备总体属于60 年代的水平。5 号高炉引进国际上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先进技术,加上自主开发的技术为武钢铁系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5 号高炉投产后, 在运行和操作上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因此4 号高炉大修改造时基本上采用了5 号高炉的技术。1 号高炉大修改造在前两者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 所采用的技术达到90 年代末的水平。1号高炉投产后, 炼铁70 %的产量将由具备国际先进技术的高炉生产。

为了使武钢在“ 十五” 期间形成1000万吨/年钢生产能力,六号高炉于2004年6 月底投产, 该炉炉容3200 m3 , 年产250万吨, 采用了串罐无钟炉顶, 砖壁合一薄内衬结构, 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环保型IN B A 渣处理系统, 环型出铁场,3 座高风温内燃式热风炉, 比肖夫煤气除尘, 烟煤喷吹等新技术。

武钢7 号高炉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2006年6 月28 日点火投产。该高炉有效容积3200m3, 高炉本体设计一代寿命大于15年, 热风炉一代寿命大于25 年。在武钢5、6 号高炉先进装备和高效长寿的成功经验基础上,7 号高炉采用了当今世界一系列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 烧结矿分级人炉; 并罐无料钟炉顶; 联合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砖壁合一薄内衬结构; 薄型炉底; 炉缸、炉腹、炉腰、炉身共采用了6 段铜冷却壁; 炉缸使用超微孔炭砖、陶瓷杯; 改进型高风温内燃式热风炉; 环保型NI B A 渣处理装置; 旋风除尘器、环缝洗涤塔组成的煤气净化系统; 炉内料面监测技术; 无填沙层的平坦化出铁场, 全液压炉前设备及遥控操作。

武钢8号高炉于2009年8月1日建成投产,采用了当今世界大型高炉的先进技术与工艺。

2010年,武钢生铁产量上升至1579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236.2万吨,保证了武钢4座炼钢厂对铁水的需求,也为武钢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50年数字汇编》,2000年武钢铁矿石产量483.3万吨,生铁产量641.3万吨,粗钢产量665.1万吨,钢材产量536.8万吨。

改革开放20多年,武钢的铁矿石产量受制于矿山资源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下降,但是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由于设备的更新改造,产能得到显著增长,并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盈利。

武钢炼钢系统发展

第一炼钢厂由6 座500吨的平炉组成, 年生产能力280 万吨 , 以及相应配套的整脱模和初轧系统;

第二炼钢厂由3 座80吨顶底复吹氧气转炉和4台单流板铸机组成, 其生产能力为220 万吨 , 并实行全连铸。

武钢第三炼钢厂是“ 八五” 期间国家钢铁工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第三炼钢厂的建设计划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建成2 炉2机, 年产铸坯250~ 300万吨 , 1996年完成, 它是武钢实现700万吨钢的保证。接续建设的第二期工程完工后, 将建成3 炉3机, 年产铸坯550 ~ 600 万吨。在淘汰平炉的同时, 再新建4 号8 流大方坯铸机。

武钢轧钢系统发展

截至2015年,武钢建成四条热轧产线,轧辊宽度分别是1700、2250、1580和1780mm。

1、武钢1700 mm热轧机于1978年12月12日建成投产,它的整套轧机设备从日本引进,配套电气设备从德国和比利时引进,主要是为了生产国内急需的热轧钢板和钢带,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设备包括3座步进式加热炉、4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和3台地下卷取机。90年代先后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液态出渣4号加热炉、精轧机F4-F7工作辊弯辊窜辊板形控制技术、卷取机液压伺服控制式对中装置和自动弹跳卷钢技术以及精轧机F4一F7液压厚度控制系统。

1700 mm热轧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1万吨。生产的带钢产品厚度为1.2~ 12.7 mm,主要品种有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和硅钢的板、卷、带材。

2、武钢2250 mm生产线于2003年3月29日建成投产,是目前世界上轧制能力最大、轧制宽度最宽的热连轧机之一。主要设备包括三座步进式加热炉、1台定宽侧压机、2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3台卷取机、1条平整线和1条横切线。

2250 mm热轧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轿车用钢、管线钢、桥梁用钢、集装箱钢、船板及工程结构钢、军用钢、冷轧用钢等。

该工程从2000年6月16日开始必须在28个月内建成投产,是国内目前已建成的大型热连轧机制造周期最短的一项。

该工程由SMS施勒曼— 西马克股份公司负责设备的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国外配套件的供应,技术指导及国内制造设备的监制、验收、现场安装调试的指导等。

3、武钢1 580 mm生产线于2007年12月9日试轧成功。机械设备由一重设计制造,供水和供电均为国产,三电设备主要进口,轧制生产线由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主要是为取向硅钢及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提供原料配套兴建的。

主要设备包括4座加热炉、1座电磁感应炉、2架带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的立辊、2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和3台卷取机。生产规模为280万吨/a,其中取向硅钢原料钢卷为36.1万吨、无取向硅钢原料钢卷为9.4万吨、三冷轧原料钢卷为110万吨、平整分卷钢卷87.5万吨、热轧商品卷为37万吨。

4、CSP是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之一,是当今冶金界的一项前沿技术,具有流程紧凑、投资少、能耗低等优势 。武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厂于2009年5月全面投产。关键设备和技术由国外引进,大部分设备由国内制造供货。采用先进的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较强竞争力。

5、高速重轨的装备改造

武钢为生产出世界一流高速重轨产品, 在2006 年获国家批准后, 开始对整个重轨生产线的装备进行全面改造。大型分厂也对型钢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 于2008 年7 月15 日建成投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万能轧机生产线, 年生产能力105 万吨 , 其中重轨55 万吨 。

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从西马克引进, 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年设计产量105 万吨 , 主要产品为100 m 高速重轨及12 .5 m 、25 m 、50 m 各种规格钢轨;同时兼顾生产H 型钢、工字钢、槽钢、异型钢等各种型钢产品。

武钢于2008 年6 月和7 月分别通过了由铁道部组织的、按GB/吨 2344 -2003 标准要求进行的时速160 km 用71Mn 、U75V 钢轨上道的技术审查。2008 年7 月15 日武钢百米重轨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2008 年12 月27 日通过了由铁道部组织的时速350 km 客运专线钢轨的上道技术审查。

武钢发展的经验总结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的发展过程就是新中国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武钢的发展是成功的,武钢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千万吨级的钢铁巨头。

武钢的发展也是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

武钢4号高炉和5号高炉建设,见证了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

武钢第二炼钢厂是新中国开始建设的少数氧气转炉炼钢厂。

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更是体现新中国轧钢技术发展的代表性工程。

武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多次曲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这固然有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验不足,急于求成的原因,对钢铁工业发展规模认识的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武钢的建设经验拥有巨大的价值,需要我们铭记并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