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浦城仙楼山(浦城仙楼山公园)

2024-01-23 14:38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浦城仙楼山(浦城仙楼山公园)

仙楼山的介绍

仙楼山,海拔333米,方圆600商,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其后明末有张泽元、杜足元相继楼留,诗、书、画兼佳的柳霖、黄子顿接踵而至o他们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构筑迎仙楼,仙楼山之名由此而起。

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浦城,与哪些地方交界?

浦城北部、东北部、东部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的广丰县毗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分别与省内松溪县、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22′之间。县治驻南浦街道,坐标介于东经118°31′—118°33′之间。县城距省会福州市218公里。

扩展资料

浦城风景名胜:

1、九石渡景区

九石渡景区在福建省水北街镇境内,景区内丹山怪岩、碧溪清流,构成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那历经沧桑的寺庵、古瓷窑遗址唤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思绪。历代均有名人到此游览,并留下诗文,给予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2、仙楼山

仙楼山,海拔333米,方圆600商,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浦城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仙楼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石渡

浦城县景点

九石渡景区、梦笔山、汉阳城遗址、仙楼山、万安桥等。

1、九石渡景区:在福建省浦城县水北街镇境内,景区内丹山怪岩、碧溪清流,构成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那历经沧桑的寺庵、古瓷窑遗址唤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思绪。历代均有名人到此游览,并留下诗文,给予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2、梦笔山:在福建浦城县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30米。原名孤山,元徽二年(474),江淹被贬为浦城(当时称吴兴)县令,对孤山特别钟爱。相传,一夕宿山中,梦中得到一管五彩花笔,日后文思如涌,诗文多佳句,遂传为“梦笔生花”的美谈。山以人显,孤山后亦改名梦笔山。

3、汉阳城遗址:城址包括两个大型连属山丘,范围约20万平方米。城墙遗迹可见,宽约2~5米,有夯打痕迹,建筑不甚规则,一般顺山脊或沟谷底部延伸。南墙的中部边缘,山岗突兀成墩子状,是全城最高点,经考古探洞证实是一处报警的烽火台。汉阳城址为闽越时期遗址,上限可至商代晚期,下限可至西汉,是迄今为止福建地区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城址。

4、仙楼山:海拔333米,方圆600商,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其后明末有张泽元、杜足元相继留下,诗、书、画兼佳的柳霖、黄子顿接踵而至。他们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构筑迎仙楼,仙楼山之名也就由此而起。

5、万安桥:横跨濉溪,原名镇安桥,始建于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石头桥墩、木质桥面,桥高10.3米、长92.7米、宽6.1米,六个桥墩,墩上各建一个桥亭,桥亭相连,形成桥面长廊,桥东建有濉川阁,清乾隆十五年改名为万安桥。

浦城仙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