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康县:“网格+警格”融合 推动全民参与共同管理

2024-07-14 14:58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康县:“网格+警格”融合 推动全民参与共同管理

康县深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县委“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和“五美康县”建设发展思路,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和“主动创稳”行动走深走实,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重点,整合资源推进“网格+警格”服务管理工作,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强化党建统领 统一组织架构

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部门主建、政法主干、镇村(社区)联创、联保责任机制,积极推动政法干警干部进村(社区)支委班子,融合网格内驻村干部、村支委、民辅警、义警、学校、卫生、电力、银行、个体企业等单位行业党员力量,发挥党建引领和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依托社区、村委会、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阵地,融合警务室(警务站),升级打造成“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站)”,优化设置办公区域、调解区域、休息区域,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建立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机制,设立“一站多能”警务站和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形成“五个一”矛盾调处办法,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科学划分网格 配足工作力量

坚持“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便于管理、方便群众”原则,科学精准划分城市社区网格、农村网格、专属网格,打造“一张网”,采取“1+4+2*21+N”网格体系模式,绘制全县“网格+警格”服务管理机构图和流程图,以全县为一个大网格,按照县“访民意、化纠纷、促和谐”行动4个工作组包抓区域划分4个片区网格;以21个乡镇为单元划分21个中心网格;根据乡镇辖区村社分布情况,划分64个警务区(警格)39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1名警格员,1名双协员,按需将民辅警、义警、政法、司法、综治工作人员及其他从事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人员纳入网格员管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全面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和县委“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通过背包警务、田园警务、微心愿、乡村夜话、院坝会、“家园理事”等微治理方式,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办事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

整合部门资源 搭建共享平台

按照“机构不合机制合、业务不同职责同”原则,科学叠加力量,互补功能职责,通过汇聚住建、市场监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单位资源和力量,推动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服务对象管理和综合执法协管事项下沉网格,探索打造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汇聚社会面智慧安防前端资源,搭建网格化指挥调度平台,打破部门行业数据壁垒,搭建智能网格“大数据库”,实现对网格内所有“人、地、事、物、组织”数据信息全量采集,精准研判、有效管控、提前预警、快速处置。

网格与警格有机融合,织密了网格服务管理,形成覆盖全面、无缝对接的网格矩阵,实现了警力向网格延伸,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有力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治安防控等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化解,真正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工作协同、优势互补、风险联控、全员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来源:康县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