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的来历你知道吗?那个时代真的很疯狂
《弗兰肯斯坦》的来历你知道吗?那个时代真的很疯狂
1816年6月中旬,瑞士日内瓦湖南岸的迪奥达蒂别墅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没有人能想到,就在这所别墅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1931年《弗兰肯斯坦》剧照
这次聚会的主角是拜伦和雪莱,两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28岁的拜伦此时心烦意乱,因为他结婚一年的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小女儿离开了他,对于拜伦来说,来到瑞士是躲避巨大的舆论漩涡;而刚刚24岁的雪莱,则是和自己19岁的“夫人”玛丽·葛德文(即玛丽·雪莱)私奔到瑞士游玩……这两位文学大咖在日内瓦湖边相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1816年的欧洲,因为气候反常,就算是到了6月,也是阴雨连绵天气寒冷。本来兴致勃勃的旅游,也无法如计划般进行。于是,这两位年轻人和他们的同行者,只好经常窝在拜伦租住的别墅里谈天说地。
6月中旬的一天,众人决定在这个别墅中举办一个“恐怖故事写作比赛”,参与者有拜伦、雪莱、玛丽,以及拜伦的私人医生约翰·波里道利,玛丽继母的女儿克莱尔·克莱尔蒙特。
玛丽·雪莱
19岁的玛丽并非一位只会追求浪漫的懵懂女孩,她的父亲是无政府主义作家威廉·葛德文,她的母亲则是女权主义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因为父亲的朋友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所以玛丽从小就接触最先进的人文社科思想,当她17岁和雪莱秘密交往之后,更是接触了当时英国最年轻、最有激情的知识分子精英们。
在这个寒冷多雨的6月,百般无聊的玛丽决定创作一个优秀的恐怖故事。按照玛丽后来所说,为了这个故事她绞尽脑汁,最终因为一场噩梦有了灵感:她梦见一个学生,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把生命赋予给了一具拼凑起来的身体。
让拼凑的尸体重新复活,显然是那个时代的“脑洞大开”,也是典型的恐怖故事。玛丽的故事确实非常精彩,雪莱于是鼓励她扩展一下,写成一部小说。于是,受到鼓舞的玛丽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弗兰肯斯坦》。
虽然我们现在将这个故事当成“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但是在玛丽进行创作的时候,并没有“科幻”的概念。如果回来19世纪的欧洲,普通人从这部小说中,感受到的是恐惧。
1931年《弗兰肯斯坦》剧照
《弗兰肯斯坦》的主角名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位疯狂的科学家,他希望能探索生命的奥秘,所以萌生了创造生命体的想法——造物,是传统意义上的探索禁区,尤其是人类想成为“造物主”,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然而在玛丽的笔下,这位疯狂的科学家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造物主”,他赋予一具拼凑而成的尸体以生命。
当然,玛丽进一步加深了当时读者的恐惧:创造了生命,该如何面对它呢?该如何承担“造物”之后的责任呢?
1935年《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剧照
弗兰肯斯坦选择了逃避,而怪物则倔强的选择了生存。相貌丑陋的怪物希望融入社会,它不断的学习,甚至自学了英、法、德语,然而它没有被接纳——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读者会是什么感受:在所有人的知识范畴内,生命都是按照既定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不管高矮胖瘦美丑,但是忽然出现一个“跳出规律”的怪物,即便它长相英俊,也难以被人接受。
最终,玛丽毁灭了弗兰肯斯坦和他创造的怪物,给了读者一个悲剧性结尾。
《弗兰肯斯坦》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已经有了很多的专业解读,在这里不再多说了。我们重点来看一看,是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了这样一部作品。
19世纪是欧洲发生巨变的时代,工业化的快速进行,不仅带来了社会变革、思想变革、知识变革,还带来了财富、冒险精神和对未来的无限展望。在文学方面,这些表现尤为明显。
19世纪英国街头
没有读者就不会有作家,19世纪欧洲文学的大发展,得益于识字率的大幅度提高。文艺复兴初期的欧洲,只有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读写能力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深,就连底层工人也开始接受基本的教育了。
报纸是各个阶层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因为它廉价、内容丰富,而且更容易理解。比如19世纪的俄国卖得最好的一份报纸名叫《莫斯科小报》,内容通俗易懂,而报纸编辑被评价为“文盲编辑,与文盲读者为伍,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显而易见,当报纸的读者偏向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时,内容自然变得猎奇甚至低俗。
比如1896年的法国,一份名叫《康塔尔展望报》的报纸,就被评价为“农民很喜欢看”,它一周的销量能达到2300份,20年前的康塔尔省报纸销量的总和都比不上它。当时的法国人评价说:“(大众读报热)加剧了各家报纸间的竞争,它们竞相报道奇闻异事,或刊载传统故事,对有思想的内容和对话越来越不感兴趣。”(数据源于《企鹅欧洲史》)
1896年,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Alfred Harmsworth)创办了《每日邮报》,靠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新颖有趣的内容,迅速超越其他报纸,吸引了大批的读者。截止到1902年,该报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份,是当时世界上销量最高的报纸。至少从《每日邮报》的销量来看,人们已经把阅读新奇有趣的新闻或者故事,当成了一种重要的休闲手段。
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读者,各类廉价猎奇小说蓬勃发展起来了。
2007年电影《理发师陶德》
这类小说通常连载,在街头叫卖或者挨家挨户推销。占据社会主要群体的工人阶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有思想深度的小说,就像我们现在看爆米花电影一样,他们希望在一天的工作之后,看一些更为刺激的内容。
比如19世纪90年代连续刊载的《柏林刽子手》就颇受欢迎,在最开始的几章中,就出现了死刑、谋杀、绑架、决斗、掘墓、纵火、谍战等等猎奇的内容,大受读者的欢迎。我们不能苛责工人阶级“趣味低俗”,毕竟大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阅读的主要目的还是娱乐。
于是,恐怖类的题材也大受欢迎。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创作于1846年的《理发师陶德》,就是讲述一个“魔鬼理发师”的故事,他把自己的顾客杀死,然后做成肉饼的情节,吓坏了当时的读者。在改编成话剧之后,只要他一出场,观众们就立刻激动起来了。
而从18世纪末流行的“哥特式小说”,则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在整个欧美地区都颇受欢迎。哥特式小说阴郁的色调和神秘的气氛,能够更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也成为了当代西方恐怖电影的来源之一。
玛丽的《弗兰肯斯坦》,顺理成章的被归为了哥特式小说。
1935年《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剧照
19世纪的欧洲是个疯狂的时代,人们热切的希望读到猎奇和恐怖的小说,作家们也绞尽脑汁的构思新作品,创作了大量的恐怖猎奇作品。
《弗兰肯斯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1823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戏剧在英格兰歌剧院上演,受到“惊吓”的观众对作品非常肯定。之后,这部传奇作品就频频搬上舞台和荧幕:1910年,爱迪生公司拍摄了一部12分钟的默片展示这个故事;1931年,环球影业拍摄的《弗兰肯斯坦》开始深入人心;1935年和1939年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以及《弗兰肯斯坦之子》继续大受欢迎;1957年,克里斯托弗·李参演的《弗兰肯斯坦的诅咒》一炮打响,至今仍是经典……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以此为题材的电影出现,足以见到《弗兰肯斯坦》的吸引力。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世纪那个疯狂的时代。玛丽的成功不仅来源于自己的奇思妙想,更离不开当时整个英国知识阶层的激情。《弗兰肯斯坦》也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恐怖小说,它更代表了19世纪欧洲人的思想变革、娱乐追求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
疯狂的时代,会诞生传奇的人才,更会诞生传奇的作品。
-
- 中秋必备歌单|你一定不能错过的10首和月有关的精选金曲
-
2025-03-21 00:23:33
-
- 21岁最美女死刑犯!拥有姣好皮囊却心如毒蝎,枪决前露出凄惨笑容
-
2025-03-19 01:02:34
-
- 蝶泳泳姿的技术详解(入门+提高)
-
2025-03-18 08:53:35
-
- 淮南王刘安-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
-
2025-03-17 15:08:46
-
- 难忘五道梁
-
2025-03-16 16:55:14
-
- 值得收藏的热门小说推荐,有它们的陪伴,书荒也不怕
-
2025-03-16 16:52:59
-
- 哇!仁寿居然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地方,你去过几处?
-
2025-03-16 06:26:47
-
- 樱桃季!京郊20余家樱桃采摘园等你,东、西、南、北都有!挑一家离你近的去采
-
2025-03-15 01:02:49
-
- 巴雷特狙击步枪-死神的凝视!
-
2025-03-13 18:03:10
-
- 00后小时候的动画片,你都看过哪几部
-
2025-03-13 18:00:54
-
- 运城市工商联在深圳召开“运才兴运”工作恳谈会
-
2025-03-13 17:58:39
-
- 那些男主爱撒娇、吃醋、粘人的小说……老夫的少女心要炸裂了
-
2025-03-13 17:56:23
-
- 美国鲁格最成功的枪械设计之一 精度性能名噪一时的Mini-14式步枪
-
2025-03-13 17:54:07
-
- 路边的紫叶李熟了!这种水果不仅能吃,还能治疗消化不良!
-
2025-03-13 17:51:52
-
- 成吉思汗生平简介
-
2025-03-13 17:49:36
-
- 4本女主锦鲤运甜文:《镇河》《佛系少女穿书日常》等
-
2025-03-13 17:47:20
-
- 《邪不压正》好看吗?豆瓣评分下滑至7.3口碑两极分化
-
2025-03-13 17:45:03
-
- 《乡村爱情10》一位大美女突然夺戏,一号美女杨晓燕美人迟暮!
-
2025-03-13 17:42:48
-
- 铁十字勋章,德意志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德意志帝国军人的荣誉
-
2025-03-13 11:04:52
-
- 田赐是农家第一的话,难道这三位农家高手实力也在他之下?
-
2025-03-13 1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