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2023-10-28 16:10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说起北大校徽,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由鲁迅设计,整个校徽就是“北大”的小篆;同时北大校徽还被誉为第一枚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徽。不过,鲁迅毕竟还是文学家,也没有很专业的设计产品,为什么当年的北京大学会找到鲁迅帮忙设计校徽,而不是找更专业的设计人员呢。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这还要谈到当年的北大改革。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大学。但是到后面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一些官老爷,这里的老师也是在混吃等死,根本不把心思放在教学科研上面。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秉承着“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辞退不称职教师;邀请著名学者前来讲座;创办学报学刊;实现“教授治校”等等。从这之后,北京大学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了。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北大的校徽也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此前,北大一直没有独特的官方标识,这给大学对外交流带来不小麻烦。蔡元培上任后不久,即1917年,便找到了鲁迅来为北大设计校徽。鲁迅在当年8月就完成了创作。那么,蔡元培和鲁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最早的校徽

蔡元培比鲁迅大13岁,并且都是绍兴老乡。蔡元培在民国初年就已经担任教育总长,而鲁迅还只是一位普通职员,从这个角度来讲,蔡元培是鲁迅的师长上级。1912年,蔡元培刚担任教育总长时便开始招募贤才,当时鲁迅回国不久,在绍兴当老师。受到蔡元培邀请,前往北京的教育部工作,后来也兼职北大的教职工,鲁迅在当时仍不出名, 1918年才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蔡元培选择邀请鲁迅设计校徽,除了私交甚好,还有对其美术才能的充分肯定。鲁迅自幼便有很好的美术天赋,同时也受到了不错的训练。弟弟周作人在文章中回忆说:“鲁迅小时候也随意自画人物,在院子里矮墙上画有尖嘴鸡爪的雷公,荆川纸小册子上也画过‘射死八斤’的漫画,这时却真正感到了绘画的兴味,开始来细心影写这些绣像。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一张张的描写……”(《鲁迅的青年时代·五避难》)。

北大校徽设计者是谁?北大校徽设计背后的含义

鲁迅的设计

鲁迅虽然没有专门从事美术工作,但是他的很多设计作品都堪称精良,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仍不过时。他的设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找他来设计北大校徽,再适合不过。

在1925年,鲁迅写了一篇《我观北大》,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北大的态度:“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鲁迅关于北大的这段文字,几乎可以看到是对北大校徽的文字注解。

多年过去,许多事情成为历史的烟云,唯有北大精神,凝聚在那古朴的校徽中……

文/行走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