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写的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谁写

2023-09-18 17:29 来源:略喷网 点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写的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谁写的)

直教人生死相许谁写的诗词中都有爱情的影子。在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看法是非常神圣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然后白头到老。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不相信爱情了,因为他们觉得爱情是不存在的,只有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爱情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写的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谁写的)-第1张图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首诗是谁写的

这句话是金朝末年的诗人元好问写的,是一篇名为《摸鱼儿·雁丘词》词作中的其中一句。元好问从小便有“神童”之名,年仅十一岁便获得翰林侍读学士的青睐。可惜颇有才情的他并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16岁与19岁时前后两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虽未能在考场上获得好成绩,但是元好问却在第一次赶考途中创作了一篇名作。这篇名作便就是《摸鱼儿·雁丘词》。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从陵川前往并州参加府试,途中他偶遇一位捕雁人。由于二人同路,于是这捕雁人便主动与元好问搭讪,一来二去之下这捕雁人就说起了他手中两只大雁的来历。他说他一开始就只打中其中一只大雁,另一只侥幸躲过捕杀的大雁却久久不肯离去,而是一直盘旋在空中。这捕雁人本以为这只大雁没一会儿便会离去,不曾想它在哀嚎了一阵之后便飞速撞向地面。

元好问听捕雁人说了这个故事之后觉得大雁原来如此重情,甚至不惜以死相随。深受感动的元好问出钱买下这一对大雁,并将它们妥善埋葬了起来。不仅如此,由此受到启发的元好问还创作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后来金庸在《神雕侠侣》这一作品中也引用了这句话,随着该作品的广泛传播这句话也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话说元好问在两次参加科举均未中的情况下,他在23岁那年又再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过依旧未能高中。后来直到过了而立之年元好问才进士及第,可惜没多久便又因牵扯入科场纠纷而放弃选任。三年之后元好问再次参加科举并获得优异成绩,此次高中之后他便留在了汴京任职。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诗?

1.全首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出处说明:

出自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

3.赏析如下:

这首词是诗人为殉情之人所感动而作,词名为咏物,实则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殉情者的哀思。这首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拟人的多种手法,对大雁殉情的故事,展开了细致的描绘,开头中的“问”字是对殉情者的赞美,后一句是写大雁感人的生活。词的下阙是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托殉情后的凄苦。

4.作者介绍:

元好问(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元好问还写过小说,所著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中除四篇有目无文和一篇内容残缺者外,实有一百九十七篇。从《续夷坚志》和元好问的其他诗文中,我们发现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受《列子》的影响相当大 。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这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全诗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全诗: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