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我来谈经验:教你如何“向上管理”自己的老板

2024-01-05 09:40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我来谈经验:教你如何“向上管理”自己的老板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第一职场网

"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创者

专注职场——定位、规划、晋升、转行

更有一群上进积极的小伙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一起活出自信美丽的自己

作为职场新人,我们第一天报到时,总会好奇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板。

我朋友分享过他的这份经历。

他说:那时我的老板总监,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人,个子不高,戴副眼镜,书生气十足,一看就是从程序员升上来的管理者。他给我指定了一个导师后,就很少管我,除了周会,我们只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聊聊无关痛痒的事情 ——往往是新闻上那些无聊的八卦。

他给我分配什么任务我就做什么任务,我从来不挑工作,但也没太多主见。就这样,我唯唯诺诺地度过了职场新人的第一年。

坦白的说,我的老板对我挺好,还帮我申请了公司的一个大奖。

但是我们除了技术和八卦外,从来没有深入的交流,他不会问我有什么样的诉求,未来希望有一个什么样子的发展方向;我也从不关心他背负的压力,以及他究竟对我有些什么期望。

工资奖金什么的,多一点少一点,哪怕心里不平衡,我也不会跟他说,更别说抗争。我和大多数职场新人的想法一样,我不会刻意讨好老板,也不会和老板作对,你说什么我做什么就好了。

我的新老板比我大不了几岁,爱玩,开一辆二手大切,霸气!他总是在给大家安排任务时,跟我们唠唠家常,偶尔还会在小黑屋子里两人一起聊点严肃的话题。

起先我不太适应,还会把自己遮得很严,不怎么敞开心扉,后来也渐渐放开了一些。

有次,他邀请我参加他们几个同事朋友的私人聚会,我有点受宠若惊,又有点不安,反正半推半就去了。

我们在一个河边烧烤,聊着各自的家庭,生活,事业和理想。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了他野性的一面:途中有辆马六非常危险地超车,差点弄出个小事故,他不干了,一路猛踩油门狂追马六,嘴上还骂骂咧咧,全然不顾他媳妇让他冷静的呼喊。

大切本是跑不过马六的,但在不那么平坦的村间小路上,也不落下风。追了好几百米后,马六被这气势吓住了,默默靠边让出车道停了下来。他驱车靠近马六,摇下窗户狠狠瞪了马六车主一眼,然后扬长而去。

这次聚会后,我们的心理距离一下子被拉近——我重新认识了我的老板。对我来说,他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开始有血有肉。

知道他的性格特点,工作经历,家庭成员,住在哪,喜欢吃什么等等有助于你把他当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一个人去看待。

我们在台下和朋友聊天能滔滔不绝,为什么一上台讲话就磕磕巴巴无所适从呢?

虽然面对的还是同一群人,但一上台这种平等,亲密的关系就被打破了;

和老板相处也是一样,你越把他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如同图腾一样,你就越无法和他有正常的关系。

渐渐地,我就放开了,有话直说。他提出他对我的期望,我告诉他我对他的期望和我的工作目标,然后我们一起试图把双方的想法协调起来。

老板自然要管理你的期望和目标,但我的经验是:

作为下属,你也需要好好管理双方的期望和目标。

如果老板对你的期望和你对自己的期望有所偏差,一定要及时反馈;同时将你对他的期望及时传达。这就和谈判一样,老板对你施加影响,你也可以反过来对他施加合理的影响。

当然,如果双方的目标差距太大,那么除非你更换工作岗位,否则你需要以老板的目标为主—— 因为他是给你定岗发工资的那个人。

管理双方的期望和目标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今后的日子里你工作是否快乐。

在年度review中,我会明确告诉我的老板我不希望做的事情,比如说监控项目、把握进度等项目经理的工作等,当然,紧急情况下需要我做也没问题,但前提这些别成为我的日常工作。

我喜爱琢磨技术胜过这些,如果让我去做,我即使能做好,也会不开心。老板一般会在这样的小问题上让步的。如果你不把这些想法和你对老板的期望告诉他,他可能想当然认为你比较适合某某你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为了你的「前途」考虑而给你分配这样的工作,于是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这样做下去,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厌倦这份工作从而萌发离开的念头—— 如果以这种原因离开一家公司,对大家而言是双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个人离开一个团队,公司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不要羞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在第二家公司里,我总共呆了六年,换了三个团队。我换团队的原因要么是我觉得某种技术上我已经做到瓶颈了,再做是重复劳动;要么是因为公司的需要,我得接手某个团队。总之,不管换团队还是换公司,别藏着掖着,把你自己背后的想法和原因直截了当地跟老板沟通,很多时候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零八年初的时候觉得自己在当时的team里已经做到最好了,再做下去的动力不大,于是找了几家公司面试,最终决定去其中一家。接着我就把我要离开的想法,背后的原因直接跟老板谈了谈。当时我认为大家关系也挺不错的,早点说让彼此有个准备,尤其是把交接做得跟平滑一些。

跟我聊的过程中,我的直接老板看我去意已决,没有太多阻拦,反而给了我很多不错的建议,以及让我谈谈对他的工作的建议;后来大老板找我深入地谈了一下,帮助我发现其实我想要的东西目前的公司都能提供:薪水,成长,空间。

他还重点提到了公司的那种创业文化和基因,以及我在公司里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人脉。他让我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再仔细分析利弊,做个SWOT analysis 综合考虑。后来我照着他教我的方法做了 ——列了整整两页纸,最终想通了,就留下来了。这种分析的思路后来对我考虑问题帮助很大,再有类似的想法时我还会详细地做 SWOTanalysis,综合各种输入,想明白后再做决定。很多人跳槽仅仅为了20%-40%的涨薪,这样真得很不值。换团队或者换公司是为了实现个人财富(价值)的提升,而薪水仅仅是你财富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比如说人脉,是无法用薪水估量的。我很感谢自己那次敞开心扉和老板沟通,它让我看问题的角度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英语中有个短语叫"mutualrespect",就是相互尊重,在管理的课程中经常提到。老板和员工相互尊重的基础是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作为员工,不要被动地等待这一切的发生,通过自己工作上的努力,通过敞开心扉地,直截了当地沟通,主动寻求「被尊重」。

前面提到,我在第二家公司的六年时光里,换过好几个老板,和每个老板间都保持非常有效的交流。我逐渐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主动地找老板交流,管理他们的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事情越多,你的可分配时间就越少。老板的可分配时间更是如此。我现在的老板管里跨着时区的几个大团队,每天忙得不是在会议室里开会,就是在去会议室的路上。

当他来北京出差的时候,我们还常常能有一些时间聊聊;当我到总部出差时,却连见一面的机会都很少。所以作为员工,你要懂得管理老板的时间—— 主动地要求他们在日程表上匀出为你服务的时间。否则,一忙起来,他们就会把你的事忘得死死的。

我一般会主动和老板约见面的时间。频度一般会至少每个月定期聊一次,大概半小时。这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你有好几十人要管,每个月不计其数的会议,那这点时间真得弥足珍贵了。如果我老板说不行,那我会退让一下,或者让他给一个合适的频度和他比较舒服的时间点。

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你看过《影响力》一书,那么你应该知道这样一个谈判技巧:先提一个不那么合理的,对方肯定会拒绝的方案,等拒绝后再抛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那么达成一致的机会要大很多。

我不仅会跟直接老板要时间,还会跟老板的老板,甚至有可能的话,跟跨两三级的老板约时间聊聊。工作中我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说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看法。找一些过来人聊聊,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很多工程师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从不会找大老板跨级聊天,觉得这样做不妥,有打小报告的嫌疑,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其实不然。在企业里工作,要尽可能利用一切资源帮助自己成长,让自己增值。很多人想成为更好的工程师,也有不少人想成为一个管理者,这都是很好的想法。

但是,光坐在那里自个琢磨,或者抱一堆书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善于利用过来人的经验。不少公司会给初入职场的人分配Mentor(导师),但仅限于初入职场的人。其实纵观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论走到什么样的位置,都需要 mentor 或者advisor(顾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是比自己阅历丰富的老板们呢?同样的一个疑问,把它抛给不同级别的老板,你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见识(insight)。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你还会觉得找大老板跨级聊天是件不妥的事情么?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心里没鬼,什么时候腰板都挺得直。

谈了这么多,我想越讲越明白—— 老板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会有正常人拥有的七情六欲,也会有正常人都会有的各种缺点。

当你跟好朋友私底下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会无话不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对方。批评的程度越深,说明你们间的信任度越高。

但是,在公开场合下,尤其是很多不那么熟悉的朋友面前,你肯定不会毫不留情地把他的缺点暴露出来,对吧?因为那样会使对方下不来台。当你的好友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你除了会在私底下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往往还会在公开场合对他支持,这种公开的支持和鼓励,弥足珍贵,如雪中送炭,好友会非常感激。

好朋友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说。所以,跟老板提意见的时候,最好在one one talk的时候,两个人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在外企中,直言不讳是大家比较接受的方式。所以私底下我常常会比较直接地跟自己老板说某件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

当老板需要支持和鼓励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认同,那么公开场合就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他。

了解老板(及其诉求)并构建双向关系。

管理双方的期望和目标。如果老板对你的期望有所偏差,及时反馈;同时将你对他的期望及时传达。

管理老板的时间。每个老板的时间都不是均匀分配给所有员工的,你可以要求定期一对一沟通,要求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花在你身上。

公开支持与鼓励,私下质疑与建议。

「职业规划」经典文章汇总》〉》

1、从20岁到30岁:多想想后路,少干些自毁前程的事

2、从30岁到35岁:为你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3、从35岁到50岁:实现人生价值突破的3个关键词

4、怎样进行职业规划?有没有系统可行的方法?

5、兴趣能否变成工作,关键取决于这一项指标

6、犯下这3个错误,你的职业生涯将遭受重大打击

7、如何寻找人生意义?一张图给你最清晰的解答

8、内卷化大势下,普通人寻找出路的5种对策

9、到底是我们很迷茫,还是我们对世界很迷茫?

10、所谓的职业规划,到底要规划些什么?97%的人竟然都搞错了!

11、迷茫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12、offer选择背后的逻辑:你其实是在选择一种人生轨迹

13、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你还会感觉疲惫不堪?深度原因只有一个。

14、对职业规划的无知和误解,才是你职场不顺的根源

15、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总是陷入周期性的厌弃与迷茫?

16、《哈佛商业评论》刊载:你人生正在犯的10个致命错误

17、创业之前,如何更好经营自己

18、10项软实力——打造职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19、员工不忠,执行力低下,根源何在?

20、误入销售歧途?顶尖销售必备的2个特质!

21、要想成为销售高手,请警惕这8个错误!

22、再谈销售:内向的人做销售,到底是火坑,还是坦途?

23、当心!是"兴趣"害你掉进了万劫深渊!

24、新手才拼技能,高手们拼的是"元能力"

25、一位生涯咨询师的肺腑真言。

26、文馨有话说:怎样进行职业规划(全面系统回复)

27、年年就业难,今年格外难,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看得上的工作"

28、你要努力成为最稀缺的人才,才是你活着的最大价值

29、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你还会感觉疲惫不堪?深度原因只有一个。

30、2023年一定要发现你的优势,并做到极致,而弥补短板60分足矣

31、今天的你,过得是"液体人生"还是"稳固岁月",那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吗?

「职业规划案例类」经典文章》〉》

1、真实案例:天才的转行之路

2、3年7次加薪,我是如何做到的?

3、33岁转行,历时3年失败3次,最终如何成功突围?

4、真实案例:80后小硕毕业后失业一年的惨痛经历和成功职业规划

5、3年跳槽9家公司,把跳槽当作"逃避"出口,只会越混越惨

6、天坑专业85天零基础转行,他只做了3件事

7、重点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为何却在职场上连输3年?

8、留学6年花费200万,只能找月薪3千的工作,只因输在这关键一步

9、「案例」985优秀本科生,走弯路3年,如何回到正轨上?

10、亲身经历告诉你,如何从源头解决职场压力

11、一位银行离职人员的忠告:进单位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何而来

12、同样的起点,二线本科反超重点大学硕士,差距在哪里?

13、非名校学历,如何通过5次跳槽,实现月薪5万?

14、小语种零基础转行:3天确定目标,成功打入上市公司

15、我,29岁考上公务员,入职2个月焦头烂额,是否该辞职

16、致毕业11年:我踩过的坑,是你明天要走的路

17、3年跳槽9家公司,把跳槽当作"逃避"出口,只会越混越惨

18、女孩毕业7年瞎折腾,涉猎5大行业,心酸之路望你引以为戒

19、职场小败局:以作死的方式活着,你不苦逼谁苦逼?!

20、职场小败局01:毕业一年,失业三个月,出路在何方?

21、职场小败局02: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通信行业的不归路

22、小败局03:毕业7年,到底是如何把自己折腾到穷途末路?

23、小败局04:拥有领导特质的985毕业生,缘何2年之后无路可走?

24、小败局05:80后小硕毕业5年,职业发展走进死胡同,如何破冰?

25、小败局06:蓦然回首,我们还有多少个5年可以折腾?

「向上管理」「向下管理」精品文章汇总》〉》

1、千万别再走弯路了,我职场工作16年,告诉你向上管理多重要

2、领导最反感下属的几种行为,最好一个都别碰

3、认知误区:向下管理,向上负责,而正确有效的思维是向上管理,向下负责

4、老领导在体制内工作30余年,告诉你关于向上管理、职场生存的真言

5、因为年轻时拧巴过,走过坑,所以掏心掏肺讲几句与上司相处的真话

6、给年轻人6个向上管理的建议,因为年轻时也拧巴过,后来大彻大悟

7、我38岁,提拔为中层5年,深深领悟到:不虚不滑就不是一个好领导

8、企业女强人真实心声:一语惊人,为什么一个领导会把下属活活用废掉

9、小伙伴问:有没有可能,用什么手段扳倒自己的上司

10、致毕业生:职场路漫漫,千万别沦为知识的囚徒,长成"空心人"。

11、领导太强势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每次弄得我语无伦次,我该如何做

12、遇到有心机又排挤你,又会讨好领导的同事怎么办?

13、35岁女性重返职场,居然能走上坡路,她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14、汇报工作总被领导打断,这种"倒悬法"很有效

15、领导才是你职业生涯的"梯子",无论走到哪,头上总有一个领导

16、跟领导相处你有哪些心得,最重要的是哪个

17、因为年轻时拧巴过,走过坑,所以掏心掏肺讲几句与上司相处的真话

18、职场上如何高效汇报?90%通用的黄金汇报模板,就在这里

19、领导太强势了,动不动就发脾气,每次弄得我语无伦次,我该如何做

20、为啥当领导的就不能把话说明白?后来,才明白是我太年轻

21、恍然大悟,这16条是我当了领导后才明白的事

22、当个小领导不容易啊,聊一聊小领导背后的那些门道

23、7种方法快速锻炼"领导者DNA",成为人人爱戴的好上司

24、怎样快速赢得下属的心?(最本质的实战方法)

25、10种方法锻炼"领导者DNA",让你赢得部属的心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精品文章汇总》〉》

1、北大教授:当年国民性最大的问题是说两面话,做两面人,趋利避害

2、越聪明的人,沟通路径越短,做事效率越高

3、人情世故是一门大学问,那最基础的人情世故是什么呢?

4、人情就像一把刀,真的是越用越薄,千万别透支啊

5、恍然大悟,这16条是我当了领导后才明白的事

6、句句精辟:关于人际关系,希望你知道的这20条

7、性格内向,又是职场新人,如何搞定办公室人际关系

8、遇到有心机又排挤你,又会讨好领导的同事怎么办?

9、你为什么总是怀才不遇

10、同事在公司特吃香,他说:真功夫+情商,是他游刃有余的法宝

11、开工我辞职了,遇到极品领导,忍无可忍,要不要顺手举报

12、工作中处处帮同事,却总被他以领导口令命令,很苦恼,该如何怼?

13、年薪60W的前同事病重,直言:极限自律是自毁,工作再拼须惜命

14、望你切记:不要跟同事谈论工资,这是职场陷阱之一

「高效学习类」精品文章汇总》〉》

1、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一点思考

2、如何记好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都是人一生的一部分

3、千万不要做收集知识的"矿工",而是要构建底层认知

4、如何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5、什么才算是顶级思维,明白这些,便可看透事物本质

6、机会成本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7、个人私藏笔记:爱孩子的5种语言,怎么才算爱,怎样让孩子接受爱

8、职场85%的成就,通过这些方法赢得(你一定需要)

9、新手才拼技能,高手们拼的是"元能力"

「面试技巧」「简历写作」精品文章汇总》〉》

1、HR:12年经验,面试2万余人,和大家谈谈真实的面试

2、你离成功面试之间,只差这50条(纯干货汇集)

3、面试官问: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直言不讳回答有技巧

4、面试时,如何说出一个让HR无法拒绝的薪资价格?

5、36岁求职女面试被质问:你怎么还没结婚?能保证3年内不要孩子吗?

6、面试官:请你做自我介绍!你需找准背后动机,巧妙应答

7、面试因"志愿者"身份加分?可复试,要当场"做简报"真的好难!

8、面试经典集:HR最后一问16大关键点、牛人面试14个问答秘籍及点评

9、一个优秀3分钟自我介绍,衡量标准是什么?(含其他面试技巧)

10、一夜之间多出100万,你又该好好面试啦!

11、说了自己工资被公司开除,真的是违背"密薪制"还是卸磨杀驴

12、30岁是人一生薪水的重要分水岭:改变3件事,你也能拿高薪

「体制内生存技能」精品文章汇总》〉》

1、我,某部委10年,29岁提副处长,34岁正处长,只有第一年最风光

2、体制内呆得越久,感悟越深,8条真相早明白

3、过来人说:作为体制内的领导,都喜欢什么样子的年轻人

4、做办公室主任10年,体悟到体制内这项能力最为关键

5、透过《县委大院》看体制内如何求生存,摆渡彼岸,你要懂得这些

6、自身敏感,感觉被领导边缘化了,怎样在体制内求生存

7、"体制外靠能力,体制内靠关系和人脉",这是大多数人最大的误解

8、一位体制内20年老前辈:都说互联网有记忆,其实体制内最有记忆的

9、我,体制内U盘化16年,启悟于《沧浪之水》,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10、我体制内15年,干过最傻的事在一个科室呆了6年,领导各种捧杀中愈挫愈勇

11、体制内,我就是一块砖,一定要去争更高位置吗?到底有什么意义?

12、市直公务员职场10年如履薄冰:要想体制内升职,或共赢或依附

13、我决定辞去奋斗9年的体制内工作

14、大量"985"涌现县城抢饭碗,走捷径"保底",不敢辞职,真是卷

15、千万别把公司当成家!

(以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