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继“鹅腿阿姨”走红后,上海五角场大学生狂抢“糖葫芦叔叔”

2023-12-02 12:41 来源:略喷网 点击:

继“鹅腿阿姨”走红后,上海五角场大学生狂抢“糖葫芦叔叔”

11 月 29 日晚上 10 时 30 分,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门口,50 多位学生正翘首等待 " 糖葫芦叔叔 " 的到来。他们有人和朋友结伴,有人背着书包,还有人穿着睡衣。为了能抢到糖葫芦,这些高才生 " 拼了 "。

同学们排队等待 " 糖葫芦叔叔 " 到来 曹博文 / 摄(下同)

" 大家把队伍排好,体现我们上财的素质!" 一位高个子的男生倡议。随即,原本分散的人群汇集到校门一侧,大致排成五六排。大家静静等待着,因为 " 糖葫芦叔叔 " 和他们约好了,会多做他们爱吃的冰糖草莓送来。

近日," 鹅腿阿姨 " 因清华、北大学生争抢鹅腿走红 网络,或许受此影响,上海一位在同济、财大、复旦高校聚集区卖冰糖葫芦的大叔也被同学们捧红。因为产品物美价廉,他被亲切地称为 " 糖葫芦叔叔 "。

为了争夺 " 糖葫芦叔叔 ",同济、上财的同学们自发建起糖葫芦群。每一天,群里都充满 " 花式 " 对叔叔表达喜爱的文案。他们盼望着叔叔到来,并且暗搓搓希望他不要去其他学校。" 心疼叔,叔之后太忙就不用去别的学校了 " 这样一条消息在同济糖葫芦群刷屏。而财大这边则搬出 " 专业技能 ",他们纷纷说 " 叔,财大帮你 IPO"。还有人玩起了谐音梗," 叔叔来财,叔叔天天都来财 "。更有人毫不掩饰地表露着对糖葫芦的期盼," 叔下次直接开卡车来吧!" 他们刷屏回复道。

" 糖葫芦叔叔 "

短短三四天,同济 3 个、财大 5 个糖葫芦群纷纷建立,复旦、上外也加入这场 " 糖葫芦战争 " 中。同学们的热捧, 让 " 糖葫芦叔叔 " 孙道民有点受宠若惊。27 日晚,他第一次见到排队来买糖葫芦的人群," 整个人都蒙了,没见过这么大阵仗。" 同学们的热情让他感动,虽然很忙很累,有时候收摊已是十二点。但同济、上财还是每天都要去一下,因为他珍视着和同学们的温暖约定。

晚上 11 时," 糖葫芦叔叔 " 来了,气氛热烈起来。" 叔叔,等你好久了!" 一位女生喊道。

停下电动车,一看到同学们,孙道民忙把装着糖葫芦的箱子搬下车,小跑过来。同学们的队伍则自动变成两列,有序等候。有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令人兴奋的瞬间。孙道民蹲在地上,打开一个棕色的大箱子,里面正满登登装着鲜红剔透的冰糖草莓。" 昨天很多人说要吃草莓味的没吃到,我说今天多做点,这是我答应他们的。" 孙道民对记者说。

买到糖葫芦," 手机先吃 "

越来越多的同学买到了糖葫芦。同学们吃着,笑着,幸福的甜味在空气中流淌。拿到糖葫芦,许多人都会 " 让手机先吃 ",这是他们取得的珍贵 " 战果 "。

听说叔叔特地做了很多冰糖草莓,大一新生唐馨约上 5 位小伙伴,提前一个小时就来附近等待,她说:" 虽然排了很久但是买到了很开心,大学生活就需要这种有趣的事情。" 数学系的余可欣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附近的商圈,一串冰糖草莓要卖二十多,但叔叔的只要十块钱,并且还好吃。‘糖葫芦叔叔’会在群里拍冰糖葫芦的制作过程,他是个非常实在的人。" 就读金融专业的新生郭大立坦言,自己是来凑热闹的,但他认为 " 热闹 " 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在,糖葫芦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物,网上的热度也会散去,但不管对我们还是叔叔来说,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生命中一段重要的回忆。"

仅过去半个小时,糖葫芦就被抢购一空,孙道民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同学们结缘的故事。来自江苏盐城的他已经在上海度过了三个春秋。为了挣点小钱,维持生活,他开始兼职在外滩一座 KTV 楼下卖糖葫芦。有一天,一位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发现他的糖葫芦便宜又好吃,于是建议他来学校这边卖。这些热情的同学不仅提供了专业意见,还主动帮忙拉群,积极照顾他的生意。在现场,同学们也会自发维持秩序。他们的善意和热情,让孙道民感到无比温暖和感动。

同学们在购买糖葫芦

每天,同学们对糖葫芦的期待都让孙道民感到 " 干劲十足 "。他一天要售卖近 300 串糖葫芦。为此,他早上 6 点就要起床。工作日午休的一个小时,也用来制作糖葫芦。晚上下班后则是他最忙碌的时间。一场售卖结束,他要立刻回家,赶制下一批,然后去另一所高校 " 赴约 "。

" 糖葫芦叔叔 " 与同学们正建立起温暖的羁绊。有人发现,在上海财经大学糖葫芦群里,叔叔也会接年轻人的 " 梗 ",比如有人提议把 " 同济大学 " 做成糖葫芦,叔叔立刻回复 " 好的 "。

在社交网站上,有一则帖子触动人心。帖主说,一个普通的中年人一定想不到此生会爆火吧,一想到热潮终会过去,她不忍心让叔叔感受如此的落差。对此,有同学回复道,让好吃的受到追捧,已是对手艺人的肯定。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