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10万级电车比千元机还卷,比亚迪小鹏们有何胜负手?

2024-06-18 10:30 来源:略喷网 点击:

10万级电车比千元机还卷,比亚迪小鹏们有何胜负手?

北京车展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车企在车展上亮相的新车摩拳擦掌,有的已经投入到市场,也有的还在曝光的阶段。6 月份工信部申报图,又有一批备受关注的新产品来到了公众视野,大多数产品都是常规改款和迭代,但其中也有几款很有看点的新产品,能够体现车企在布局上的动作,小通相信大家等的几款新车,就在这批申报图里面。

小通发现,这一批新车的 " 段位 " 普遍不高,都偏向入门定位,面向的是主流消费市场,新车的提前 " 亮相 ",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有可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比亚迪宋 L DM-i:重铸宋家族荣光

" 一箱油跑 2000 公里 " 的狂欢尚未过去,大家还沉浸在超长续航里程里时,比亚迪的新车接踵而至,小通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旗下的 DM-i 车型都会过渡到第五代技术。申报图当中的宋 L DM-i 则是比亚迪首款搭载第五代 DM 超级混动技术的新车。

宋 L DM-i 延续了秦 L 的外形设计特征,这套全新的龙颜设计语言放到 SUV 上似乎还显得更加和谐、年轻,侧面采用了两段俯越式腰线设计,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后轴的力量感。4780/1898/1670mm 的车身尺寸,略大于宋 Pro 和宋 PLUS 两款车型,定位上相似,小通认为比亚迪的策略是在王朝网打造一款宋 PLUS 那样的爆款。

但客观来说,宋 L DM-i 并不是一款主张运动的车型,搭载第五代 DM 混动技术,首要目的是降低油耗和用车成本,跑得远才是核心的卖点,具体表现大概可以参考秦 L 和海豹 06 DM-i。小通预计新车搭载的依旧是老款车机系统,不过消费群体应该不会太关注车机表现。

动力总成上,宋 L DM-i 搭载的是 1.5L 发动机和电动机,最大功率 74kW,电动机功率为 160kW,足够日常使用。

一同被公布的还有比亚迪海豹 07 DM-i,同样搭载第五代 DM 超级混动系统,不过它并不是什么新面孔,从申报图来看,大概率是海豹 DM-i 的换名迭代版本,也能够跟海豹 06 DM-i 呼应,形成一个新的产品阵列。

自从宋 PLUS 系列归到王朝网后,王朝网宋家族的爆款位置一直空缺,改款后的宋 Pro 虽然效果不错,但从 5 月份销量来看,王朝网的宋 L 和宋 Pro 累计销量与海洋网的宋 PLUS 系列仍有差距。宋 L DM-i 作为面向主流的插混 SUV 车型,受众面很大,有机会缩小王朝网宋系列与海洋网宋系列的销量差距,使得两个品牌的竞争局面更加均衡。

小鹏 MONA M03:入门智驾中坚力量

何小鹏曾说,没有任何车企可以推出便宜的高阶智驾产品,因为做不出来。时至今日,受硬件成本和软件算法等因素影响,20 万元以内的高阶智驾产品仍然十分少见。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余承东也再次强调,华为做 30 万元以下的智选车,都是在亏钱。

但高阶智驾要普及,必须要面向受众面最广的入门车型投放,特斯拉也有打造低价车型提高 FSD 保有量的规划,但就目前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品牌将高阶智驾的成果带到 20 万元以内,小鹏就是其中之一。子品牌 MONA 已经预热了一段时间,首款车型 M03 也出现在了 6 月的新车申报中。

MONA M03 的外观设计,我们已经通过此前的官方预热有所了解,前后几乎一致的大灯设计不随大流,也很有辨识度。整车轮廓强调流线感,设计简约,没有过多的线条点缀,还有一些凸显运动的小细节,似乎还可选熏黑的轮毂。

要知道的是,MONA M03 是一款注重高阶智驾的入门纯电轿车,主打卖点是智驾,动力只是其次。具体来看,M03 搭载的是纯视觉智驾方案,没有激光雷达,有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元器件辅助,小鹏汽车在高阶智驾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成果,将会用到 MONA M03 上,预计售价定在 15 万元左右。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对消费群体的购车影响越来越大,造车新势力逐渐把重心放在了智能化平权上,计划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智能汽车的红利。小鹏 MONA 率先将智驾、智舱的手伸到 20 万元以内,提早形成竞争优势,暂时也避开了与华为等智驾强敌直接竞争。

不过对于智能驾驶部分,官方并未公布太多,何小鹏表示会在 6 月份公布更多关于 MONA 新车的消息,预算不多又追求智能化的小伙伴可要再等等。

smart 精灵 #5& 方程豹豹 3:有趣的纯电越野小钢炮

不难看出,主流汽车市场偏向饱和,市场基本盘已定,新玩家再卷主流市场已经很难有好成绩。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是近两年细分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个性化和城市场景两手抓,推出了首款车型豹 5,而新一批申报图中出现的方程豹豹 3,或许是将个性化和城市化这两张牌打到低价市场的有力武器。

而 smart 精灵本身比较特殊,原来的 " 大本营 " 其实是偏个性年轻的紧凑型纯电代步车,不过似乎是受到了市场的指引,smart 精灵 #3 的体积进一步加大,变得不那么 "smart"。出现在最新一批申报图的 smart 精灵 #5 可以说是 " 画风突变 ",体积进一步加大,打的也是硬派越野的风格。

先看 smart 精灵 #5,车身尺寸为 4705/1920/1705mm,轴距也来到了 2900mm,比宋 L DM-i 还要长,说明已经达到了主流紧凑 SUV 的水平。新车外观保留了精灵 #5 概念车的设计,提供后驱、四驱以及巴博斯定制版本,无论从设计上还是可选配件,smart 精灵 #5 都透露出一种 " 玩乐属性 "。

方程豹豹 3 也是如此,三围参数和 smart 精灵 #5 相当接近,也都是硬派方盒子设计,定位上会有重叠的地方。不过方程豹豹 3 更强调车身的肌肉感,轮拱凸起明显,据说设计灵感还来自于《星球大战》。动力上,豹 3 将标配双电机四驱,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 110kW、200kW,动力储备充足。

两款车型都是纯电动力,定位上应该还是以城市代步为主、轻度越野为辅,目的是让城市 SUV 能够在非铺装路面上 " 多走一公里 ",毕竟纯电在野外的可靠性还是未知数,纯电硬派小炮的定位更多是满足想要方盒子外观,但不怎么跑越野的个性化人群。

由此也能看出,个性化的浪潮还未消退,年轻消费群体追求的还是与众不同,细分领域和个性化市场还会不断吸引车企入局。

乐道 L60:把换电和智能推向普及面

曾几何时,换电和智能化都是高端车型的专属体验,蔚来车型的定调较高,虽然有 BaaS 方案降低车价,但对于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高端消费还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高墙。李斌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今年便推出了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也终于出现在了最新一批新车申报图中,距离正式上市也很快了。

乐道 L60 的外观设计不必赘述,预售价早早抛出,为 21.99 万元。新车有哪些卖点、好看与否,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根据申报图可以看到,乐道 L60 的可选配置比较丰富,有 4 种轮毂样式可选,车身饰条和后视镜保护罩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装。当然了,得益于换点特性,乐道 L60 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需求更换不同容量的电池包,纯电续航最多可以达到 1000km+。

新车虽然定位偏入门的家用 SUV 市场,但用的却是蔚来最新的自研技术,比如全栈自研的 900V 碳化硅主电驱系统,最新的平台等,有更前沿的智能化能力,还继承蔚来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可以说,乐道 L60 就是一款诞生在成熟方案之上的产品,通过更低的价格,把智能化和换电推向更大的普及面。

李斌表示,乐道 L60 的体验要全面优于特斯拉 Model Y,百公里综合电耗更低,还具备换电的特性,想要买特斯拉 Model Y 的可以等一等乐道的新车。

性价比和走低价是这两年车企最为关注的方向,新车配置要良心,设计和用料做工都不能掉队,服务还不能偷工减料。蔚来品牌这几年靠自研技术、充换电生态、品牌服务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口碑基础,每月销量相对稳定,在成熟的时机推出子品牌打低价市场,乐道肩负的是蔚来销量增长的任务。

小通认为,乐道以及首款车型 L60 已经做好了准备,预售价也到位,就等 9 月份上市交付了。

五菱星光 S:没有 SUV 布局的星光不完整

五菱用行动证明了两件事:高阶智驾车型可以做到很便宜、新能源插混汽车可以做到物美价廉。顶配价格不到 10 万元的五菱星光,用越级的尺寸、全新的动力技术、低风阻造型和精致内饰征服了市场。

但五菱可能不满足于星光的现状,一款产品太过单薄,做不到更广泛的覆盖。在纯电版星光上市之后,星光家族也迎来了自己的 SUV 版本——五菱星光 S。仔细的人可能发现了,无论是纯电版的星光还是 SUV 版本的星光,设计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动,不会照搬,也不会单纯的拉皮。

星光 S 的前脸设计针对 SUV 做了调整和适配,没有采用主流的贯穿灯方案,设计上有自己的原创性和想法。新车整体看起来简洁,属于是比较耐看的那种。五菱星光 S 分为插混和纯电两个版本,策略与星光轿车保持一致。只不过,尚未上市的五菱云海也是一款纯电 SUV,就看五菱如何做好两者之间的区分了。

插混版本搭载的是 1.5L 发动机(最大功率 78kW)和一台最大功率为 150kW 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与星光 PHEV 轿车保持一致,基本上是技术共享。预计后续 SUV 版星光也会提供高阶智驾版本。

市场的需求多种多样,一款轿车没有办法做到全群体的覆盖,SUV 也是汽车市场的主流声音,五菱星光 S 的出现也有助于巩固星光 IP 的影响力,用更多车型打配合,并且促进自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意义当然有的,总有需要 SUV 的消费者。

智能化、低价化、个性化三箭齐发

除去部分常规迭代的车型,这一批申报图中有代表性的车型其实不多,大多数品牌开始重复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布局新车型,可以说大多都是衍生车型。申报图的意义在于,新车上市发售距离我们更近一步,尤其是小鹏 MONA 和乐道品牌。

还有一些产品也能看出品牌的策略变动,比如阿维塔 11 和阿维塔 12 增程版,通过更低价格、加油箱来提振销量。车企清楚打造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性,但在这之前,想办法让车辆变得更好卖,是提高影响力的必要条件。

小通从中也能看出一些趋势,车企拼技术、拼配置的阶段已经过去,大家开始往低价化、智能化、个性化三个方向进发,尝试在市场中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定位,比如方程豹豹 3 和 smart 精灵 #5,以及智能化长板的乐道 L60 和 MONA M03。

接下来的汽车市场又会新增几位玩家,继续给传统合资品牌上强度,在北京车展中亮相的几款新车还没有任何动向,小通只希望合资品牌能够更积极地加入到市场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