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知否》:读懂顾廷烨对曼娘十年“癫狂纠缠”的默许,也就放下了

2023-12-10 03:29 来源:略喷网 点击:

《知否》:读懂顾廷烨对曼娘十年“癫狂纠缠”的默许,也就放下了

#知否##顾廷烨##盛明兰##朱曼娘##婚姻#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原著里,对于顾廷烨这个人,朱曼娘可以说是极尽所能的纠缠与折磨。

而这种经久持续的纠缠,一熬就是整整十年。

从青春尚好的娇嫩女子成为满腹算计的后宅妇人,将自己内心的欲望极尽所能的隐藏,她整整用了十年,用了最美好的十年来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将自己的丑恶完美地掩饰了起来。

无论是何时,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算计,来为自己尽可能地夺取利益,顾廷烨不过是她借以实现自己“云雀登枝”的一个工具罢了。

然而实际上,几乎同样的,顾廷烨对朱曼娘的这种行为,却是默许的。

其实,若你能读懂顾廷烨对朱曼娘这十年“癫狂纠缠”的默许,就能将此中的人性都读透了。

说来说去,读不透的,不过是一个“心”字罢了。

关心则乱,才更是难能可贵

实际上,刚开始顾廷烨选择娶盛明兰,一是因为利益权衡;二则是因为他的确喜欢。

但这份喜欢,却远远没有进化到爱的地步。

而盛明兰也十分清楚他的秉性,是以并没有完全将真心交付,她很清楚顾廷烨想要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妻子,一个合适的当家主母。

对于顾廷烨,盛明兰其实是没有抱过太大希望在身上的,两世为人,她要做的,也不过是保全自己,保全身边想保全的人罢了。

“于曼娘的处置,平心而论,侯爷做得恰当,既绝了外头人的闲话,不叫那有心人借机生事,又不使我为难。便是我事后反复思量,也没有比这更妥当的安排了。可是,你知道么,心里真惦着一个人,就会急中出错,所谓关心则乱。像祖母那样……”

她抬起头,湿润的大眼望着他,“一听到曼娘要撞死我,侯爷有没有慌了手脚,有没有乱了方寸,哪怕知道我无恙后,是否依旧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替我报仇出气?”

顾廷烨心头茫然一片,沉默无语。

明兰泪盈于睫,以袖捂面,哀哀道:“我知道,这么说不该,可是……我总觉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顾廷烨不是齐衡,不是贺弘,不是任何轻狂无知的少年,他经历过欺骗,背弃,几乎灭顶,正因如此,他的‘关心则乱’,才更显难能可贵。

像盛老,半生凄苦,受尽薄待,可她依然愿意去全心爱护一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正是这驱使她奋不顾身,千万人吾往矣。

她当然知道如今的顾廷烨不是从前的顾廷烨,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关心则乱”才更是难能可贵。

顾廷烨自然不再是那个只会事事往前冲的毛头小子,而她也不会是能够纠结于小情小爱的人,只是,总归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

但正是在面对过失望,想要让这份希望一再实现时,却总是失望,总是心凉,是以才对他的希望“不抱指望,”可偏偏他自己又没有察觉到,这才是最令人伤神的。

正是因为经历过,成长过,才会让这份“关心则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然而,他终究还是让自己失望了。

“小心思,”会更可怕些

实际上,顾廷烨爱的自然不是朱曼娘。

试问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爱另一个人胜过爱自己呢?

对于朱曼娘,顾廷烨始终是留了情面的,毕竟这十年,他们之间的纠葛的确太多了,哪怕是当初在险些伤害盛明兰的时候,顾廷烨也是对她留了情面和心思的。

而有时候,恰恰是这些“小心思,”反倒会更可怕些。

彼时的顾廷烨自然是深信朱曼娘对自己是有情意才会如此癫狂的,真的爱一个人,便能纵容她去伤害另一个人吗?

其实,朱曼娘之所以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诓骗住顾廷烨,不是因为她的手段高明,也不是因为顾廷烨真的对她有情,而是顾廷烨的心底,始终留着那一丝执念罢了。

朱曼娘爱不爱他,始终都是不要紧的,重要的是,哪怕她一分爱都没有,却能将这份爱表现出十分来的样子,他能够默然接受了,那才是最重要的。

盛明兰当初怪的,真的是顾廷烨当初不肯处置朱曼娘吗?其实处不处置,一点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的心里到底是不是真正有自己,是不是真正地用心爱自己,那才是她最想要的。

而顾廷烨一直纠结盛明兰是否爱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真正爱一个人,是真的会关心则乱的,他自己都没有做到倾心相交,

又遑论需要对方付出真心呢?

这夫妻俩其实一直都很擅长“自欺欺人”这四个字。

“初识她时,我觉得她是一潭清可见底的泉水,心思简单,性格温柔。待我知道她用心之深,什么身世可怜,什么兄长外逃,乃至余家……我当时觉她是一潭浑水,布满蛛网,污浊不堪。及至后来嫣红过世,我方才惊觉,她实为见血封喉的毒水!”

一直以来,顾廷烨都认为朱曼娘是潭清可见底的泉水,

“其实,甫知她本来面目时,我并没很怪她。不论是骗我数年,还是搅黄余家亲事,引嫣红去闹事……我觉着,只缘她对我一片深情。说实话,那会儿我虽气曼娘骗我,但心里还有些隐隐高兴。到底,她不是为着侯府,而是看中我这个人,想跟我名正言顺的做夫妻罢了。”

明兰想撇嘴,忍住了——人家喜欢的未必是你,不过是一个可以实现她梦想的男人而已,可以是任何有本事有担当的高门弟子。

对于朱曼娘的心思,顾廷烨一直都是清楚,不过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只是,终归是男人心底的那点子虚荣心作祟,是以才让朱曼娘钻了这个空子罢了。

真的是没有办法解决才会如此“妥善处理”的吗?其实顾廷烨大可以有很多办法的,只是终究还是有些情分在,始终还是不舍得的。

实际上,有些事情,终究是不能深究的。

正如那句话所说:

“有些事你认真就输了。”

幼时老父对自己的种种嘉许,其中就有期望自己能娶一房好妻室。可究竟怎样才是好妻子呢?老父说不明白,动不动四个字四个字的教训,什么家世清白,行端方,温善贤良,大方得体——若是娘家再有些助力就更好了。

顾廷烨其实从未想过要给这样有过蛇蝎般的女子成为妻子的机会,可是,偏偏就是给了那么一点儿希望,就能令对方狠心下手了,这种事情,其实根源还是在顾廷烨当初英雄救美的举动,所酿下的祸事。

只是他自己还是不肯察觉,还是在那里装傻充愣,只是傻乎乎的自认为对方“爱”他罢了。

实际上,人家爱的又哪里是他这个人呢?不过是一个可以借此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已。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次“重生”

顾廷烨的破茧重生,是家族算计和朱曼娘的狠心欺骗后的反噬,更是在经历风雨后,能够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有的状态。

任何真正经历过磨难,还能够认真生活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实际上,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次属于自己的“重生。”

对你自己的人生重塑后,才能更好地让你后面的人生有个重生的机会。

“怯怯柔弱的神情虽很惹人怜爱,但哪家的高门正室是这幅模样的;出身卑微不是错,但缺乏足够的教养,无法大方得体的待人接物;曼娘擅女红,能唱会跳,还懂些经济问,然而见识浅薄,每每诉苦毕,接下来,就跟她没话说了。”

便是在他将曼娘当做一潭清泉时,也不认为她能做自己的妻子。

嫡庶尊卑,其实一直都在顾廷烨的心底很是分明的,他的骨子里,早已印刻进了他是侯府嫡出二公子的态度,对于“规矩”这两个字,他其实一直都很清楚。

他只是同情她的身世,敬佩她的骨气,喜欢她的柔顺劝慰,想照顾她,给她衣食无忧的下半辈,仅此而已。结果,什么身世,骨气,柔顺——居然还都是装出来的。

就连朱曼娘都能看出来顾廷烨自己的心底到底在想什么,而他却选择自欺欺人,不过是一直想逃避现实罢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侯门公的顾二,瞧不起戏子出身的曼娘罢了。曼娘恐怕早就看明白了,是以再激我劝我,叫我弃家自立。”胡轻嘲自己。“我不想辩解什么。你说我没真心待你,这话一点没错。可我也不是天生的凉薄,我曾真心待人过,可下场呢,被瞒骗,被欺侮,被冤屈,无处可诉,无人可信……只能跳出去,往外走,扒下顾侯次的衣裳,冠佩,名字,一切的一切,把心挖出来,把头低下去,从新来过,从新起。”“最终,我会了。遇事先思,利弊,好坏,正反……会了抵御算计,也会了算计别人。”他惨然而笑,“只有杀死以前那个顾廷烨,才能活下去。”

任谁都不是天生凉薄的人。

不过是在经历了风雨后,选择用那一层又一层坚硬的盔甲将自己包裹起来,将自己伪装起来,让一切都更好地生存下去罢了。

便如原著中所写到的:

他们都早早地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在生活中会了各种伪饰,对人,对事,充满戒备和提防,小心翼翼,不肯轻易相信。

直至翻山越岭,猜疑,伤心,犹豫,绕上一大圈,这才发觉,原来想要的,近在咫尺。

……

而放至如今来看,再提起“朱曼娘”这三个字,换回来的,也不过是前尘往事罢了。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一个欢脱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