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开国首任山西省委书记是谁?徐海东大将是其部下,长征中险遭截肢

2023-11-22 03:43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开国首任山西省委书记是谁?徐海东大将是其部下,长征中险遭截肢

《开国首任省委书记》系列之五:开国首任山西省委书记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终,国民党的统治根基发生了动摇,战争局势开始逆转。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克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24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攻克太原,大同的国民党守军眼看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5月1日,山西大同和平解放。至此,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山西全境。1949年末,中央任命程子华担任山西省委书记,成为开国首任山西省委书记。

少有壮志,投笔从戎

程子华,1905年6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解州(今运城市)一个姓苏的贫民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由于他出身贫寒,加之兄弟姐妹很多,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程姓姨母家,于是改姓程,原名程世杰,后来改名程子华。程子华7岁入私塾读书,12岁进入模范国民小学。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校期间勤奋好学,不敢有丝毫懈怠。

程子华将军

国民小学毕业后,程家因家贫希望程子华回家经商赚钱,然而程子华一心想着读书,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擅自做主考上了第三贫民高级小学。所幸这所高级小学是专门为穷苦人家开办的,学生的学费由政府解决。程子华入读第三贫民高级小学时,正值五四运动的高潮期,整个学校充斥着爱国主义氛围,到处悬挂着岳飞、戚继光、关羽等人的照片。

程子华也受其影响,胸中充斥着无限的爱国热情,同时对帝国主义列强充满了愤恨。他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戚继光,因为他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程子华少有壮志,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戚继光那样的大英雄、大豪杰。1922年,17岁的程子华从第三贫民高级小学毕业后,又一次不顾家人的反对,到阎锡山创办的太原国民师范学校读书。

阎锡山创办太原国民师范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小学教员,通过他们控制全省的小学教育。在这里,程子华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知识,还学到了基本的军事素养。课余时间,程子华还阅读进步书籍和进步报刊,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1925年,统治山西的阎锡山为了整军备战,不惜大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弄得全省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中共太原领导人彭真积极发动各界人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房税运动。

阎锡山和蒋介石、张学良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尤其是进步学生们。5月18日晚,国民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们,在中共党员纪秀川和梁其昌的号召下,走出校门参加群众运动。在学生运动中,程子华表现积极,被选举为学生会副会长,带领大家发出最诚挚的呐喊。后来在纪秀川的影响下,程子华开始接触并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学习共产主义思想。1926年,经纪秀川介绍,程子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12月,程子华经中共山西党委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编入第二大队第八队。虽然在武汉黄埔军校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这时是大革命最高潮的时期,他的政治觉悟与军事素养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程子华离开了武汉。后来在党组织的派遣下,他星夜兼程前往广东,参加叶挺、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

带伤指挥,长征建功

程子华到达广州后,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领导的广州起义,后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起义部队撤出了广州。次年,程子华到国民党部队中去做兵运工作,领导了著名的大冶兵暴。1931年4月,程子华返回中央苏区,到红三十五军担任团长,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斗争。12月14日宁都暴动后,程子华被派往国民党起义部队中担任师政委,对这支部队的影响很大。

程子华(右2)

1934年6月,程子华接到中共中央的命令,让他前往鄂豫皖苏区工作。当时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异常激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蚕食下,根据地规模不断缩小,并且被分割成很多小块,人力物力十分匮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鄂豫皖省委曾多次向中央打报告,要求派遣得力的军事干部前来领导工作。于是程子华临危受命,肩负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的伟大使命。

接到中央的派遣后,程子华离开瑞金,快马加鞭前往鄂豫皖苏区。一路上历经艰辛,于8月28日抵达罗山县,与鄂东北道委书记兼游击队司令员郑位三会合。随后程子华向红二十五军指战员们传达了周恩来的指令,希望红二十五军转战到鄂东北的桐柏山或者伏牛山,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指令传达完毕后,经过研究决定,程子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担任副军长。

在之后的长征中,徐海东大将一直是程子华的部下。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在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初期,程子华对部队不熟悉,很多军事行动均由徐海东亲自指挥。然而程子华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微小地图,加上多年来积累的对敌斗争经验,随时随地和其他领导商量对策,指引军队多次躲过敌人的封锁,使部队顺利到达了伏牛山。

徐海东

12月10日,国民党第六十师突然向红二十五围堵而来,程子华立刻带领部队占领制高点,同敌人进行战斗。这场战斗十分激烈,徐海东在激战中身负重伤,程子华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也被子弹打穿双手。程子华负伤后,由于失血过多,马上陷入了昏迷,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转移。后来伤势逐渐好转,但双手依然不能动,生活也不能自理,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一天,他叫来红军医院院长钱信中,希望他给自己截肢,以便尽快痊愈。但是钱信中于心不忍,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程子华,还有希望保住双手。在此后的长征路途中,程子华虽然带伤躺在担架上,但是依然心系部队,重要的决策都要经过他的仔细斟酌,确保万无一失。在程子华带伤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入陕,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此举使蒋介石大为恼火,并不断派兵围剿,然而均被我军各个击破。

南征北战,官至副国级

抗日战争爆发后,程子华由于健康原因没有直接参与一线部队的领导,而是在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直到1939年,程子华才走上抗日前线,到冀中军区担任政治委员。此时的冀中根据地面临着最严酷的考验,曾经在短短4个月时间,日本侵略者就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扫荡,导致这一地区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程子华(前排左三)

程子华又一次临危受命,在冀中地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狠抓党建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冀中平原,创造性地开创出地道战,程子华厥功甚伟。在主持冀中军区的政治、军事工作之余,程子华还兼顾经济建设,当时冀中平原闹水灾,他开办合作社,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使军民渡过灾荒,深受党中央的赞赏。聂荣臻元帅曾称赞程子华:“没想到你程子华不光会打仗呀!”

抗日战争胜利后,程子华赴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和军区担任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并发展经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冀察热辽的部队由原来的不足3万人发展到30万人,整整扩展了10倍有余,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程子华担任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率部将平张线分割成数段,打乱了傅作义的军事部署,为东北大军入关开启平津战役赢得了时间。

平津战役打响后,程子华指挥部队解放密云,随后歼灭国民党104军军部、31师等10900余人,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1949年1月22日北平和平解放后,程子华担任北平警备司令兼政委,于1月31日指挥四纵进驻北平,接管了北平的治安工作,受到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的嘉奖,北平人民赠与“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的锦旗。

程子华工作中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后,程子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率兵沿平汉铁路南下,解放了襄阳、樊城等地。1949年末,中共中央任命程子华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成为开国首任山西省委书记。主政山西期间,程子华狠抓社会治安、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果。后来程子华历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部长、党组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1991年3月30日,程子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程子华少有大志,不顾家人劝阻努力读书,后来有感于时局变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红军时期他临危受命,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大将是其部下。长征中,他双手受伤险遭截肢,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抗战时期,他领导冀中军民坚持抗战,恢复经济,被聂荣臻元帅夸赞:没想到你不光会打仗呀!程子华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为社会主义奋斗一生的誓言。

参考书籍《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中共党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