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反应开始了!中国人开始“降维养老”,打工人的归宿竟是广西
连锁反应开始了!中国人开始“降维养老”,打工人的归宿竟是广西
◎作者 | 峤岳 夏虫
◎编辑 | 暴雨
如果打工的尽头是北上广深,那打工人的尽头一定是 " 降维养老 "。
2024 年,新闻关键词被各类 " 涨价 " 包围,从高铁到康师傅,再到水电气 …… 有人说," 这次,是真的影响月薪三千的我了。"
一些年轻人开始提前焦虑——
拼命打工都不够留在大城市的,更何况未来养老金那三瓜两枣。
未来年轻人究竟如何自处?出走、迁移,跑到物价更低的地方,实现地理套利是一个最直接的解法。
当下,三股席卷全国的 " 降维养老 " 大潮,正在提前演示我们未来的命运——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京沪老人周边养老,打工一族广西养老 ……
你的未来,会是哪一种?
香港正在" 出口老人 "
一场人口 " 置换 " 大戏,正在香港悄然拉开帷幕。
当新政打开一扇扇关起的大门,不少内地精英开始通过日渐宽松的高才、优才计划南下,顶替外流的香港人,瞄准升职加薪,掀起了一波 " 港漂上位潮 "。
而另一边,被北上港人挤爆的大湾区城市们,也正在迎接一股新的力量——
北上养老的香港老人。
说实话,年轻的港人再怎么北上大采购、大度假,这种开销在老年人面前还是不够看。
真正高阶的地理套利,是把后半生都托付于此。
" 我刚来这里冇多久,你系几时来嘅 "
" 原来你也系香港呀,怪唔得亲切,有乜事可以揾我!"
这是发生在广州某养老院的对话,在 " 粤港越开心——香港居民见面会 " 上,数十位香港老人亲亲密密互认老乡。
你没看错,在大湾区广深珠佛多座城市,多家养老院嗅觉敏锐,早就把目光锁定在香港老人身上,类似的香港居民见面会,以及各种养老考察团已经不在少数。
毕竟,对于香港老人而言,来内地养老,绝对是全方位升维的享受,降维的开销。
要知道,在香港这种地狭人稠的高消费老龄化严重地区,本地老人的日子一向算不上太好过。
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3 月末,有超 1.6 万人在轮候 " 资助长者住宿照顾服务 ",且护理安老床位或护养院床位平均等候时间分别达 8-10 个月,不少老人在直到离世还在等候;
至于私立养老院,则是极其昂贵,月均 1.5-2 万港元,且待遇不佳,房间极为逼仄,护工人手紧缺,医疗护理少有提供。
向来以毒舌著称的香港媒体,更是极尽挖苦之能事,这样形容香港老人的处境:" 为社会贡献半生,只能换来一个六尺床位(相当于 0.5㎡)"。
但在内地,同等条件,甚至更优条件的养老价格则是 " 抵到烂 " ——
大湾区的公立养老院一个床位一个月 2-3 千左右,至于私立养老院,4-5 千就已经能拥有比较不错的单人间。
比如,广东肇庆一家养老院,5100 元即可租到 17㎡的单人间,包吃住洗衣以及一般医疗护理服务,养老院甚至还配备有公园、健身房和小动物。
换句话说,同样的钱,在香港只够一个老人养老,但在内地却能高质量供养四个老人。
《经济观察报》采访的一位香港老人,就曾经到香港市中心看过一个条件不错的养老院,一个房间 40-50㎡,提供医疗护理,但这样的房间一个月就要烧掉他 8 万港元。
于是,他扭头就搬进了深圳宝安的康养社区,住在阳台朝向海湾的 40 多㎡一房一厅,环境堪比四五星级酒店,每个月价格只要 1.1 万,包含房费清洁费活动费,餐费和护理费另付。
搬进宽敞的内地高端养老院后,这位老人过上了每天两节趣味课程,学习手工,没事打打麻将,逛逛公园,等家人朋友时不时前来探望的幸福人生。
而且,即使是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物价对于香港老人们而言也是便宜到震惊——
" 我买东西都很愕然,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简直达到了身心的双重大满足。
不仅如此,浩浩荡荡的北上养老大潮背后,还有港府一双看得见的大手,在源源不断给香港老人们 " 送钱 "。
早在 2013 年,香港就通过 " 广东计划 " 和 " 福建计划 ",开始 " 出口老人 ",为选择移居广东或福建,且符合申请资格的年长者发放高龄津贴。
而 2023 年修订的 " 广东计划 " 更是指出,会为选择移居广东省的合资格香港居民,每月提供 1570 港元高龄津贴和 4060 港元长者生活津贴;更有每年 2000 港元的医疗券。
这两个补贴如果拿满,几乎可以完全覆盖广东养老院单人间的费用——从降维养老,直接快进到免费养老!
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已有 9 万香港老人长居内地,占香港老人总数的 6%。
拿着香港的养老金,享受着内地优质的服务,还有两地政府的种种政策优待与津贴,语言共通,生活习惯极其相近 ……
有钱到内地享受人生的香港老人,或许放眼全球,也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养老水平了。
京沪老人,周边城市走
一等港澳老人内地跑,二等京沪老人周边走。
以前还是从市中心搬到郊区养老,现在的京沪老人们,直接选择了跨城到周边城市养老。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据官方数据,截至 2023 年底,河北省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 5000 人,河北社区接纳的京津户籍老人接近 4 万人。
究其原因,不是北京郊区去不起,而是河北燕郊更有性价比。
相比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河北的许多地方离北京的市中心距离还更近,房价与物价也更便宜。
与北京仅一河之隔的燕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物价低,没有了北京大城市的喧嚣,更多了烟火气的农贸市场。
最重要的是,离三甲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只有 10 公里。
这对于老人们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燕郊并不是个例。从上海到浙江湖州、江苏南通等地养老的老人比比皆是。江浙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目共睹,丝毫不担心养老资源跟不上。
如果说以前还会担心异地就医不方便的问题,没关系,国家会出手。
2017 年开始,京津冀三地先后打通了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并拥有同等享受机构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
2021 年,上海市医保、民政等部门开始推进长护险异地结算试点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后上海户籍老人在苏浙皖三省的试点机构养老,也能享受上海的长护险待遇。
而这群京沪老人最大的 privilege(特权;优越之处)莫过于,领着超一线城市的退休金,在周边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些的城市养老,足以让他们在当地成为中高收入人群。
这也意味着,入住更舒适的养老院,享受更优渥的老年生活。
据中国新闻 * 周刊报道,燕郊某知名养老院银行、餐厅、超市、体育馆、老年大学一应俱全,每个房间还配备智慧助老装置,服务周全。
但一个月 8000~10000 元的费用,让本地人也望而却步。据媒体报道,在该机构入住的 5000 余名老人中,95% 为京籍老人。
有钱、有闲还有人照顾,这是多少还在工位苦苦挣扎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啊!
但羡慕也无济于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和京沪老人一样的退休金。
当然,尽管福利越来越多,但也不比北上港人们在内地仍能享受珠三角的优质养老服务,以及优越的一线城市环境。
选择到周边城市的京沪老人,很多面临的是从超一线到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生活环境转变。
除了政策仍待打通外,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医疗资源不比一线城市带来的看病难问题。
正如一个网友所说," 在哪儿治病都要花十几万,可是十几万花出去,在小城市治不好,在大城市就可能治好。"
所幸交通还算便利,京津冀也好,江浙沪也罢,往来也不算麻烦,尽管养老资源稍显局促,但也已经击败中国 95% 以上的老人了。
广西,打工人的归宿?
降维养老,这一届年轻人也没有落下。
尽管距离退休还有几十个年头,但他们已经对自己未来预期的养老目的地如数家珍。
最近,广西成了苦逼打工人养老的乌托邦。
当上海的打工人面对十几块钱一斤的苹果囊中羞涩的时候,在广西可以 10 块钱买到 100 个火龙果,不知道给多少人来了点 " 桂币 " 震撼。
当一线打工人还在急急忙忙挤地铁的时候,广西人 " 江边躺、树下躺、屋外躺、敞开车门躺 " 给广大网友展现了真实的松弛感。
当然,广西能被年轻人列入养老目的地,除了感人的物价,还与它得天独厚的好环境无不关系。
当北京的打工人还在与沙尘天气斗智斗勇的时候,广西人呼吸着比别处更香甜的新鲜空气:据官方数据,去年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7.9%。
国家地理杂志曾分析," 据说广西的水都是弱碱性,更适合维持人体血液和体液的平衡。就连广西的空气,都比别处更香甜,因为负氧离子的密度更高。"
受够了大城市的交通污染,广西成了打工人恢复身心的风水宝地。很多网友表示,来广西呆个一年半载,身上的小毛病都会自愈。
尽管社交媒体把广西吹得多么天花乱坠,但仍难掩盖的事实是,选择广西,只是中国 " 三等老人 " 的降维养老。
首先,尽管广西有不少 " 长寿乡 " 的传说,但是人均寿命的数据上,被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远远甩在了后面。
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广西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 78.3 岁,排名全国靠后,不说比不上北上广深的动辄 80 多岁,就连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中不溜省份也难以媲美。
原因很简单:在现代要活着,靠的不是长寿村里的长寿水,而是医疗。
哪怕在全世界范围内,决定平均预期寿命的永远是医疗条件,而医疗条件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023 年,广西 GDP 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 19。中等偏下的 GDP 水平也反映在了医疗资源上。
根据 2022 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 6.77 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 2.75 人,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6.92 张、3.15 人)。
而上海的这两项数据,则达到了 11.5 张和 5.9 人。
所以,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医疗资源跟不上,再好的空气也是白搭。
其次,空气好是好,但气候也没有网传的那么吃香。
"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 "、年平均温度 22.5 度 …… 互联网对南宁的气候,夸得堪比昆明。
然而事实是," 南宁的年均气温 21 度和人均工资一样,毫无现实意义。" 夏天高温暴晒,冬天湿冷入骨的体验,在广西很多地方同样逃不过。
最被人诟病的南方回南天,广西自然也不落下。
特别是随着这几年气候变化,今年广西前三月就出现了 4 次的回南天,回回都很猛。
如果是看重广西的好气候想来养老,那可千万要深思了。
广西也许可以暂时安放一个打工人匆忙的灵魂和躯体,但真想当做未来养老目的地,可能现实会给你当头一棒。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香港老人或京沪老人一样,降维养老照样享尽天时地利人和。
或许,打工人们再努力,终究难以抵达罗马。
结语
降维养老,其实是一场由千万个体,应对当前环境自发做出的最优选择。
当中国老龄化水平一路飙涨,城镇化率逐渐触顶,大城市养老压力越发高涨。如此一来,养老资源紧缺,老人们自然不得不流向价格更低的小城市,安度晚年。
与此同时,在就业、资源等等条件的吸引力下,小城市的年轻人也不会停止涌向大城市的脚步。
这是一场可以预见的 " 人口置换大潮 " ——以尚有拼搏之力的年轻人替换老年人,让源源不断的年轻有生力量为城市造血。
眼下,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群即将突破 3 亿,这或许是人类国家史上,第一次面临如此庞大的老龄化人口。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预测,2035 年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联合国《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到 205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将达到 38.8%,粗略估计也是 5.4 亿。
应对这 " 半国皆老 " 局面的最佳解法,就是合理配置资源。
完善安租房,让大城市更适宜年轻人居住;在小城市进行适老化改造,尽快布局养老产业,让老龄人口变成 " 银发经济 ",反哺养老事业。
如此一来,也便能各得其所。
-
- 史诗级救市来了,你会买房吗?
-
2024-05-20 23:28:44
-
- 农夫山泉变绿,怡宝变透明,瓶装水战再起
-
2024-05-20 23:26:27
-
- 湖北随州殡改争议
-
2024-05-20 23:24:09
-
- 985工科女转行厨师,何必纠结“学历浪费”
-
2024-05-20 23:21:53
-
- 道指首次收盘冲破4万点,金铜创新高,银镍爆拉,GME再暴跌
-
2024-05-19 02:30:21
-
- 这届年轻人,在博物馆寻找“阿勒泰”
-
2024-05-19 02:28:05
-
- 史诗级楼市政策下,普通人的8个困惑
-
2024-05-19 02:25:48
-
- 经济学家任泽平:史诗级利好,房地产这次有救了吗
-
2024-05-19 02:23:32
-
- 这个说华语的国家:对本国人真好,对外国人真狠!
-
2024-05-19 02:21:16
-
- 云南白药5高管被一锅端!祸起小小“创可贴”?
-
2024-05-19 02:19:00
-
- 涌向匈牙利
-
2024-05-19 02:16:44
-
- 五月全球“AI大爆炸”:卷技术、拼落地、比价格
-
2024-05-19 02:14:28
-
- TikTok准备打持久战,中企出海为何这么难?
-
2024-05-19 02:12:12
-
- OpenAI和谷歌AI多模态重磅更新,生成式AI之战升级第二轮
-
2024-05-19 02:09:56
-
- “520”心动领证,这份攻略请收好!
-
2024-05-17 23:27:56
-
- 预见2024:《2024年中国家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
-
2024-05-17 23:25:40
-
- 谷歌对垒OpenA
-
2024-05-17 23:23:24
-
- 腾讯和阿里的一季报,拼凑出了互联网新序章
-
2024-05-17 23:21:08
-
- 八年四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湖北之肾”洪湖水生态状况持续下滑
-
2024-05-17 23:18:52
-
- 阿里巴巴,未过险滩
-
2024-05-17 2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