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介绍视频 青岛大学校名谁写的
青岛大学介绍视频 青岛大学校名谁写的
这里叙述的历史上的青岛大学,与今天的青岛大学没有一点儿联系。
历史上的青岛大学诞生于今天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坎坷一百年来,经历了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样一些复杂的历史阶段。
具有强烈对比与讽刺意味的是,今天馥郁静谧的校园,当年竟是寒气肃杀的兵营和金戈铁马的演兵场。
先是章高元在这里设立了清军的东大营——嵩武中营,一队清兵约五百人驻扎于此。德国人强占胶州湾,将章高元赶走之后,鸠占鹊巢,屯扎于中国兵营。没几日,德军官兵便受不了了。他们抱怨:“卫戍部队目前临时居住在中国兵营,即使花费很大对这座兵营进行修缮,长远来看,也不符合安置部队所必须有的卫生要求。因此,尽可能早地建造新的兵营是绝对必要的。”
很快,德国人便在中国东大营附近觅得了一块“宝地”。它在一处高地的南坡,宽阔平坦。德国人将这座山命名为俾斯麦山,兵营自然也就叫作俾斯麦兵营。
这的确是一处绝佳之地。它在规划中的青岛别墅区北部,在华人区之南、市中心的东侧,与上述各功能区互不干扰。总督府自豪地记录道:
为了给驻军创造更加卫生的住房,本年度在俾斯麦山脚下,首先修建可容纳两个连队的营房,来取代中国的老兵营。建营位置极好,风景如画,可以眺望大海和珠山山脉。
兵营建筑里有专门的盥洗室,也设有冲水厕所。在东亚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地修建这种设施。
1905年左右,第一、第二座兵营建设完成;1909年左右,第三、第四座兵营建成使用。四座兵营之外,德国人还修建了军官宿舍和枪械修理厂。其中一座军官宿舍成为后来的青岛大学图书馆。至此,俾斯麦兵营的基本框架显现于世人面前。
这四栋兵营建筑是19世纪末德国市镇建筑的一般风格,讲究沉稳和对称,中间与两翼突出阶梯形山花墙,作为重点装饰。每个单体建筑都呈H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四栋建筑合围成一个矩形,中间是练兵场。日德战争期间,德国总督瓦尔德克就是在俾斯麦兵营地下指挥所中启动备用发电机,指挥了与日军的最后战斗。
德国战败,日军据青。日本人也是一眼看中了俾斯麦兵营,将部队安置在这里。当然,名字是务必要更改的。俾斯麦山改叫万年山,俾斯麦兵营改称万年兵营。日本人幻想着能在青岛永远地驻扎下去。
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主权回归,日本占领军悉数撤出。北洋五师驻防青岛。对于日军遗留的军事设施,五师当仁不让,全部予以接收。五师的一部兴冲冲地搬进了万年兵营。
中国收回青岛主权之后,岛城的一些开明士绅酝酿着要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
在青岛短暂的建成史上,“大学”还是一个十分生疏的字眼。1908年,张之洞代表清政府与德国政府签订协议,在青岛共同兴办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中方表述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这是中德两国合办的学校,德方负责校舍建设,选派教师;中方每年资助四万马克,暂定十年。1909年青岛特别专门高等学堂开学,1914年日德战争后迁往上海。它的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今天同济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
短短五年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经历,显然不能满足青岛人的大学梦。1924年初春,青岛教育界、工商界的有识之士倡导筹办私立青岛大学。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相当于青岛市市长)高恩洪全力支持和推动这个倡议。5月29日,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成立,高恩洪、宋传典、傅炳昭、刘子山、宋雨亭、于耀西、孙丙炎、孙广钦等十一人组成学校董事会,聘请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人为名誉理事。
在校址的选择上,董事会力主原俾斯麦兵营最为合适。高恩洪派人前往济阳,求助于冀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与高恩洪是同乡,与刘子山私谊尚好。最重要的是,吴佩孚秀才出身,崇尚教育,素以儒帅自居,懂得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他毅然决定,原俾斯麦兵营不再驻兵,腾出楼房操场,作办大学之用。
8月,私立青岛大学报请山东省督办府备案,办学经费三方共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每月拨款一万元,胶济铁路局每月拨款六千元,青岛士绅富商每月捐赠四千元。校董事会公推高恩洪为校长,聘孙广钦为校务主任,李贻燕为教务主任,接收刘子山出资创办的私立青岛中学为附属中学。
私立青岛大学的招生考试在北京、南京、济南、青岛四地同时展开。招生简章为这所崭新的学校做足了广告:“本大学系绅商协力创办,基础稳固。就青岛兵营为校舍,宽敞宏状,足容学生二千人。周围空地数百亩,山环水绕,森林葱郁。刻已筹备就绪。先招预科二级,分商工两科,凡旧制中学毕业者皆得与试。每年一百五十元。”
每年一百五十元学费,不是个小数目。冰心回忆过,那个年代,北京一个警察,一月工资八元,能养活三四口之家;人均十五元,能过上小康生活;一个小学教员,一个月挣四十元,是警察工资的五倍。当老舍将第一个月的四十元工资交到母亲手中时,底气十足地向母亲保证:从今往后,您再也不用给人家洗衣裳了。
招生结束时,八十名学生被录取入学。罗荣桓、张沈川、彭明晶自南京报考,被录为第一批学生,千里迢迢来到青岛。
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高恩洪校长登上高台,慷慨激昂,作开学训谕:“本埠地绾南北,舟车四达,山水幽雅,气候中和……本校为新创之学校,诸生为新来之学生,一切当以实事求是、日新又新为前提,一洗各地不良之陋习,蔚成本校特有良好之校风,为全国青年之模范,为将来国家有用之长才是则。”
高恩洪字定安,为回馈高恩洪在创办私立青岛大学中的积极贡献,校董事会决定,将校园里的那座小山定名为定安山。可“定安”之名,也未能将私立青岛大学拉上稳定、安全的发展轨道。
其实,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之初就显现出了严重的先天不足。资产不清和财务不明是它的致命缺陷。试想,作为国有资产的兵营,怎能无偿划拨给私立大学使用呢?政府资金和国有企业(胶济铁路公司)的收入,怎能去资助私立大学呢?军阀混战年代,北京政府政令不出京畿,天下各自为政,是高恩洪能在青岛随意而为的前提条件。
1924年10月,也就是私立青岛大学初创开学的当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惨烈爆发。直系将军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走了贿选上台的曹锟总统。居中调停了半年,冯玉祥无法统一各方意见,而他自己威望不足,难以服众。1925年5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入关摘桃,坐享其成,一手把持了北京政府的大权。
各地由曹锟、吴佩孚安插的地方长官,或作鸟兽散,或成为阶下囚。高恩洪被捕下狱,继任者温树德对兴办大学毫无兴趣。生不逢时的私立青岛大学刚刚起步,便被诡谲的时局缚住了双脚。1925年,学校只招收了二十名铁路管理科学生。
风雨飘摇的1928年,私立青岛大学的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正常进行。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7月,私立青岛大学清理了所有资产,教师自谋出路,学生无论成绩如何,一律发给结业证书离校。仅仅四年多,私立青岛大学就此夭折。
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时出任中国政治舞台的主角,是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统一的必然结果。1928年4月,南方革命军在南京祭旗出征,二次进兵,向直奉联军发起最后一战,以期完成统一中国之伟业。革命军一路征战,摧枯拉朽,所向披靡,5月初,已战至济南城下。
督鲁的张宗昌仓皇北逃,留下了济南一座空城。济南城中的日本警备队反应过激,以保护城中的日本侨民为借口,在趵突泉一带划出禁区,禁止中国军队进入。5月3日清晨,冲突瞬间爆发,日军向中国军民野蛮开火,导致死伤无数。日本陆军部火速从国内派遣增援部队,增援部队自青岛登陆后,沿胶济铁路驰往济南。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为北伐大业、统一中国计,决定绕过济南,直取北京,济南便落入了日军的占领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济南“五三惨案”。
济南惨案调停期间,山东省政府只得暂署泰安办公。省政府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向南京政府教育部申请筹办国立山东大学。教育部立即批准了何思源的报告,并批复组建了由何思源、赵太侔、杜光埙、杨振声、傅斯年等十一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
筹备委员会在泰山红门宫召开了国立山东大学筹备会议。这是一个极大的无奈,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彼时,济南城和胶济铁路全线仍在日军的占领之中。国立山东大学的全部谋划完全是一场纸上谈兵的推演,是空中楼阁的描画。
1929年6月3日,著名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偕夫人到青岛小憩,住进了私立青岛大学的女生宿舍楼中。那是俾斯麦兵营建筑群中的一座,红瓦灰墙,典雅端庄。
蔡元培对青岛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大加赞赏。他认为,济南是四省通衢,兵家必争,在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时代,济南的环境远不能以“安定”论之。而青岛地处海滨,可少受战乱影响。蔡元培说:“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
蔡元培向教育部建议,将国立山东大学设于青岛,更名为国立青岛大学。他还具体而可行地出谋划策,以省立山东大学的师资、图书、仪器、农场等,与私立青岛大学的校产相合并。蔡元培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组合。
南京教育部全盘接受了蔡元培的建议,二度下发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更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办学地点为青岛,校址所在地是原私立青岛大学。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聘赵太侔为教务长,国立青岛大学正式进入组建阶段。
杨振声当时刚满四十岁,他是山东蓬莱人,出生的水城村就是蓬莱阁下当年戚继光训练水军的地方。杨振声算是大器晚成。1915年,已然二十五岁、娶妻生子的他,考进了北京大学。在北大读书期间,杨振声是深得胡适赏识的四大弟子之一。1919年,杨振声又考取了赴美官费留学生,先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学习。1924年夏季,去国五年之后,带着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的耀眼光环,杨振声学成回国。任职于青岛大学之前,杨振声是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
在青岛大学,杨振声秉持“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理念,殚精竭虑网罗人才,招揽天下精英汇聚岛城。国立青岛大学一时俊彦。
在杨振声聘用的各科精英当中,沈从文是一个显眼的特例。他没有大学学历,也没有显赫的留洋背景,杨振声究竟看上了沈从文哪一点呢?
沈从文是个写作天才。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凤凰乡下。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沈从文的血液中流淌着苗、土两家少数民族的基因。
1918年,不满十五岁的沈从文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为生活计,他随本乡地方武装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后武装解散,沈从文无所事事,但文学的梦想却在他的心中日益膨胀。沈从文毅然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北京,闯荡他的文学天下。最初的穷困潦倒可想而知。郁达夫送给他一条旧围巾,资助了他几块钱,沈从文都能感动得回到租住的斗室伏案痛哭。
毕竟,沈从文禀赋天成,阅历丰富,勤于动笔,很快,他清新脱俗的文字被编辑和出版商认可,他的作品开始见诸报刊。好友徐志摩极力向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推荐沈从文。私立学校用人灵活,胡适唯才是举,大胆聘用沈从文为中国公学写作课讲师。1930年左右,沈从文开始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沈从文无异于鲤鱼跳过了龙门。他主讲散文写作课,有了中国公学的历练,他越发得心应手,讲课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远在上海的胡适一直关注着他的大弟子杨振声,以及杨振声领导的青岛大学。他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到青岛大学看看。胡适第一次莅青是1930年8月,他来青岛参加中国科学社的会议并稍作游览。10月,他乘船途经青岛,但由于风浪太大,船无法靠泊。胡适从船上发来一电,仅五字,曰:“宛在水中央。”杨振声即复一电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是《诗经》之句,唱酬贴切。
第二年的1月,胡适在青岛盘桓了两天半,除了会朋友、叙旧谊,还为青岛大学的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文化史上的山东》的演讲,阐述“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区别。讲座从抑鲁扬齐切入,得出耳目一新的结论:孔孟之说,不能与齐霸王的大业比肩。能容纳约六百人的青岛大学礼堂,座无虚席,盛况空前。而胡适准备这个讲座倒分外轻松。头天晚上,胡适赴朋友宴请,结束后去青大教授李锦璋家,找出了几本《史记》《汉书》,翻了半个钟头,记下了几条要用的材料,回到下榻的酒店,写演讲提纲到一点多钟,便大功告成了。这不是临时抱佛脚,这是胡适的厚积薄发,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
在一个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躲进象牙塔里平心静气地办一所大学,无疑是痴人说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青年学生群情激昂,一致要求出兵抗日,收复东三省,收复沦陷的国土。一些大学生赶到南京,在国民政府门前集会请愿。南京教育部急电各地,严令禁止学生汇聚首都。青岛大学请愿队冲破阻力,夺车南下,与北平、上海、广州、南京的大学生们一同联合请愿,迫使蒋介石亲自出面劝慰。杨振声为此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南京教育部挽留。
1932年6月中旬,国立青岛大学成立非常学生自治会,向校方提出数项要求,包括取消学分淘汰制、取消学生住宿费、图书馆学术公开等。这些要求遭到校方拒绝。
1932年6月23日是青岛大学例行的学年考试日。而钟点已到,全校学生竟无一人临场应考。印好的各科考卷静静地放在讲台上而没有开封,到场的监考老师面对空无一人的考场,面面相觑。杨振声立即召开校务会议研究对策,决定学校提前放假,全体学生即日离校,给予二百多名罢课“积极分子”休学一年的处分。
学生岂肯轻易就范。他们占据校园,拒不离校,并通电全国,寻求支援。国内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舆论一时哗然。明眼人一看便知,如此不可调和、各无转圜的激烈矛盾,已经将青岛大学逼上了绝境。
7月初,行政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解散国立青岛大学,组建专门委员会,研究学校改组事宜。后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济南两地举办。原国立青岛大学学生经甄别后复校上课,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两年、四个学期,国立青岛大学便从中国的大学名录中倏然消逝!
赵太侔是山东青州人,早先由青州中学转入烟台的教会学校实益学馆,在烟台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是杨振声的学长,大学毕业后在济南的中学任教。1919年,赵太侔赴北美留学,在美国结识闻一多、熊佛西等人,痴迷于现代戏剧的创作与表演。回国后,他倡导成立省立山东实验剧院,亲任院长,着力培养戏剧人才。
赵太侔敏于行而讷于言。任教务长,辅佐杨振声管理青岛大学,他得心应手,但担任校长,站在台前直接指挥,赵太侔还真不适应。对于国立山东大学而言,当务之急是填补因众多教授离职而造成的教学空白。赵太侔非常留心聘请教师,他有个小册子专记各种学科的知名人士,或自聘或托聘,延揽不遗余力。很快,山东大学的架构日渐清晰。吴之椿任秘书长,杜光埙任教务长。中文系由张煦任主任,以补闻一多之缺。外文系由洪深任主任,以补梁实秋之缺。物理系主任庄德寿离校,由王恒守继任。生物系主任曾省调任农学院院长,系主任由刘咸接任。
平静了刚刚三年多一点儿,山东大学校园内因华北事变再掀波澜。
1935年12月,在日本帝国政府的逼迫下,蒋介石下令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华北危机达到了顶点。北平各大学的学生又一次挺身而出,“一二·九”抗日救亡大游行震惊了全国,唤醒了民心。这次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便是曾经的青岛大学学生俞启威。山大的进步学生不甘落后,倡导成立了山东大学抗日救国会,向北平学生发去了慰问电:“华北垂危,举国痛愤,诸君于身处危境之际游行示威,反对傀儡组织,爱国热情,殊堪敬佩。并闻不幸发生流血惨剧,噩耗传来,群情愤慨。特电慰问,并愿以最大决心,誓为后盾。”
此后几个月,青岛警察机构和山大当局严厉镇压学生的抗日活动,几十名学生遭到逮捕,十数名学生被开除学籍。山大校园内,罢课、罢考轮番上演,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维护。赵太侔深感无颜面对全校师生,遂向教育部提出辞职。1936年6月27日,教育部训令,赵太侔辞职照准,校务暂由校委会常务委员代理。7月9日,教育部发布任命,由山东省政府委员林济青代理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打点行李,携夫人俞珊离青入平,就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去了。
林济青曾任私立齐鲁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此人官气十足,政客习气,军阀作风,山大许多教师看不惯他的做派,一些知名教授相继离校。一年之后,七七事变的突然爆发,让山东大学淹没在了逃难的滚滚洪流之中。
1937年11月,中日战争波及山东境内时,山东大学被迫由青岛内迁到安徽安庆。图书、仪器、案卷等分三批运出。第一批257箱运至西安;第二批837箱运至浦口;第三批16箱运至汉口。12月13日,南京失陷,浦口的837箱图书、仪器、案卷全部毁于战火,损失惨重。
安庆立足未稳,华东领土又告危急,山大旋即再迁四川万县,第一批257箱、第三批16箱物资,幸运地运到了万县校本部。在万县开课不久,1938年2月23日,教育部根据行政院训令,“将国立山东大学暂时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6月,教育部解除了林济青国立山东大学代理校长职务,山东大学就此告一段落。
抗战胜利后,散处各地的山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以汤腾汉为代表,发起成立了国立山东大学校友会复校促进委员会,为山大复校奔走呼号。1946年新年伊始,国民政府决定在青岛恢复山东大学。赵太侔第二次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山大在内迁、停办八年之后,终于回到了青岛。这所山东唯一的国立大学,可以再次杏坛招生,兴教育人了。
山大此次复校,尽管图书、仪器等损失惨重,但校舍方面扩大了不少,第一次实现了校园的整体性。
日本第一次占据青岛时,在俾斯麦兵营东南面的空地上兴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中学——青岛日本中学,体现了当时日本盛行的东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高起的大弧度屋顶、方形塔楼、粗犷的柱石,将灵动和沉稳完美结合。靠近鱼山路的教学楼,建筑面积9166平方米,是青岛当时最大的单体建筑,后被命名为六二楼。教学楼后边的行政和宿舍楼,建筑面积2804平方米,后被命名为胜利楼。日本中学1921年落成使用,只招收日本人子女,是青岛最豪华、最现代的中学。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时,日本政府顽固地拒不交回这所学校,反复谈判之后,学校由日本居留民团接手,仍为日本文部省海外指定学校。学生是来自青岛、济南、天津、北平、上海、汉口等地的日本人家子女。1937年至1945年,由于来华日本人数量增加,日本中学的学生数量剧增。抗战胜利后,学校被下令停办,房产收归中国政府所有。
日本中学划归国立山东大学后,拆除了围栏,打通了道路,定安山更名为八关山。八关山下这片美丽的校园成了有机的一体。山东大学遂将学校正门建在了鱼山路上。大门口左右那两个巨大的石砌圆形石柱也被山东大学顺手使用。今天,它们倒成了中国海洋大学所有校区不可或缺的识别标志了。走进鱼山路校门,你会发现,迎面的六二楼及后面的胜利楼与校园深处的哥特式建筑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原来,这是两个时代两个列强修建的不同用途的两组建筑。
1950年4月,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新生的山东大学校园,他就是新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华岗是个哲学家,是共产党内的知识分子,在效力于山大之前,已出版了多部哲学专著。在山大,他创办了《文史哲》杂志。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杂志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一个标杆。华岗主政的山东大学与建校初期的国立青岛大学一起,并称为山大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两个时期。然而,好景不长,花开短瞬。1955年,华岗因与胡风反党集团有所牵连而被捕入狱。在华岗下狱之前,他的夫人先遭审查,行政级别降了四级。华岗最终获刑十三年,刑满后仍不得自由,1972年因病去世。1980年,组织上为华岗平反昭雪,最高法院撤销原判决,恢复其名誉。然而斯人已逝,只留叹息。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为基础,成立山东海洋学院。赵太侔没有随本校去济南,他选择留在青岛,成为山东海洋学院外语系教授。
山东大学的印迹是不会轻易从青岛的生活中抹去的。“山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在青岛叫了几十年,但相当数量的青岛人根本不知“山大”为何意,只是人云亦云地随口而说。
1988年,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由邓小平题写校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校名改变,是青岛致力于建设一所高水平综合大学而不懈努力的结果。
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再进一步,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第一次有了“国”字号大学。
今天,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当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校园——已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校园之一。当年金戈铁马的戾气以及叽里呱啦的日本语,已被苍翠馥郁的静谧所覆盖,被湿润清爽的海风吹散……
-
- 全国二本大学实力排名文科 全国二本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文科
-
2024-01-05 09:36:26
-
-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吗 成都中医药大学收文科生吗
-
2024-01-05 09:34:10
-
- 上211大学得多少分录取 上211大学得多少分数
-
2024-01-05 09:31:55
-
- 恭喜他们新婚!网友:一定终身难忘
-
2024-01-03 23:25:20
-
- 飞机航行途中吸烟,两人被行拘!
-
2024-01-03 23:23:04
-
- “玻利维亚世界小姐”涉嫌走私贩卖武器被捕
-
2024-01-03 23:20:48
-
- 战略制胜的关键点:从华为实践看客户价值的道与术
-
2024-01-03 23:18:32
-
- 美国海军确认:全球最大核动力航母“福特”号将撤离中东!
-
2024-01-03 23:16:17
-
- 金正恩:加快备战!
-
2024-01-03 23:14:01
-
- 赛力斯汽车 2023 年 12 月销量 31490 辆同比增长 210.03%
-
2024-01-03 23:11:44
-
- 新年乐游园,扬州景区推出“非遗大餐”
-
2024-01-03 23:09:29
-
- 俄乌冲突踏入第三个年头,两国总统 2024 新年贺词重点各不同
-
2024-01-03 23:07:13
-
- “有小孩落水!”数人冲上去救后再落水,但孩子始终被托在水面之上
-
2024-01-03 23:04:57
-
- 抖音小程序(抖音小程序变现真的能赚钱吗)
-
2024-01-02 22:44:44
-
- 电玩女神赏金猎人(赏金猎人女枪百科)
-
2024-01-02 22:42:28
-
- qq群共享登陆(共同群)
-
2024-01-02 22:40:12
-
- 血海穴(血海的准确位置图)
-
2024-01-02 22:37:56
-
- 五星级酒店标准(4星级酒店)
-
2024-01-02 22:35:40
-
- 搜狗微信搜索(搜狗微信搜索引擎)
-
2024-01-02 22:33:24
-
- 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解释)
-
2024-01-02 2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