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1973年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2024-01-27 20:08 来源:略喷网 点击:

1973年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1973年,江西省樟树市发掘了一座商文化时期的遗址,这个发现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商文化被认为是黄河流域的文化,而长江流域则是属于良渚文化区。长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商文化不可能跨过长江,那么此次樟树市的遗址发现就给这种论断带来了挑战。

遗址的发现

1973年,樟树市在进行一次工程勘探时,意外地发现一座古墓群。经过考古专家的勘探,这是一座商文化时期的墓葬。随后,考古专家在该地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发掘工作,共发现了六个大型墓葬,出土文物达到500余件。

这座遗址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商文化在长江以南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填补了湖南、江西一带商文化发展的空白历史。同时,也为探寻商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遗址的特点

这座商墓的埋葬方式和出土文物都具有鲜明的商文化特点。墓葬呈东西向,使用石块围筑而成,墓葬内部设有墓道和墓室。墓内出土了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文物,其中有一件“醉翁”鼎使人印象深刻。

这件“醉翁”鼎是一件铜器,直径36厘米,高20厘米,重7公斤。鼎身为典型的商代圆鼎形制,由两环三足组成,三足上下分成三部分,中部圆润凸出。底环上还刻有象贝齿纹,极具艺术价值。

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

樟树市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国考古学打破地域界限、综合考察古代文明提供了范例。并且重塑了中国历史的形象,突显出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确立了商文化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位,让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樟树市遗址也加深了中国古代文明交流、民族文化交融的感受。商文化时期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遗址的发现深刻揭示出长江流域商文化的存在,证明了黄河文明及长江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结语

樟树市1973年发现的遗址是一次重要的发现,它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填补了中部地区商文化发展的空白历史,为探寻商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考证和人类文明交流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