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防晒」上热搜了,但女孩们防晒为什么要被指责?
「过度防晒」上热搜了,但女孩们防晒为什么要被指责?
封面
以前形容夏日是清爽靓衫,现在形容夏天可能是全副武装。
如果仔细观察当下的女性穿搭,就会发现 " 防晒衣 + 防晒帽 + 墨镜 + 防晒口罩 " 成为大街上很容易 " 撞款 " 的搭配,再或者是长及脚踝的防晒长袍,拉链拉到眼睛下面的防晒帽衫,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眼睛。
能感觉到,今年的防晒氛围又升级了。
有趣的是,每次提到防晒,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胶着在一起。
几天前,关于 " 防晒过度 " 的话题冲上热搜,总有人将防晒服饰穿戴齐全的女性称为 " 养蜂人 " 和 " 防晒恐怖分子 "," 整个人全部包起来,简直太魔怔了 ",语言间冷嘲热讽。
而回击的女性会说," 防晒不是为了白,而是为了健康啊。" 大家更多是出于个人安全的担忧,比如紫外线导致的衰老或皮肤病。
有人也会直接把防晒和 " 服美役 " 划上等号,可我不太理解的是,她们明明又牺牲了当下的美丽,把自己从头裹到脚、完全不在意他者的眼光,似乎也是另一种自由?
网络上关于过度防晒与服美役的帖子,图源小红书截图
在今夏,防晒除了是一个健康范围的话题,正在延伸出更多关于 " 社会焦虑 "" 自我认知 " 甚至 " 社交情绪 " 的讨论维度。
我带着好奇,与几位有着多年防晒习惯的女性聊了聊。她们之中有人在办公室也常戴着防晒面罩,有人防晒装备一应俱全,把防晒套装当成了现代人的 " 隐形斗篷 ",还有人发现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 " 防晒基因 "。
在女性愈加关注自我与强调社交边界的社会情绪下,一件防晒衣展现出的,是女性更细腻、也更复杂的需求。
那个在办公室也戴防晒面罩的女同事
我找到的第一个聊天对象是秦咩咩,一位生活在浙江的 90 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大方表示,她在办公室戴防晒面罩已经十年了。
从之前 360 ° 全包裹的防晒头套,到如今,她戴的防晒面罩长及锁骨,只露双眼。在办公室,防晒面罩成为她的 " 个人标志 ",只要是看到一个戴面罩的人保准是她。
在办公室佩戴面罩的秦咩咩,图源小红书 @xixininiq
秦咩咩戴防晒面罩的时间,远不止八个小时,从出门那一刻开始,到下班回家前的所有时间,她都会戴上,即使是下雨天也会戴。在夜晚降临后,如果还在室外,也必须等到晚上 11 点再将面罩摘下。
秦咩咩使用的防晒面罩,图源小红书 @xixininiq
与大多数打工人一样,秦咩咩所在的公司处于城市中的写字楼,她表示,距离窗边不远的工位每天都很晒,办公室的玻璃防紫外线效果很差,而大厦的灯光和电脑屏幕的光线也可以用 " 明晃晃 " 来形容,三者加在一起,以致于秦咩咩在还没有养成戴面罩的习惯时发现:上一天班后的自己,整张脸是发黄的。
阳光下的写字楼,图源 Gallery AI
秦咩咩不希望自己因为光辐射而衰老,又受不了防晒霜的黏腻感,因此最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就是用防晒面罩将脸部护住。
在工作强度上升以后,秦咩咩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捯饬自己,每天早上刷个牙,戴上面罩就出门。不化妆,不洗脸,戴面罩,就成了她白天的护肤方式。
秦咩咩在冬天依旧佩戴面罩,图源小红书 @xixininiq
我本以为是她的工作属性允许她坚持这个习惯,她却告诉我,她在传统车企工作,负责很多事情的统筹与管理,一天要与十几位同事对接,开会是一天里最主要的工作。然而,她在开会的时候都会戴上防晒面罩,即使参会的对象是 VIP 客户。
如此 " 标新立异 " 的行为,自然会引来同事们的非议。
在上一家互联网公司,有人直言不讳地问她," 你是不是有皮肤病才会戴着面罩?" 她也只是简单地澄清,自己是为了防晒而已。
在现在的公司,出于社交礼仪,秦咩咩与同事初次见面时,会将面罩摘下进行礼貌地自我介绍,但是在后续的沟通中,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让外人时常看到自己的脸。
" 因为我觉得人生中你在意的人其实很少,只要你在意的人能看到你的脸就行了。其他的时候都是陌生人,他没有必要知道你长什么样。"
" 对工作来讲,我也不是用脸去上班的。"在她看来,也许很多女生依靠精致的妆容与装束为自己提升工作的自信,但自己的工作动力,更多地来自今日的个人状态是否让自己满意。
有时她会在工作间隙摘下面罩,看一下自己的脸部状态,戴防晒面罩后最直接的观感是," 脸真的没有那么黄了 "。她觉得自己的面部肉眼可见地比同龄人保养得更好," 没有任何一条纹,也没有脸下垂。我看镜子的时候都会挺开心的。"
在户外时的秦咩咩,图源小红书 @xixininiq
" 作为一个女孩子,既然本身长得很漂亮,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相貌遮住,而不是展示给别人看呢?" 秦咩咩的家人对于她长期戴面罩的行为曾经很不解。
但秦咩咩承认自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我护肤是为了我自己,我只在意我自己的感受。"
与秦咩咩不同,90 后的 Vicky 没有佩戴防晒面罩的习惯,日常出门的防晒形式就是防晒霜 + 防晒衣 + 防晒帽。
面对网络上各种关于过度防晒与服美役的争论,Vicky 跟我分享了一个观点。在她看来,舆论环境对于女性是更严格的。
" 我时刻感觉到女性怎么样都不对,当一个女生打扮得十分精致时,外界会对她产生过度的解读,如果穿得保守,又会有声音将其评价为:一点都不精致,一点都不像个女生。我总觉得社会上现在的评价对于女性来说时时刻刻都是过度的,你怎么样都充满着很多的不认可。"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自我一点呢?秦咩咩的防晒选择提供了一种跳脱传统的叙事,当美丽不再需要观看对象,也不必求得他者赞赏时,为美丽做的努力反而体现出一种自主性," 服美役 " 的说法也不再成立。
对于一些女性来说,独自美丽就够了。
当防晒衣成为当代 " 隐形斗篷 "
以前的 Vicky 对防晒的定义就是 " 不要晒黑 ",直到三年疫情的到来,在免疫力系统的影响下,Vicky 的皮肤产生严重的过敏问题。为了稳定修护效果,她有了完备的防晒装备,防晒霜、防晒衣、防晒帽和口罩一应俱全。
穿防晒服饰上班的打工人,图源 IC photo
有朋友来到她家时,会惊讶地发现她的衣柜里有四、五件防晒衣,包括短款的、戴帽子的、不戴帽子的款式,涵盖蓝色、白色、紫色等各种颜色。
" 在三年特殊时期,大家的共识就是要保护好自己,你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家对自我的保护会格外警惕。"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一方面是生理上对物理防晒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理上对外界环境的防备心态。
Vicky 选择将自己包裹起来的防晒服饰,其中也包括希望自己能 "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界社交 "。
" 我不需要走在马路上跟人有太多的社交,我希望会防止一些问路、问话、推销,我给自己包装一个看起来比较封闭的环境,来减少被打扰的情况。" 虽然初心仍是防晒,但一套防晒服饰也是她为自己树立起的一道屏障,与陌生人拉开了距离。
秦咩咩也表达过类似的感受:" 因为本人比较洁癖,所以我也希望人和人之间能有一些距离,希望能隔断同事之间沟通的一些唾沫,或者说这种距离感会让我比较舒服。"
除了面部的防晒面罩,秦咩咩在坐地铁时还会穿上防晒衣,其作用是为了 " 隔脏 "。在拥挤的通勤高峰上,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触碰,但一件防晒衣就能阻挡陌生人与肌肤的接触,看似轻薄的一层面料实质上是对社交距离的 " 隐形 " 划分。
正如德国作家伊丽莎白 · 冯 · 塔登在《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一书中所写:因城市的拥挤,人们在擦肩而过时身体无意中接触,这唤起了对距离的渴望。个体将自我封闭起来,与外界划分界限,为的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反抗 ......作为个体的人要避免身体接触,保持距离,以免被突然的、无法掌控的亲近所伤害,或者避免自己去侵犯他人。
伊丽莎白 · 冯 · 塔登《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在这一点上,社交媒体上的很多网友表示认同,很多 " 全副武装 " 的女生不仅想拉开社交距离,她们更想用防晒衣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 " 隐形 "。
这很像网络世界的 momo,他们放弃个性的头像和 ID,变成隐藏在庞大的群体中不易分辨的个体。而现实世界全副武装的防晒者们,把防晒套装当做自己的 " 隐形斗篷 ",凭借这层皮肤淹没于人群,从而成为三次元的 momo。
90 后的毛毛虽然没有穿戴防晒服饰的习惯,日常出门只是涂防晒霜和打伞,但她却理解防晒服饰带来的社交安全感," 在面罩、帽子、防晒服全部穿上之后,‘曾经的熟人’可能就不认识我,也就避免了‘你吃了吗’‘我吃了’‘出去玩’‘是的’这种尴尬的对话。"
Vicky 还提到性别视角下防晒服饰对女性的 " 隐身 " 作用。" 夏天女生想穿一些轻薄的吊带或裙子,就会受到异性的凝视,所以我需要多一层保护,防晒服饰的功能性与保障性形成一种双重的作用,是复合的优先选择。"
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压缩着个体的边界,人们对所处的外在世界越来越防备,这都将我们推向了亲密关系的反面,而薄薄一层防晒衣,只是将这一切外显化罢了。
防晒的城市差异与生活空间的压缩
此前,作家荞麦 chen 围绕防晒氛围升级的话题发布过一条微博讨论,有网友分析了其中一个原因:公共空间的共享与交流功能的削弱,使人们更加不在意自己在公共空间里的衣着与装扮。
这其中,城市正在成为导致防晒氛围不同的一个变量。有网友观察到,在北京 " 用力防晒 " 的人相对更多,在西安却很少见到有人这样防晒。也有曾经因皮肤黑而自卑的网友,在香港不崇尚防晒的氛围影响下,直接放弃了防晒措施。
对此,Vicky 表示感同身受。她在公司市场部工作,由于工作性质要去全国各地出差,这给了她观察地域着装差异的机会,其中北京与上海在防晒服饰方面的区别尤其分明:相比上海,在北京穿着防晒衣的人数更多。
她在北京坐地铁时,发现很多女生会选择防晒衣搭配出的 " 班味穿搭 ",但是在上海,女生们会更注重穿搭的精致度,即使在户外,也会选择一件好看的防晒衣,在保证漂亮的情况下出门逛展拍照。
" 我跟朋友聊天说,现在在北京,你其实没有办法谈恋爱,单身的女性会越来越多。因为没有适合谈恋爱和社交的‘土壤’与‘机制’,大家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但是在上海,哪怕工作比较辛苦,大家下了班之后还是会一起去喝喝酒、逛一逛,看看展览和演出。"
这种体现城市差异的现象,本质还是地域生活氛围的不同。Vicky 对生活氛围的理解是 " 一个地区是否存在足够的文化、社交、娱乐活动 ",然而从她生活在北京的感受出发,这些活动对应的生活空间正在被压缩。
" 在北京你的社交需求可能在慢慢降低,因为大家压力很大,你看到地铁上、公交上每一个人都很疲惫,每一个人都只会低头看自己的手机。"
她觉得," 我越来越没有朋友了 " 是近几年最强烈的感受。由于出差的缘故,朋友聚会她总是无法到场,在外聚餐或者去朋友家里的频率少之又少,久而久之也就不存在需要 " 隆重打扮 " 的场合。
在很多人心中,精致的穿搭意味着认真生活的态度,但只有在生活节奏舒适与生活空间充足的条件下,人们才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当人们没有更多时间和机会选择精致多样的衣服时,成为 " 防晒 momo" 也许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看似都是 " 套中人 ",但各自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在责备一个人把自己套住的时候,还是值得再多问一个 " 为什么 "。
(据受访者要求,秦咩咩、Vicky、毛毛均为化名)
撰文:Lexie、杨柳
编辑:杨柳
设计:曲枚
排版:Lexie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IC photo、Gallery AI、蕉下官方小红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潮生 TIDE",作者:Lexie、杨柳,36 氪经授权发布。
-
- 还了十年月供后,他们失去了房子
-
2024-07-20 23:39:30
-
- 大厂法务是怎样炼成的?
-
2024-07-20 23:37:13
-
- 看起来“淡淡的”年轻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展露锋芒
-
2024-07-20 23:34:57
-
- 智能体爆发前夜,大厂们都在抢什么?
-
2024-07-20 23:32:41
-
- 踢掉洞洞鞋,今年白富美开始疯抢7000一双的「澡堂拖」
-
2024-07-20 23:30:24
-
- 小米汽车为何卖爆?雷军2小时演讲复盘
-
2024-07-20 23:28:07
-
- 为什么中国零售消费不会复制90年代的日本
-
2024-07-20 23:20:59
-
- 内蒙古有处“如来神掌”,花6个亿建成,网友:600万我来搞定
-
2024-07-19 23:54:33
-
- 在媒体爆出许志安出轨后,又接连公开几个视频片段,简直惊呆众人
-
2024-07-19 23:52:17
-
- 余文乐一家三口逛街被偶遇,抱娃姿势很娴熟,画面非常温馨有爱!
-
2024-07-19 23:50:01
-
- 限韩令要解除早有预兆?粉丝跟高兴也很理智,主要有两种观点
-
2024-07-19 23:47:45
-
- 诗歌赏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2024-07-19 23:45:30
-
- 三中全会公报: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24-07-19 23:43:14
-
- 前“吃鸡一姐”直播穿“女仆装”惨遭警告!网友:只为找回场子?
-
2024-07-19 23:40:58
-
- 以前的当红女星们,现在却沦为“十八线”
-
2024-07-19 23:38:43
-
- 铁砂掌练成之后是皮糙肉厚还是细皮嫩肉,老戏骨李立群为你解答!
-
2024-07-19 23:36:27
-
- 他为拍戏脚踩关公像,事后吃斋数月赔罪,56岁至今无儿无女!
-
2024-07-19 23:34:11
-
- 李彦宏谈公司治理:不懂行的管理者,不应该在这个位置上
-
2024-07-19 06:01:29
-
- 挖人、狂飙、出海,霸王茶姬离星巴克还有多远?
-
2024-07-19 05:59:13
-
- 一年卖货超11亿元,登顶小红书的范冰冰,要出海直播带货?
-
2024-07-19 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