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起风了,香港青年演员比谁都“卷”

2024-05-15 00:40 来源:略喷网 点击:

起风了,香港青年演员比谁都“卷”

作为一个近十年出道的香港青年演员,想要熬出头有多难?

游泳运动员转型 10 年的朱鉴然跟随《潜行》路演的时候,被当成 " 工作人员 ",需要刘德华等前辈将他作为 " 全新的新人 " 反复介绍给内地观众。

香港小姐出道的高海宁凭借《新闻女王》拿下第一个最佳女配时,已经 37 岁,整整打拼了 15 年。在此之前,她一直被困在 " 性感恶女 "、" 小三 "、" 坏女人 " 的单薄角色里,甚至因此挨骂。

低谷时,朱鉴然需要去父母家蹭饭省钱。高海宁一度抑郁到不出门。

和前辈们烈火烹油的逆袭神话不同,如今的香港青年演员无疑练出了 " 文火慢熬 " 的苦功夫,在不断怀疑自我、调整心态重新出发中反复拉扯。

再有耐心的潜龙,也需要浮出水面的机会。但在近一段时间,多年蛰伏的香港演员们,开始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

港味突然成为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香港演员的专业和敬业再次获得大众认可,隐身在 " 断层 " 里的香港年轻演员们,成为 " 港艺振兴 " 中的一环。当机会来临,他们比谁都有求生欲。

文   | 张松鼠

编辑 | 卓然

只要有手有脚肯做就有出路,曾经是香港艺人打拼的信条。

在 " 浪奔浪流 " 主题曲中,一部《上海滩》拉开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影视圈黄金时代的序幕。一批龙套、" 绿叶 ",在背景板里等待被看见的机会。

刘德华曾回忆,在《鳄鱼潭》剧组跑龙套时,大家都羡慕周润发的贵重手表,发哥说:只要努力你们都会有的。

图 | 跑龙套期间的刘德华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知道。80 年代的龙套,撑起了香港大半个影视圈。

揾食唔怕辛苦,最怕冇机会。

上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在香港影视剧产量的巅峰时期,每年有超过 200 部电影被拍出,1993 年更是高达 300 多部。而整个 90 年代,共有 200 多部电视剧在香港拍摄制作。

刘德华、张曼玉这样的大明星,一年要拍摄十几部戏。《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一样的小演员、龙套,只要不断跑组,就能吃饭,还有可能被 " 娟姐 " 相中,差点当上主角,咸鱼翻身。

图 | 《喜剧之王》截图

时过境迁,2023 年,香港上映的港产片只有 46 部,大部分主角,依然是人们熟悉的老面孔。

刘德华生在这个时代,恐怕也会被磨成 " 佛系 " 的年轻人。

如果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去激烈争取,创造草根逆袭的神话,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则更擅长文火慢熬,度过漫长的低谷。

就像已经出道十年,依然默默无闻的朱鉴然一样。

2014 年,打破过香港记录的游泳运动员朱鉴然参演电影《破风》出道,一腔热血,笃信可以凭借运动员的刻苦精神闯出一番天地。但演了好几年,还是在不起眼的配角里打转。以前看《喜剧之王》只觉得无厘头好笑,入行后再看却百感交集。

即使愿意钻研演技,没有发挥的机会也是有劲儿无处使,现实中," 真的像《喜剧之王》里那样加戏会被骂死吧。"

出道五六年时,因为长期出演 " 很配很配的配角 ",拍完都不知道自己拍了什么,也无法获得反馈,他曾陷入非常低迷的个人状态。

最大的打击还是在出演某部电影时,大夜班,片场很安静,工作人员都很疲惫。导演突然一步步走上楼梯,来到他戏中的房间,冷静地跟他沟通:小朱,这两天看到你的表演,我觉得你可能方向不太准确。因为目前我们拍摄的资源和时间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后面你不用去创作了,直接听我说就好。

懵,愤怒,深呼吸," 好的知道了 "。导演回到机器后,朱鉴然想继续往下走,但感觉整个人已经被打败了。

后来他能理解小成本制作的压力,也会反思自己状态确实没有打开,但那个当下,他觉得自己作为演员的价值被抹掉了,或者说,他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被 " 印证 " 了。

在前一部戏中,他第一次承担重要角色,也许是因为太重视这个角色,他太想证明自己,给自己设置了很多压力,又因为文戏积累有限,身边没有能指点切磋的对象,整部戏都是在一种很迷茫、很拧巴的状态下拍完的。

连续的否定会让人无力。

从湾仔港铁站出来,步行十分钟,来到以前训练的湾仔游泳池,朱鉴然一头扎进去,闭上眼睛贴在池底,耳边只有一些机器的嗡嗡声。被水拥抱的朱鉴然,重新找回熟悉的舒展和安全感,这是他进入演艺行业以来一直没有找到的状态。

五年后,上述两部戏依然没有上映,朱鉴然还没有等到自己的代表作,但已经学会和平淡甚至困窘自处。

没戏拍的时候,他像这个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向内积蓄能量。

舍不得去健身房,就去公园跑步。需要省钱的时候,就坐公交、挤地铁,去爸妈家蹭饭,或者发掘高性价比的餐厅,比如公司附近那家茶餐厅:50 块钱,有蒸鸡有菜有饭。

图 | 朱鉴然曾是一名打破香港记录的游泳运动员

因为优酷的《新闻女王》和《无限超越班 2》被看到的高海宁,也经历过这种 " 文火慢炖 " 的煎熬时期。

出道 15 年来都难以摆脱性感小三和 " 狐狸精 " 角色,还曾被导演当面指出 " 你这样的长相永远当不了主角 "。

娱乐八卦也加码抹黑,将她和角色混为一谈,描绘成私生活混乱的 " 坏女人 "。

多方压力差点压垮了她,30 岁前,她一度患上了抑郁症,整日躲在房间里不出门,连父母都不愿见一面。

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一行?为什么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被喜欢?还要继续努力吗?她甚至考虑过转行。

在健身房里被五六十岁的阿姨认出来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担心被骂,还是阿姨们宽慰她:" 娱乐新闻写嘅嘢,睇下就算啦,你又唔系咁嘅人。"

她曾抓着好朋友聊到凌晨 5 点,但是电话一挂,又低落到不行。她开始和自己相处,给家里买花装饰,打扫卫生,看书,学画画,学滑板,一个人到花园晒太阳。问自己,高海宁你到底想要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后来看到网友评论 " 她内心好强大,她情绪好稳定 ",或者 " 她为什么总是那么温暖?别人 NG 她还是一样可以很稳定地去安慰他或教他 " 时,她想,这些都是我经历过承受过的,我能够懂那份心情,我修炼出来了。

图 |   高海宁在《无限超越班 2》片场

这段时间教会她,人只能靠自己熬过低谷,独处的日子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幸好,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海宁和朱鉴然都曾用内地流行的 " 佛系 " 形容自己,何依婷也被确诊 " 淡人 ":不抱有过高的预期,选择以淡然的心态接受现实,努力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

但只有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心中的那团火,不是没有了,只是被压抑了。

没有演员不渴望正面反馈。

2023 年 11 月 17 日,《新闻女王》在 TVB 和优酷播出后爆火,占据了很长时间话题榜,微博话题阅读超 5 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 20 亿次。

除了佘诗曼强势回归 TVB,高海宁、何依婷等配角也集体 " 上桌 "。

何依婷第一次体会到 " 火 " 的滋味," 正式被确诊为徐晓薇 " 成为小红书上的热梗。徐晓薇生病时还哭着说 " 我还要上班 " 的剧照被制成表情包传播。

曾经," 香港小姐 " 是香港女孩进入娱乐圈的梦幻星途。赵雅芝、张曼玉、袁咏仪都是港姐出身,头顶的王冠带给她们的是一个时代的流量,甚至国内外影后桂冠。

但这几年,就像电影《白日之下》里调侃的那样,谁还看香港小姐?港姐出道即巅峰,缺乏露脸机会,甚至只能退圈做回白领。光是《新闻女王》里,就有十几位港姐刷脸。

2018 年以港姐亚军出道的何依婷,已很幸运,出演过多部影视剧,并在 2021 年首次担任女主,出演 TVB 台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但一直在 " 花瓶 " 角色里不温不火。

《新闻女王》里的徐晓薇是她饰演过的最复杂的角色,她并不讨喜:敏感、脆弱,能力配不上野心,在职场中始终显得力不从心。还 " 背刺 " 上司," 恋爱脑 ",情绪不稳定,时常发 " 癫 ",却获得了很多 " 打工人 " 的共鸣。

图 |  《新闻女王》里的徐晓薇被网友制成 " 表情包 "

拍这部戏之前,她也有很多担心,担心角色不讨好,担心自己演不好抑郁症患者。但最终,从微博、小红书网友的反馈中,她知道,观众 Get 到了徐晓薇," 她不是好,她也不是坏,她只是一个‘人’。"

更直接的影响是,她多了很多内地的工作机会,还收获了很多粉丝,会到机场接机送机的那种。有粉丝给她订制了一件 T 恤,上面都是她在新闻女王里的台词。还有粉丝给她写信,说很喜欢她演的徐晓薇,自己也有情绪问题,对徐晓薇的痛苦感同身受。

《新闻女王》对另一位重要配角高海宁来说,更是入行 15 年的首个代表作。

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 2023》上,高海宁荣获最佳女配,走上台的时候,她脑袋里是懵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自觉就哽咽落泪了。后来看回放,她才发现台下的很多前辈,佘诗曼、导演,都为她流泪,为她终于熬出头高兴。

图 |   高海宁最佳女配颁奖现场

在饰演许诗晴这个角色之前,她还对能否演出最漂亮的女主播不自信,问导演 " 我能不能做到 "。

但随着投入到角色中,成为诗晴本人,风情可爱和热辣鲜活从举手投足之间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图 |   高海宁《新闻女王》剧照

以往,人们凝视她的身材,脸蛋,这次,很多人称赞她身上的生命力," 生命力这个词太棒了!"

各种工作机会扑面而来,高海宁变成了工作狂。

由优酷和 TVB 共同制作的《新闻女王》播出后,高海宁接连参与优酷综艺《绷不住了啦》和《无限超越班 2》,尤其是正在播出的《无限超越班 2》,让观众认识了戏外的高海宁,专业、勇敢、温暖," 让我看到了 TVB 演员的生存能力 "。

这几个月,高海宁因为要录制《无限超越班 2》,又要拍摄 TVB 新剧《武林》,常常杭州香港来回飞,每天都很早起床开工,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飞行日可能还安排个采访,有时候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也会累到走哪睡哪,但是一到片场,或工作场地,就立刻能进入状态,精神抖擞。她甚至会跟经纪人说,我还有两天假期,快点把它填满!

成就感是最好的多巴胺来源。

2023 年底,《潜行》在内地宣传的时候,朱鉴然第一次上了热搜。

在拍摄一场 " 水刑 " 戏时,为了表现窒息,朱鉴然被五花大绑,头塞进了塑料袋。一声 "ACTION" 响起,先屏住呼吸十几秒,等到海水灌满了嘴鼻和鼻腔,他连忙用力睁着眼,把水往外吐。

图 |   朱鉴然《潜行》片场照

在此之前,他被泡进水里,拉上来,15 度的天气,整整在鱼排上挨了一夜 " 水刑 "。他冻得瑟瑟发抖,次次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快要被 " 闷死 " 一般。

克服恐惧的方法是将恐惧都用来塑造角色,发抖可以表现痛苦的层次,害怕就当是角色怕死,怕任务失败。

他知道这样的戏份,是难得的被看见的机会。

果然,2023 年底,# 潜行水刑窒息感 # 上了微博热搜。

也许是被朱鉴然的努力与谦卑打动,路演期间,除了刘德华林家栋彭于晏刘雅瑟等主演,朱鉴然也被 " 最狠制片 " 带上了。

跟随路演,朱鉴然走过广州、上海、北京、沈阳等从南到北 11 个城市。

" 以前还是游泳运动员的時候,我会跟人家说我去过内地很多城市……的游泳池。这一次我可以跟人家说,我去过内地很多城市……的电影院。"

最初,他被现场的观众当成 " 工作人员 ",只能礼貌地笑笑。

在后来的路演中,林家栋、刘德华不断刻意介绍," 我们的一个全新的艺人,小朱,朱鉴然。"" 他不叫阿南,记得,他叫朱鉴然。多看看他们(新生代演员)的戏,你会发现他们真得好得不得了。"

一周的路演,让朱鉴然从 " 工作人员 "、" 阿南 ",到拥有了观众席上的 " 朱鉴然 " 应援,收获了很多肯定。

图 |   朱鉴然《潜行》路演

有观众称赞他的演技," 认识了一个演技非常好的演员 "。有人成了他的颜粉," 香港人偷偷吃这么好吗?这么帅的你们都藏着掖着吗?希望帅哥多多演戏,快点有个出圈角色!多多来内地耍耍。"

朱鉴然的小红书账号下,一位事业粉给他留言:" 小哥哥,属于你的时代来了,好好抓住机会,加油,当然,你从中获得快乐更重要。"

朱鉴然默默点了赞。

" 大时代涌起过多少大风潮,普通人的命运就这么被安排。" 韦家辉执导的经典港片《大时代》中的这句台词,同样适合香港影视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青春期的香港影视生猛热血,辐射东南亚的影响力和订单让无数新人在其中讨生活,或企图更大的梦想。随着香港影视行业进入成熟阶段,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新的入局者们越来越难冲出来、被看见。

或许,现如今的香港影视缺的不是 " 刘德华 " 这样的年轻人,而是能够帮助年轻人起飞的 " 风 "。

制造更多的开工机会,让年轻人和大咖同台切磋,就是很好的开始。

何依婷第一次和佘诗曼在《新闻女王》里搭戏,紧张到手抖脚抖,怎么都没法在说台词的同时,把药瓶子准确掉落在佘诗曼面前。

还是佘诗曼看出了她的紧张,告诉她专注表演本身,药瓶子掉下来是自然而然的事。和前辈一起演了两天戏,她才感慨:" 哦,原来演戏是这样啊。"

图 |   何依婷和佘诗曼因《新闻女王》第一次合作

在《金手指》片场,朱鉴然看到梁朝伟坐在机器背后看回放,本打算鼓起勇气过去打个招呼,默数三个数走到面前,发现前辈正在念台词,于是假装转身路过,什么也没发生。

但亲眼看到这些 " 神 " 一样的前辈大佬如何工作,比起茫然无助的独自摸索,已经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比如另一位前辈刘松仁就会在现场备有一个小笔记本,专门记录角色每一场戏穿了什么衣服,要干嘛,怎么演。" 看到前辈还这么努力,就更知道应该怎么当好演员了。"

2022 年,韦家辉执导的《神探大战》在内地收获超 7 亿票房,被称为港片回勇之作。他在接受采访时反驳:香港电影没死,但确实开工难。

他相信香港影人 " 断层 " 是个伪命题,只要时机成熟,一定会有新的优秀的年轻人冒出来。

2023 年,《新闻女王》在内地和香港同时爆火,让业界看到港剧港片的新可能。

热血爽剧,让网友感慨,还是那个港剧,但多了新的内核,既释放了人们的职场压力,又迎合了时代精神和现实共鸣。

剧中用 " 找个男人嫁了吧 " 骂人,被赞精神状态领先。结局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亮,又带来一丝和解与治愈。

有血有肉的角色,也终于让高海宁、何依婷等 " 新人 ",作为演员被看到。

年轻人缺的不是能力,更是机会。

在今年 3 月落幕的 2024 香港国际影视展上,阿里大文娱发布 " 港艺振兴计划 ",未来 5 年将在香港剧集、电影、演出和青年人才培养等四大领域投入不低于 50 亿港元。计划的共同发起方还有安乐影片、笨小孩影业、东方影业、欢喜传媒、寰亚传媒集团、寰宇娱乐、美亚娱乐、天下一集团、TVB、邵氏兄弟、英皇电影等。

图 |   3 月 11 日,阿里大文娱与香港文化娱乐界共同启动 " 港艺振兴计划 "

阿里影业还发布了多部优质港片片单,并宣布将在香港打造第二总部。

计划一出,最激动的还是香港的青年演员。

朱鉴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其实我想说,我们香港新一代的演员中,很多跟我一起工作的好朋友,都是很热心的演员,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人看到我们的那团火。所以港艺振兴计划提出来之后,我觉得特别开心,我们香港演员需要更多机会,有更多的工作量,我们才能更好得生活,也让我们的光芒被看到。"

2023 年 10 月,朱鉴然就曾在优酷 " 港剧场 " 独播的悬疑剧《叠影狙击》中崭露头角。因为饰演女主身边默默付出又幽默可爱的沈飞飞,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偏爱。剧中,飞飞最终为女主而死,成为观众心中的意难平,也成为朱鉴然演戏 10 年来第一个会去怀念的角色。

图 |   朱鉴然《叠影狙击》剧照

但他还在等待下一个角色,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或许是逆境重生的热血男主,或许是令狐冲那样潇洒不羁的复杂角色。

" 佛系 " 了这么久,他也有勇气认真谈及做演员的目标了:" 成为香港新生代男一号的不二人选。"

演过有血有肉的角色后,何依婷说再也不想演 " 花瓶 ",未来希望能演到真正的大女主,不恋爱脑,心更狠,人更飒。

高海宁说如果角色需要,不会拒绝演 " 性感恶女 ",但是更想演一些接地气的,比较生活化的角色,希望挑战《都挺好》这种表演自然的家庭伦理生活群像剧,或者拍一些女性题材,展现不同年龄层次女性面临的现实问题,因为 " 女生最了解女生 ",她能和角色共鸣,也能让观众共鸣。

" 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收获比我想象中还要大。" 在最近播出的一期《无限超越班 2》里,高海宁呐喊道," 希望内地的制作人看到我,让更加多的朋友认识到我,我也可以有更加多的机会。"

时代的风,终将助勇敢、不放弃的年轻人起飞。

2023 年百度百家号优质成长力作者

2023 年度凤凰新闻大风号影响力 TOP50 作者

2023 年度网易新闻网易号年度影响力作者

2021 年度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

2023 年度腾讯新闻企鹅号优秀内容合作伙伴

2023 年度 ZAKER 影响力排行榜最有价值作者

在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们关注每一个垂直行业的参与者、亲历者,

如您有合适的作品,可将稿件直接发给 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经采用发布,即刻支付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