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待爆”哈尔滨,这次能火吗?

2023-12-22 06:55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待爆”哈尔滨,这次能火吗?

图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冰雪旅游季来临,被网友调侃为今冬 " 第一座待爆城市 " 的哈尔滨,频频登上热搜:" 哈尔滨早市被南方人包围了 "" 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 "" 零下二十度,我在哈尔滨当‘俄式公主’ " ……

12 月 18 日,备受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门营业,4 万游客蜂拥而至,等来的却是 " 好不容易预约上,却排了很长时间的队 "" 零下 20 多度的天气,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 等一片质疑之声。

第二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致歉信,称会连夜整改。20 日,游玩项目的 " 分时预约 " 制被取消,实行现场排队、先到先玩。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在此之前,疫情防控让 " 分时预约 " 这种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在景区大量铺开。2020 年 5 月,一篇来自黑龙江省非遗中心的文章标题是《黑龙江:景区实名预约成标配》。按照 " 分时预约 " 的初衷,景区能以此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增加游客容纳量,也是近年来倡导景区进行智慧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2 年冬天,也就是上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当地报道称,通过对景区内设施进行智慧改造,热门项目实行分时预约制,游客通过手机就能预约项目的游玩时间。如今,这个智慧化管理手段,怎么就 " 失灵 " 了呢?

4 万人

今年冬天,东北的冰雪游尤其火热。

飞猪数据显示,和去年相比,此前预售的冰雪游相关旅游套餐预约率飞速增长,至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已完成核销。涵盖哈尔滨、长白山、漠河等多个目的地的 " 雪货 " 核销率最高超过 90%。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蜂窝数据亦表明,过去一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热度环比上涨 200%,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以 120% 的热度涨幅位居全国热门滑雪场榜首,长白山近一个月的热度涨幅达到 240%。

这些数据与 " 体感 " 相符。城叔身边就有两位南方城市的小伙伴最近先后前往黑龙江旅游,去冰天雪地里感受更纯粹的冬季。

在冰雪旅游线路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个景点的上榜率很高。12 月 14 日,冰雪大世界官宣开园日期。单这条信息就登上当日新媒体平台热搜榜第一,曝光量高达 1.7 亿次。

超高的热度,给后来的突发情况埋下伏笔。12 月 18 日,第 25 届冰雪大世界如约而至,一些不能亲临现场的网友,跟着游客们上传的短视频 " 云游 "。然而,开园后不久,一些游客在现场大喊 " 退票 " 的视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关注。

有游客在视频中称,自己和家人去了冰雪大世界,5 个游玩项目都需要预约,每半小时预约一次,他和家人两个小时内预约了四次都没预约上。

又有游客说,好不容易预约上了,但还是要排很长时间的队," 零下 20 多度的天气,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

开园首日下午,冰雪大世界发布暂停售票公告。公告表示:当天预约游玩人数已达 40000 人,为保证游玩质量,现暂停销售 12 月 18 日门票。12 月 19 日门票正常销售,请大家合理安排游玩时间,错峰出游。

这则公告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一个信息:开园不到三小时便涌入了 4 万名游客。"4 万人 ",这是什么体量?城叔查了查其他景区——

2023 年春节期间,牡丹江雪乡最高峰日接待游客 1.4 万人次;2023 年 1 月 22 日,云南大理古城人流量达到 12.84 万;2023 年春节 7 天假期,第 29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累计接待游客 30.94 万人次,日均游客量约 4.42 万人。

当然,还有更大流量的景区。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日接待游客达到过 80 万人;南京夫子庙单日峰值达到 40 万人;重庆洪崖洞一到节假日,也是常见 12 万人次 / 日的流量;成都宽窄巷子的日人流量也突破过 10 万人次;上海迪士尼,日客流量高峰时也在 8 万左右。

和上述景区相比,冰雪大世界有冰雪景区的特性,零下几十度的户外景区给景区的服务能力平添了挑战。

但这并不是冰雪大世界首次迎来 "4 万人 " 的峰值。城叔查到,2023 年 1 月 25 日,冰雪大世界启动了各种应急保障机制," 保证了当晚 4.4 万游客安全游园 "。

由此可见,"4 万人 " 会造成人满为患的不好旅游体验,但并不是引发今年 " 退票事件 " 的唯一因素。

预约制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分析,冰雪大世界里的游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家肯定要去看看主塔 " 冰雪之冠 ",还要玩一些项目," 但可玩儿的项目又不太多,主要就是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滑雪体验区这几个。它不像迪士尼有十几个热门项目可以预约,能有效分散客流 "。

主塔 " 冰雪之冠 " 图片来源:"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 官方微信号

开园当天,大量游客就在杨彦锋说的这些项目 " 堵 " 上了。

从官方此前的介绍来看,超级冰滑梯、哈冰秀、雪花摩天轮、滑雪体验区、冰雪汽车芭蕾秀这五个项目采取了预约制。从手机小程序端口进入,想在哪个时间段游玩,直接在相应时间段预约即可。

但有现场游客算了一下," 每半个小时摩天轮能预约 210 个名额,滑梯是 400 个名额 "。冰雪大世界从上午 11 点开园,晚上 9 点闭园,10 个小时的时间,5 个需要预约的项目中每个项目可能只有几千人能预约上。"4 万人 " 涌入,只有 " 几千人 " 能预约上,这就暴露了矛盾所在。

从过去的介绍和报道可以看到,作为冰雪大世界的经典热门项目,景区一直努力完善 " 超级冰滑梯 " 的游玩体验。

2019 年那一届,前往大滑梯的沿途,设置了指示牌,显示排队需要等待的时间,让游客更合理安排游览时间;排队的区域则设立了防风棚。

中间有两届,滑道数量一直在增加,还设置了不同的高度、坡度、长度,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到今年,超级冰滑梯的滑道从 8 条增加到 14 条,长度也从 500 米提升至 521 米,本意是让能玩上冰滑梯的游客比往年增加近一倍。

施工人员建造超级冰滑梯 图片来源:哈尔滨发布

与此同时,怕游客在寒风中等太久、太冷,2021 年 12 月,当地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冰雪大世界时,曾提到要研究分时预约、分段排队等措施,避免游客在寒风中排队时间过长。同时要加大智慧景区建设,研究开发 " 云 " 上预约、" 掌 " 中排队系统,打造顺畅景区。

上一届冰雪大世界对几个热门项目实行了分时预约制。景区提示,游客在手机上完成预约后,可以到园区内的商业服务空间取暖、休息。

按照杨彦锋的说法,国家一直在倡导智慧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分时预约这种手段,可以利用景区的线性资源增加游客容纳量。在不少景区,诸如分时预约、手环管理、流量预警等智慧旅游系统,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投放。

" 但分时预约这种智慧旅游系统,不是单设置一个小程序就可以了。" 杨彦锋提到,智慧旅游系统要地面管理、分流调度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完成有效的客流管理,实现行前预警、分流疏散、引导沟通等功能," 光有预约系统,但是没有相应的预案、措施,就会造成一些失误。目前来看,4 万人的客流比较凶猛,又遇到开园首日,缺乏磨合,反映了当地景区管理和活动管理方面的不足。"

热经济

被喊 " 退票 " 事件发生次日,冰雪大世界发文致歉,第三日哈尔滨文旅局回应 " 已取消预约制 "。北国风光万里冻,眼下正值冰雪经济的旺季,无论是冰雪大世界还是哈尔滨,都不希望因此与今年的冰雪经济失之交臂。

图片来源:哈尔滨日报

哈尔滨素有 " 冰城 " 之称,1953 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和 1963 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都在哈尔滨举行,今年还是哈尔滨冰雪文化华诞 60 周年。每年历时近五个月的冰雪季,铸就了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冰雪文化,打造中国 " 冰雪文化之都 " 品牌 IP 成为哈尔滨最鲜明的标志。

2023 年 1 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提到:作为我国冰雪资源集聚程度高的代表性地区,哈尔滨已经走过以冰雪运动服务人类交通运输的初级阶段,进入了运用冰雪资源驱动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这是一段很高的评价,意味着冰雪旅游这种 " 小产业 " 在哈尔滨正在转变为冰雪经济的 " 大体系 ",建筑、赛事、产业、活动、招商、城市名片、交通、生态、文化、人才……凡事皆会打上冰雪的印迹,全方位地变 " 冷资源 " 为 " 热经济 "。

2022 年 5 月,哈尔滨专门出台《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 — 2030 年)》。规划到 2025 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 750 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 2030 年,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 1500 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对于黑龙江而言,哈尔滨的文旅资源也是 " 带头大哥 "。

黑龙江规划了 " 三圈两带 " 旅游板块," 三圈 " 中都有哈尔滨。其中 " 冰雪旅游核心圈 ",以哈尔滨为核心,联动黑龙江重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城市,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谱系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2022 年 3 月,黑龙江还出台全国第一个冰雪经济规划——《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冰雪经济被定位为 " 黑龙江经济发展新标杆 ",每年省级财政还会安排不少于 2 亿元的冰雪产业发展资金,助推冰雪经济发展。

今年入冬后,黑龙江、哈尔滨的 " 冰雪消费 " 急剧升温," 冰雪热 " 比往年来得更早,就连马迭尔冰棍的销量也比往年同比翻番。

化极寒为极美,变 " 冷资源 " 为 " 热经济 ",冰雪经济是势必拿下的香饽饽。当然,如果把旅游业的发展比作大型考试,黑龙江和哈尔滨领到的大概是最难的试卷之一——极端温度带来了极致景色,但也同时降低了游客们的耐受度。

" 从目的地营销和冰雪产品打造上来看,哈尔滨是独一份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算是上乘的。" 杨彦锋提到,只不过,景区管理尤其是像冰雪大世界这种季节性的景区管理,需要赶紧跟上冰雪经济腾飞的步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