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价值感低,不是你的错

2023-05-24 06:03 来源:略喷网 点击:

价值感低,不是你的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和朋友散步,他说:

离职半年一直没找到工作,前几个月每天早晨,会习惯性到了工作时间就醒来,然后按照 " 上班的时间规律 ",洗漱完毕,坐在电脑前做些事情。

最近三个月,因为事情没有得到正向强化,赚钱又少,加上没人管,就慢慢松弛下来;朋友告诉我,应该找个班上,问题是:"不是不找,是找不到"。

不论招聘软件,还是找人内推,每次打开聊天窗口时,总有股厌烦出现在眼前,面对 HR" 你暂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 和朋友的 " 你的简历不好,应该改一改 " 等回复,总有股厌烦涌上心头。

特别消极,价值感特别低,出去散心都没心情,似乎做什么都没有动力,感觉像个废人。

问我,怎么办?

我说,这种状态并不一定出现在工作中,在男女朋友交往,以及上学时期我们都遇到过,就像,小时候你学习很努力,最后却还没有考到理想大学,被同学贴上 " 真笨 " 的标签。

不过,成年人面对的上有老,下有小,各种看不见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压迫,似乎更明显一些罢了,不足为奇。

什么是价值感(Sense of value)

个人在社会、组织,或小团体中享受到的声誉,以及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让人表现出自信、自尊和自强的感觉。反之,则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

这应该不难理解。比如:

你以前做着一份有价值的工作,在公司受到领导、同事拥护,每天非常开心,正能量爆棚;自从结婚生孩子后,你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发现过去半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很努力用心学习,却发现体力、脑力都跟不上了,你感到停滞不前,与时代脱节,和年轻时根本没法比,这一切,就会让你产生极低价值感现象。

按照普遍观点来说,自尊的本质就是对价值感的评价,所以,评价本身存在参考和比较。我们的价值感有两个来源,分别是:

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横向俗称 " 攀比,社会比较 "。一种获得自我价值最原始的方式,这种比较最容易导致幸福丢失,它属于永无止境的排名游戏。

保罗 · 格雷厄姆在《黑客与画家》这本书,将此现象叫做 "倒退至人缘比赛 ( degenerates into a popularity contest ) "。

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根据社会评判标准来评价自己时,会发生一种消极现象,即,把一切变成一个人际关系中的竞争比赛。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自我评价值、价值感变得极度依赖他人对我们的认可,如果在比较中,排名较高,我们会产生傲慢和优越,如果排名较低,自卑则会出现。

随便举个例子:

学生在学校中,被分成不同等级和名次。如果等级系统中比较高,他可能会对其他排名较低的学生,产生傲慢、优越感;相反,那些排名较低的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沮丧,因为他们觉得不如那些排名较高的同学,会失去自信和动力。

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不好。一个人要成为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才会觉得有价值,处在卑微位置的痛苦,可以激励人们前进,从而实现 " 人上人 " 的梦想。

这确实是,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下意识会做出的回复,变得更好、更优秀、获得更高评价;然而,现实是,横向比较有两大问题:

其一,评级体系范围变得更大;一个年轻人过去以学术成绩优秀而感到自豪,但进入职场后发现传统的学术评价标准在职场环境中变得较低。其他因素如人际关系、商业分析能力和销售技巧变得更加重要,这种转变导致他的自我价值感短暂失衡;他可能感到困惑和挑战,因为以前所依赖的成绩、学术成就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同样地,许多工作 5~7 年的职场人,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迫离职,他们在转型做自媒体等新领域时会遇到困难。

他们发现,以前努力得到结果的评价体系基于公司,而现在突然要基于整个行业,这种明显错位,使得自己不得不发展新技能,来满足社会的评价标准。

其二,参照范围定位不清晰;进行横向比较时,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与哪些人进行比较。

在人类最初的比较体系中,我们并不会无差别地和全人类比较,会根据部落形成的机制,与那些与自己处在相似社会经济地位和背景的人进行比较。这种趋向原因是,我们对于和自己相似的人,更容易建立共鸣的心理倾向。

比如:

如果你和你的老板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但年龄比你大 10 多岁,你可能不太容易与他进行比较。然而,一旦有同龄人或晚辈在年纪相近的情况下,取得与你相当的成就,你可能会感到一些焦虑。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你的老板与你同龄,但他是一所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年收入达到百万,你可能并不会因此与他进行太多比较,因为他的背景和成就跟你有较大差距。

然而,如果你的大学同学也年收入百万,你可能会感到一种被人甩在身后的落后感。

简单来说:

我们内心的参照空间,会把一部分跟自己比较接近的人放进去,并与此进行比较,这是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本身问题也不大。

可,现代媒体让横向体系变得极为广大,似乎这种无边界,让每个人都有种被踩到头上的感觉。

就像我朋友所说,原本自己做内容只想有个思考空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仅变成职业的第二曲线,还必须日更、周更,一旦跟不上节奏,似乎就与行业节奏脱轨。

更严重的是,横向体系中,参照系的无边界放大,会导致价值焦虑也会上升。

以前女生很少因为外貌不自信,现在牛奶肌、反手摸肚脐、这种严苛的审美观,让女性对自己外貌的评价,普遍不自信。

因此,横向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这种设定像赛马机制,一定有输有赢,并且大量社交媒体,还会制造出谁在前后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很努力,可能才达到某种状态,甚至你本身并不想达到某个高度,却因各种信息的影响,而投射其中,多么荒谬的思维。

纵向比较属于自我比较。

生活中,一些人不太喜欢跟公司的人和事进行横向对比,他们喜欢跟自己对比。用动机学中的 "个人评分标准" 来形容,最佳不过。也就是,以时间作为线索与过去相比,给现在打分,让自己认识到是进步,还是停滞不前?

很多研究发现,与社会比较的人相比,自我比较的人相对价值感更稳定,幸福感更高,但是也有两点缺陷:

其一,评价维度可能存在扭曲;西方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威廉 · 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说," 自尊是建立在重要领域的能力之上 ",换言之,如果重视擅长的事,忽略不擅长的事,就能提高自尊心。

这也意味着,我们对自身评价不是一种固定标准,而习惯性根据目前的优势,来调整。

举例来说:

我在语言方面稍微有些功底,擅长主持各类活动,但不擅长运动,天生不爱打球,截止到 30 岁摸球的数量不超过 10 次。

年轻时,我认为,它只是一项,头脑简单身体发达的人才喜欢的东西。与此相反,擅长运动的人,可能觉得 " 主持 ",是爱抛头露面的人才喜欢的领域,篮球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思维方式缺陷,会导致我们陷入扭曲的评价中,有时,为维护自尊,我们可能忽略不擅长的领域,从而失去新领域探索的机会。

我身边有一类人,他们喜欢自圆其说,若决定一件事,不管身边的人怎么说,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直到最后付出惨痛代价后,才改变方向。

其二,没达到目标会内疚自责;就算不去曲解自我评价标准,尊重外部领域成就,清楚地选择自己认可的领域来评价自己,还会遇到一个麻烦问题是,我们往往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那些减肥失败、试图戒烟、被旧习惯折磨的人,相信深有体会。

当多次经历自我控制失败时,对自己的批评、自责和攻击反而比外界给予负面更多、更强烈,这会导致,我们进入习惯性否定,自我怀疑中。

我就是典型案例,某个短期目标通过努力没有达到,内心会下意识进行反思,到底不够努力?还是不够自律、亦或方法不对?这种思维反刍,常常导致自己无心做下面的事。

总之,不管是横向的与社会,小团队对比,还是纵向与昨天的自己对比,假设对比内容一直没变化,那么,价值感就会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

这时,自尊心越强反而越受伤。

一则研究曾表明,脆弱高自尊的攻击反而会 " 变本加厉 ",把 " 不是我不努力,是努力没得到机会 " 挂在嘴边,变成一种应该。

还有一类人,他的价值感会随着外界波动而波动,一些创业者,看到市场增长非常开心,份额下滑,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的外在表现,这些办法中不乏数据造假、作弊等手段。

事实上,一些外在评价体系中被认为极度成功的人,他们仍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心里没自信。

哈利波特系列女主角艾玛 · 沃森曾经坦言,她在别人越夸奖她,它表现得越好时,内心越觉得不安,她害怕有一天,别人发现她不配拥有目前的成就。

另外一种是,一些年轻人借助互联网,短期内获得社会所拥有的成就,也很容易陷入空虚、无意义情绪中,他们会为所拥有的一切快速消失,而感到恐惧,焦虑。

所以,外界评价体系与自我认同的价值感,并不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获得更稳定的价值体系。

既然价值感的根源是评价体系,那么,评级就涉及到价值界定、评判标准,以及评价参照物,把它们简化下,三个问题就是:

跟谁比?

比什么?

怎么比?

关于第一个,我的结论很简单,不要跟别人比,如果要比,那就和过去的自己比;比什么呢?尽量是内在价值观和美德相关的事。

将追求内在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的唯一好处是,它天生就难以进行和他人的横向社会比较,这也很容易让人满足,并且不会因为攀比,跟不上,而感到自卑或骄傲。

这方面,阿德勒(Alfred Adler)畅销书《自卑与超越》最入人心,他提出关于自卑和优越感理论,充分表达了,人们在社会警钟中的不安全感。

如果要比,该怎么比?我认为,内心评价可以作为竞争排名体系,也可以是一个标准体系,你达到某个标准就可以了,这种标准型评价比较友好,我们会因为拥有美德而开心,也不会介意自己的美德是否高人一等。

三者,是评价体系内核。唯有关注它们,才能获得更多健康,和稳固的价值源;相反,当我们关注外部价值时,则会陷入优越感、不确定性中。

这种危险的高自尊恰巧会引发 " 不适效应 ",如同,我们在最擅长的领域,取得巨大进步,看起来也不是很高兴。

就像:

一位朋友跟我一样从事内容创作。有一天他问我,现在图文自媒体要实现商业化变得非常困难,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下去,你为什么还在做?

我告诉他,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就是" 价值感 "

每次写作是一次自我反思,不仅让我得到认知上的成长,还能将这些经验传播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这让我非常开心。

而商业化问题则是 " 设计的问题 ",只有做好并且巩固自己的事业,商业化才能实现。因此,我反而认为,从容不迫是一种 " 加速 "。

那么,怎么改变自我评价的方式呢?

1. 整合动机

要知道,价值观决定你要做的事,方向正不正确。而自尊重要的源泉是按照 " 价值观 " 行事。所以,去做那些自己认为对、且重要的事,这样才能形成正循环,这也是 " 自我决定论 " 中的整合动机部分。

但是,做自认为对的事未必就能成功,持续做,也未必会成功,反而会因外界干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那么,即便知道不会成功,该从哪里找到高自尊?

这就回到 " 目标和价值观 ",二者权衡上。你到底追求,外界衡量的目标成功?还是内部的个人品质与美德?价值观认为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自媒体日更的人有很多,你到底追求别人眼中的日更效率,还是注重内部品质,一周写一篇比较深刻的复盘?

如果你专注于提升内在品质,你的自我价值感很有可能持续增长。毕竟,在成功的衡量上,内在品质是与外在因素难以相比的;因此,我们将始终保持胜利,同时,内在目标也更加可控,从而确保了成功的概率。

2. 无需价值

当我们在探索价值时,无非考虑的是概念和存在的意义。就像,什么是接纳?为什么要感受个人价值?为什么需要个人价值?

我的理解,当感到自我价值时,我们会感受到被肯定和接纳,从而获得安全感。所以,拥有自我价值本身是获取爱和接纳。

如果你为了获取商业层面的成功,破坏了友情,实则是将别人视为充满敌意的对手,或者进行嘲讽和贬低别人,达到维护脆弱自尊的途径,这种方法,反而会让自己离想得到的东西更远。

实际上,真正地接纳并没有 " 一个人是否存在价值 " 的定义,不信你想想,婴儿、儿童时期,为什么父母都会给予无条件的爱?

换到成年人角度,这种力量表现为接纳自己,和自我关怀的程度,但大家普遍的担忧是,当选择自我接纳后,发现 " 我 " 是如此平庸,逐渐失去进取心。

这种担忧,并无道理。

毕竟一个人获得充足的肯定和安全感,的确能体会到,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能感受到内心充实的状态。

问题是,当你内心充满满足感时,你是否还会在乎各种外在影响(公司排名、竞争对手)呢?

心理学学家克里斯廷 · 内夫在她的专著《自我关怀的力量》中系统证明了自我关怀,是更好、更稳定的价值来源,而不是一个人是否达到自己重视的目标,所以,当事情不顺时,你可能需要更多自我关怀,而不是批评,它和价值无关。

3. 过程无我

自我价值终极解答是什么?自我决定论核心在揭露的主旨只有一个," 过程自我观 "

美国教育界曾兴起一股高自尊运动,过度强调价值感,导致学生家长无论如何都赞美孩子,以至于孩子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都很出色。

这导致一种奇怪的赏识教育出现,孩子们个个都很自大,互不相容,当一群孩子发生冲突时,他们意识到父母和学校的态度,并不真实的反映世界。

自我价值本身是一个隐含假设,将 " 我 " 视为标签化的实体,这种潜意识的错觉,使我们很难接受外界的评价,因为一次评价,你可能觉得,他们都在定义我。

成长性心智本身,是让自我变成空性的,这不意味着你没有内容,而是没有确定的 " 固有本质 ",我们不能用名词理解自我,要用动词方式理解自我。

我认为,不是看到了本质,看到市场内卷,就看不到行动的希望。恰恰相反,我们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有价值,是当做出决定,做出有价值动作那一瞬间,我们就拥有了价值。

所以,价值不是固定标签,有动态属性,你也不必因为付出后没有收获而感到 " 无力 ",即便没有,相信多多少少在软能力上也有提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许多人担心一旦与自己和解,不再接受自我批评,不再与他人比较后,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

自足自乐态度本身没有错,我们需要纠正这种误解。

那些充分接纳,持有过程自我观的人,由于减少了对自我攻击式的内耗,反而有更多精力投身外界事物。更有趣的是,此时做外界事物,也不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考虑,是否为他人带来福祉。

当我们为了责任、爱而努力改善他人的福祉时,激发的动力也会变得更纯粹,不再混杂着因担心内心受伤,价值感低,而产生的扭曲行为。

换句话说,整个评级体系转化的过程是,从我觉得别人做得都比我好,自己没有价值,逐渐转移到我决定做什么,让自己有价值感,我就能获得价值感。

总体而言:不要用价值标尺,去衡量自我表现。

停下来多问问自己,付出过程中,除金钱外,我还获得了什么?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外界的眼光,还是内心的肯定?如果不这么做,未来,我又会失去什么?会让我遗憾吗?如果会,那就慢慢做。毕竟重要的事,要付出很久很久。所以,你有什么顾虑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