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国际扫盲日丨有关世界语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2023-12-10 18:41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国际扫盲日丨有关世界语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原创 世语君 中国报道世界语新闻 5天前

扫盲·冷知识

今天是国际扫盲日(也称:国际识读日,Internacia Tago de Legopovo或者Tago de Forigo de Nescio),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制定的节日。借此机会,来和世语君一起“扫盲”一下,解锁你不知道的世界语冷知识吧!

世界语是一门人造语言(planlingvo)。1887年,波兰犹太人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经历了十数年的准备和完善工作后出版了《第一书》(柴门霍夫出版该书时使用的笔名是Doktoro Esperanto(希望博士),这也是世界语Esperanto之名的来源)。在中文里,“世界语”一词像其它外来词(如干部、派出所等)那样,是近代从日本转译而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用语当中。世界语语法的规则性很强,这也是人们称之为“最容易学习”的原因之一。

“一键解锁”世界语冷知识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语拥有相当丰富和多样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中立的,与其他文化融洽共存。世语君在之前的推送中曾经多次介绍过世界语的组织、活动、标志等等,很多“科普”世界语的文章也提到相似内容,可以被大家搜索到,所以这里世语君就说一说不常见的世界语冷知识:

都说世界语不是民族语,没有“国家”,没有“疆域”,但是它真的有“实地”,例如世界语城市,即德国哈茨山麓黑尔茨贝格市。该市通过官方决定,自2006年7月12日起称为“世界语城”,所有公共标志皆使用德语与世界语双语。世界语城堡指的是位于法国安茹的Greziljono城堡。1951年,法国世界语者Henri Micard买下了这座城堡,创办“世界语文化屋”,每年举行世界语活动,包括聚会和教学等。该城堡除建筑以外,还包括一个18公顷的公园。

德国黑尔茨贝格市

法国城堡Greziljono

使用世界语拍摄的电影(不包括仅仅将世界语作为某种语言文字的道具使用的其他语言电影)目前有4部,还有大约10部被世界语化的电影。目前可以轻易在国内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有拍摄于2006年的巴西世界语电影《盖尔达消失了》(Gerda malaperis!)。2011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得主Sam Green以一段30分钟的记录短片介绍世界语历史,纪录片广受好评。(1980年中日合拍的电影《望乡之星》因为是讲述日本反法西斯战士、世界语者绿川英子的故事,有不少使用世界语的情节。)

影片Gerda malaperis!在IMDb

世界语有纯用该语言进行的广播,例如创自2001年的世界语国际广播平台Muzaiko和我们国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Muzaiko的部分节目可以在中国报道世界语网听到,无需翻墙http://espero.chinareports.org.cn/node_7237862.htm

世界语界存在众多的世界语原创音乐和乐队,世界语音乐的风格也很全面,比如古典、流行、民谣、说唱、摇滚、雷鬼、朋克、金属、电音等等。既有专门的世界语音乐人,也有使用多门语言演唱的歌手。

世界语音乐专辑

世界语界会庆祝独有的节日。最主要的有世界语日(7月27日,世界语《第一书》出版日)和柴门霍夫日(12月15日,也被戏称为“柴诞节”),以及国际母语日(2月21日,旨在保护文化多样性)。7月和12月的这两个节日特别为世界语者所“钟爱”,每年都会进行相关节日庆贺活动和世界语宣传活动。

世界语界还有一种特殊的“护照服务”,它是专属于世界语者的旅行服务。所谓“护照”其实是一本全世界一些国家的世界语者名单小册子(目前主要通过网站),小册子的持有者(应当能讲世界语)可以在护照名单里的人(也会讲世界语)家中免费做客。“护照服务”是许多人开始学习世界语的重要原因。

Pasporta Servo网站

世界语是目前唯一有母语使用者的人造语言。在生存于世的世界语母语者中,最出名的也许就是美国金融大亨索罗斯,他的父亲是世界语作家。

世界语有自己的考试。2007年,世界语成为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的第32种语言,即KER考试。

在实际生活中,世界语也无处不在哦,华为手机有世界语输入法你知道吗?今天记得装一个试试哈!

谷歌翻译自2012年2月22日开始新增世界语为第64门语言。

很多软件都有世界语版本,例如乌班图操作系统、火狐浏览器、谷歌、脸书,以及著名的维基百科等等,在线游戏Minecraft也有世界语界面。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语的交流与传播。

更进一步的是,世界语者们逐渐开发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语社交平台、独立游戏等等,前者有已出现多语种版的手机应用Amikumu,后者有近日更新过的日式冒险游戏The Expression: Amrilato及其更新版Distant Memoraĵo。另外,与比特币类似的加密货币门罗币用世界语命名(Monero即世界语“硬币”)。

Amikumu

Distant Memoraĵo

世界语有“自己的”小行星。1936年,芬兰天文学家、世界语者尔约·维萨拉发现了小行星1421,以世界语(Esperanto)命名该小行星,同时将小行星1462以柴门霍夫(Zamenhof)命名。

世界语是圣马力诺国际科学学院的教学、管理语言。

一战后,世界语几乎成为国际联盟的官方用语,但是在表决中被法国一票否决。

世界语有专门的盲文杂志Aŭroro,自1920年发行至今。世界语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盲文出版物。

目前有两本世界语烹饪书:Internacie kuiri(ISBN 90-71205-34-7)以及 Manĝoj el sanigaj plantoj(ISBN 953-97664-5-1)

19世纪早期海豹猎人在南极洲附近发现一座小岛,1968年英国地图正式记录该岛,命名为“世界语岛”(Esperanto Island)。

“世界语岛”

1921年法国科学院曾推荐世界语作为世界科学交流语言。

爱因斯坦曾任无民族世界语协会(SAT)第三届大会的荣誉主席。

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曾经14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世界语文学家、诗人威廉·奥尔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达尼埃尔·博韦(Daniel Bovet)是世界语母语者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赖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的一部分研究成果是以世界语出版的,他本人就是一名世界语者,也是国际世界语协会荣誉监护委员会(Honora Patrona Komitato)成员。

2014年,世界语成为波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料品牌名美年达(Mirinda)和高端手表品牌名摩凡陀(Movado)都来源于世界语词汇。

世界语热知识

世界语使用者(世界语者)创造了自己的社群,称为“世界语国度”(Esperantujo)。世界语社群在120余个国家拥有世界语协会,以及无数的地方小组和俱乐部。世界语界的主要文化活动包括国际世界语大会——每年在各个国家的不同城市轮流举行(中国北京举办过两次世界语大会)、国际青年世界语大会,各个国家以及专业团体的世界语大会,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聚会活动。近两年疫情期间,在线活动蓬勃发展,迄今已经举办过包括两次线上国际世界语大会(Virtuala Kongreso)在内的数百场线上活动。

1908年成立的国际世界语协会(Universala Esperanto Asocio,UEA)是在国际上代表世界语运动的组织。除了与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世界语协会还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欧洲委员会建立了咨询关系、和美洲国家组织建立了一般合作关系,它也是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的观察成员。世界语者还有专门的青年协会、经贸协会、教师协会,以及素食者、医学工作者和科学家的协会等。其他重要的组织还有世界语文学院和世界语学院。

世界语期刊指的是没有夹杂其他语种的纯世界语出版物,第一份世界语期刊《世界语者》于1889年创立,可惜未能延续至今,目前发行量较大的世界语杂志是国际世界语协会的官刊《世界语》(Esperan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也有世界语版。

世界语文学是所有人造语言中最为丰富以及多样化的。目前有超过25,000本世界语书籍(包括原创以及翻译)。在维也纳的世界语博物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旗下的国际世界语博物馆)和中国枣庄的世界语博物馆(由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和枣庄学院共同设立)可以看到很多历史比较长的世界语著作和读物。实际上,世界语图书的出版一直在进行,也许规模甚小,但是总体基本没有中断。

世界语有自己的文学竞赛(Belartaj Konkursoj)和奖项(格拉博夫斯基美文学奖、国际世协杰出艺术奖等),文学竞赛每年进行一次,其结果会在当年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上宣布。

世界语的标志是绿星,世界语的旗帜是绿星旗。世界语的代表歌曲是《希望歌》,由柴门霍夫本人填词。

世界各地均有纪念柴门霍夫或者世界语的街道、地点、纪念塑像等。国际世界语协会有对应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该类有形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