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2023-09-26 03:36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提起恒河,人们自然想到它是如同黄河、尼罗河一样伟大的河流。是的,它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是印度人心中的“圣河”。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坡的加姆尔甘戈特冰川,有两个源头,一个叫帕吉勒提河,一个叫阿勒格嫩达河;这两个源头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正式称恒河,从此处往东南方向流,河谷逐渐开阔,到哈德瓦之后进入恒河大平原,水流一下就慢了下来 ,缓缓地流淌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沿途不断接纳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上的大大小小支流,主要有亚穆纳河、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根德格河、卡克拉河、库格里河、戈西河、宋河等。恒河一路自西向东流经印度的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和西孟加拉邦,在法拉卡以下进入孟加拉国,之后恒河被孟加拉人称为博多河;博多河向东南流淌在瓜伦多卡德附近与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贾木纳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在进入孟加拉国后被称为贾木纳河)汇合,形成“丫”字形,之后在坚德布尔附近纳入北来的梅格纳河一起注入孟加拉湾,在孟加拉湾最北端形成广阔的恒河口。恒河自源头到恒河口,全长2850千米(在印度境内全长2071千米),是南亚次大陆仅次于印度河的第二长河,也是印度最长的河流。恒河水系较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格纳河),主要包括印度北方地区和孟加拉国一部分,还有尼泊尔一小部分,在印度境内的面积约90万平方千米,是印度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印度境内的大河还有克里希纳河、戈达瓦里河等,克里希纳河长1290千米,流域面积25.9万平方千米;戈达瓦里河长1465千米,流域面积31.5万平方千米)。恒河流域所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沛,加之水系庞大,故恒河水量巨大,河口处年平均流量25000立方米每秒,是南亚次大陆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水量最大的十大河流之一。恒河在流入孟加拉国境内的印度法拉卡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5500亿立方米;如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河相加,总年径流量高达近12000亿立方米。

恒河自源头到安拉阿巴德为上游。中游段从安拉阿巴德到印度与孟加拉国边界的法拉卡。下游在孟加拉国境内。恒河上游水量不大,枯水期时流量甚至不到200立方米每秒;但到中游安拉阿巴德后,由于纳入亚穆纳河,水量大增,河面的宽度在旱季时1000米,雨季时可宽达6000米。恒河水位变化之大是世界出名的,每到7月,恒河流域进入雨季,来自印度洋的湿热水汽源源不断而来,常常出现大雨、暴雨天气,一直到10月才结束。雨季期的恒河,常常大雨如注,河水暴涨,浊流滚滚,河面的宽度深度都是平水期的两倍,西孟加拉邦一带的恒河河面宽达6000米以上,最大洪峰流量达70000立方米每秒。10月之后旱季开始,降水及其稀少,恒河水位下降,小的支流甚至断流,恒河的枯水期到了,一直持续到来年6月 。由于受气候影响,恒河在雨季易泛滥成灾,而旱季却水量供应不足。1970年印度在靠近孟加拉国边界修建了法拉卡水库,使旱季恒河流入孟加拉国的水量减少3/4,导致两国关系紧张。1996年,印度与孟加拉达成协议:旱季期间 ,当恒河流量在1980立方米每秒以上时,孟加拉国可得到至少990立方米每秒的水量;当流量低于1980立方米每秒时,孟加拉国将分得流量的一半。

亚穆纳河是恒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贾姆诺特里附近,先自北向南流经萨哈兰普尔(印度北方邦城市)、德里,在马图拉附近转向东南流经阿格拉,直至安拉阿巴德注入恒河,全长1376千米,有昌巴尔河、贝特瓦河等支流。昌巴尔河是亚穆纳河最大支流,全长900千米,源于印度中部著名的温迪亚山脉,流经印度西北部的马尔瓦高原,水能较丰富,沿河有印度拉贾斯坦邦重要城市科塔。戈默蒂河是恒河左岸一支流,恒河第二大支流,长约900千米,沿河有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恒河大平原

恒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河流冲积平原——恒河平原。恒河平原西起印度西北部亚穆纳河西岸,东到孟加拉国,北到喜马拉雅西瓦立克山南麓,南抵德干高原北缘,呈东西向长条形,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比我国的东北平原大,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平原。恒河平原跨印度、孟加拉国两国,88%在印度境内,12%在孟加拉国境内。恒河平原西部地势略高,海拔多在100~200米;东部略低,一般海拔在10米左右。恒河平原大多土层深厚,东部一带的冲积层厚达300米。

恒河平原是印度人烟稠密、城镇密布、农耕发达、工商业繁荣的“精华之地”,面积约占印度国土总面积的15%,拥有印度70%的耕地,集中了印度40%的人口,养育了5亿多印度人。恒河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辽阔,耕地众多,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年降水量从西部的400~500毫米到东部的1500~1800毫米不等。1000多年前印度人就在恒河两岸开渠引水灌溉农田,种植小麦、水稻、甘蔗、棉花等作物;印度独立以来,在恒河平原建设了不少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抗旱,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恒河流域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有拉姆甘加工程(位于北方邦)灌溉面积约68万公顷;东亚穆纳运河灌溉工程(亚穆纳河与恒河之间),灌溉农田19万公顷,阿格拉渠灌溉工程,灌溉面积41万公顷;萨尔达萨哈亚克(位于印度北方邦)灌溉工程,灌溉农田面积117万公顷;根德格灌溉工程(位于比哈尔邦),灌溉农田150万公顷。

恒河平原今天已是印度主要的粮食、食用油料、甘蔗、果蔬菜产区;全印度80%的小麦、70%的豆类、70%的甘蔗、80%的油菜籽、70%的稻米产自恒河平原。大平原中西部的印度北方邦有“印度的粮仓”之称,是印度最大的小麦、豆类、甘蔗、烟草、土豆产区。恒河干流东西向流过的比哈尔邦,全邦大部分土地在恒河平原上,一半以上的农业用地得到灌溉,盛产水稻、小麦、甘蔗、土豆、洋葱、黄麻、芒果、荔枝、香蕉等农产品。

恒河平原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德里、加尔各答、坎普尔、勒克瑙、安拉阿巴德、巴特那、瓦腊纳西、阿格拉、加济哈巴德(西距德里15千米)、法里达巴德(德里附近)、密鲁特(德里东北部,北方邦西部城市)、豪拉(加尔各答附近)等12个(印度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约40个)。德里、加尔各答、坎普尔、勒克瑙、阿格拉、巴特那、密鲁特等七城城市品牌价值较高,入选城市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中(印度共有24个城市进入该榜单)。坎普尔坐落在恒河平原西部的恒河沿岸,印度北方邦最大城市,是北印度主要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棉纺、化肥、农机、食品工业发达;现有人口800多万(2017年),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也是北印度仅次于德里的第二大城市;坎普尔城市品牌价值很高,在城市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中居第263位,排在叶卡捷琳堡、科伦坡等名城之前。坐落在恒河平原中部戈默蒂河沿岸的勒克瑙是印度北方邦首府,北印度主要的工商业城市,有棉纺、食品、农机、制药、精密仪器、军工等工业,有近400万人口。坐落在恒河平原东部恒河南岸的巴特那,是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印度著名的宗教城市,有人口100多万。

坐落在恒河平原东南端的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最大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曾是“英属印度”的首都,现在是仅次于德里和孟买的印度第三大城市,有人口1500万。加尔各答地处恒河入海水道之一的胡格利河东岸,南距孟加拉湾120千米,建有河港,加尔各答港是印度东部主要贸易港,也是印度十大港口之一。加尔各答城市品牌价值较高,在城市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中居第118位,排名在胡志明市、德黑兰、新奥尔良等名城之前。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印度建筑明珠——泰姬陵

由德里沿亚穆纳河南行不远,就来到印度古城阿格拉,这里有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建筑奇观”、“印度建筑明珠”的泰姬陵,它是印度灿烂文明的见证,是印度人民的骄傲。印度有一谚语:没见过泰姬陵就等于没到过印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一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就有阿格拉古城及泰姬陵。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泰姬陵是“美丽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泰姬陵是17世纪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汗为他的宠妃阿姬曼建造的陵墓;这位王妃天生丽质,娇艳动人,深得国王宠爱,赐她叫“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中的王冠”。王妃在一次生产中难产去世,国王怀念她,下令为她建造这座陵墓,后人取名“泰姬陵”。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由来自印度各地、中亚、波斯、土耳其、欧洲的建筑大师、工匠、石匠、镶嵌大师、伊斯兰书法家参加营建,耗资4000万卢比,历时22年才建成。

泰姬陵背依亚穆纳河,规模宏大,占地17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花园,四周用红砂石筑起围墙,由陵墓、拱形大门、水道、喷水池和清真寺组成;陵的四方各有一座40米高的尖塔;供阿訇登塔念诵《古兰经》。从大门到陵寝有一条用红砂石铺成的通道,两侧是人行道,中间是由一连串喷泉构成的水池,甬道的尽头就是陵寝。陵寝是一座在正方形台基上的圆形寝宫,高75米,通体用白色大理石建筑。寝宫底部也呈正方形,边长57米,分为两层,下层是八角形陵壁,上层是四个圆形小凉亭环抱一直径18米的大穹顶;门窗边框都装着整块镂空花的大理石,四面是高大的拱门。寝宫里装饰精美,壁饰是用五彩宝石镶嵌出百合花、郁金香等图案;寝宫中央并排存放着沙贾汗与阿姬曼的石棺,石棺上用翡翠、水晶、珊瑚、玛瑙、红宝石、孔雀石镶嵌的百合花、茉莉花图案,花朵的枝干用黄金制成,其工艺之精细,可称巧夺天工。由于整个陵寝用纯白大理石砌成,在一日之内,随着晨曦、中午、晚霞不同时刻光影强弱不同,照射在陵寝上的折光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不同的景色。月光下的泰姬陵,那倒影在喷水池中的陵墓朦朦胧胧,好似泰姬在水中翩翩起舞。正前面进陵墓的大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着用伊斯兰书法写得《古兰经》经文,其中有一句: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陵墓建成后沙·贾汗赞叹:人间若有幸福乐园,即在此地,舍此无他。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印度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富有哲理和充满魅力的时尚,不愧是印度大地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印度文化的瑰宝。泰姬陵附近的阿格拉古堡与泰姬陵相互遥望,是阿巴克大帝时建造的极其奢华的宫殿,沙贾汗时期有扩建,古堡城墙绵延2500米,全用红砂岩建造,内有宫殿、公众厅、八角楼、亭子、清真寺等500座建筑物,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之大成,庄严而华丽。1983年泰姬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此评价: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修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阿格拉古堡也于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是:与泰姬陵毗邻的红色阿格拉古堡,是16世纪重要的莫卧儿王朝纪念建筑;它是由红萨石建成的坚固堡垒,围墙长2.5公里,把莫卧儿统治者的皇宫围在中间;古堡里有许多宛如童话故事一样的宫殿,如沙贾汗修建的贾汗吉尔宫或称卡斯宫,有迪凡-伊-卡斯会客厅和两座非常秀丽的清真寺。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印度“圣河”

恒河是印度人民心中的“圣河”,恒河世世代代用它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广阔的印度大地,浇灌着印度文明之花。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在《人民的意志》这首印度国歌中写道:温迪亚(印度中部一山脉,印度教圣山)、喜马拉雅发出回响,亚穆纳、恒河奏乐回答,印度洋的波涛唱着歌……。恒河成了印度的象征,是印度儿女的骄傲,古老的印度教更以种种神奇的传说为这条河蒙上了层层神秘的色彩。

按印度教的说法,恒河是天上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为了给自己的祖先洗清罪孽,请来了天女下凡,可天女从天上带来的神水淹没了恒河两岸大片土地;这是湿婆神来到恒河中央,让天女的神水从他的头发中缓慢流过,这样一来即冲洗了祖先的罪孽,洪水也不再泛滥,恒河水就成了洗涤罪孽的吉祥之水了。千百年来,印度教徒都将来自喜马拉雅山清澈甘甜的恒河水视为圣水,认为饮圣水可延年益寿、洗清罪孽,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来恒河沐浴和敬奉湿婆神。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四大愿望:到瓦腊纳西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与圣人结交并居住在瓦拉纳西、在瓦腊纳西火葬并将骨灰撒入恒河。印度教徒还以参加“大壶节”这样的宗教节日为荣。“大壶节”又称“圣水沐浴节”,分每12年办一次的“全大壶节”、每六年举办一次的“半大壶节”和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小大壶节”; “全大壶节” 每12年分别轮流在印度的四个城市(阿拉哈巴德、赫尔德瓦尔、乌贾恩、纳西克)举行一次,“半大壶节”每6年在阿拉哈巴德和赫尔德瓦尔两城市轮流举行。恒河沿岸的阿拉哈巴德“大壶节”和赫尔德瓦尔的“大壶节”最著名。“大壶节”在印度有2000多年的历史,印度教徒相信圣洁的恒河水能洗净身上的旧日罪孽。

恒河中游北岸的瓦拉纳西(旧称贝拿勒斯)是印度教最著名的圣城,也是与麦加、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宗教圣城;因该城位于瓦拉纳河与阿西河之间,取两条河的名字合起而称瓦拉纳西。瓦拉纳西相传是6000年前作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建,有“印度之光”的称号。公元前4-6世纪曾为印度学术中心;公元前5世纪佛祖释迦摩尼曾来此地首次布道、传教;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曾到这里朝圣,在他著的《大唐西域纪》中有详细的描绘。12世纪印度古王朝曾在此建都城。瓦拉纳西至今还有1500多座不同时代的各式庙宇,有“寺庙之都”之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敬奉湿婆神的“维希瓦纳特金庙”,该庙建于1776年,圆拱形的屋顶全部镀金,用去800千克的黄金,是整个瓦拉纳西地位最高的一座印度教神庙,每天要接待无数虔诚信徒的朝拜。瓦拉纳西的宗教节日每年有400多个,最热闹的节日是“沐浴节”,到时恒河边挤满了来自印度各地的信徒,天一放亮,成千上万的信徒拥向一个个“喀德”(即恒河边筑有许多台阶的码头,也称河坛),开始了“圣水浴”的仪式;祭司念念有词,神庙乐声悠扬;上千年来建造的“咯德”沿恒河延伸六七千米;人们按不同的“种姓”找到自己的“喀德”,依次走入河中,或和衣浸入水中,或作仰泳状默念祷告,或作瑜伽状立于水中。城中有许多供快要死去的人设的“待亡者之家”,虔诚的印度教徒都希望自己的尸体能在恒河边火化,骨灰能随之撒入恒河,这样灵魂才能升天。瓦腊纳西每年在恒河边火化的尸体几十万具。瓦腊纳西如今是印度北方的重要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建有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国际机场等;瓦腊纳西也是印度的文化古城,建有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梵文大学、加西大学等著名高校;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创建于1916年,是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是印度排名前十名的顶尖大学之一。

安拉阿巴德是印度教圣城之一,坐落在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处、印度北方邦的东南部,原名“帕拉亚格”,意为“献祭之城”;16世纪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改名为安拉阿巴德,意为“安拉的城市”。安拉阿巴德的“大壶节”全印度最著名,每6年办一次“半大壶节”,每12年办一次的“全大壶节”更是盛况空前,届时在长达43天节日期有几千万的印度教徒来此城朝圣、沐浴。2013年1月14日安拉阿巴德“全大壶节”开始首日,就有300万的人次的印度教徒前来参加,之后的42天里共有约1亿人次的印度教徒来到安拉阿巴德。参加“大壶节”的除了大量的印度教信徒,还有许多的尊者、上师、苦行者、瑜伽修行者,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进入恒河岸边的浅水中沐浴,以期望圣洁的恒河水洗净身上的罪孽。安拉阿巴德城市基础设施有限,“大壶节”期间常有踩踏事故发生。2013年安拉阿巴德“全大壶节”期间就发生了火车站踩踏事故,有36人丧生,约60人受伤。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

恒河在进入孟加拉国后,于来自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将它们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大量堆积下来,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恒河三角洲。三角洲以印度、孟加拉国边界的法拉卡为顶点,东到梅格纳河,南到孟加拉湾,形成一南北距离500千米、东西弧长400千米、总面积60000多平方千米的巨型三角洲(我国长江三角洲5万平方千米)。它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三角洲,90%的土地在孟加拉国境内,少部分在印度境内。三角洲面积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都是世界上输沙能力极大的河流,加上孟加拉湾是个海流系统较弱的海湾。恒河的年输沙量约5亿吨,加上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巨量泥沙,这里每年有10亿多吨的泥沙沉积,故而造就了此巨型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单一河流的塑造,它是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叫贾木那河)、梅格纳河共同塑造的。

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不足10米,有恒河、贾姆纳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河道密布复杂,三角洲沿海一带是巨大的红树林、海滨沼泽,建有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地跨印度和孟加拉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国家公园占据10000平方千米的陆地和水域,其中一半多地区在印度,其余部分在孟加拉国,有世界最大的红树林区,生活着许多稀有或濒危动物,其中包括孟加拉虎、恒河江豚、印度黑海豚、湾鳄、恒河猴、沼泽鹿、野猪、大秃鹫、小秃鹫、翠鸟、海龟、玳瑁等。孟加拉虎也叫印度虎、南亚虎,是印度的国兽,目前全球野生孟加拉虎的数量不足2500只,主要生活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的热带丛林中,其中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里约有200~300只。

恒河三角洲上的入海水道主要有普苏尔河、梅格纳河、胡格纳河等8条,其中最大的是梅格纳三角湾水道,最宽处有120千米。这些大大小小的水道交错纵横交错,密如蛛网,雨季时河宽水深可通航。三角洲地区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6~9月的雨季时常暴雨如注,河水猛涨,加上时常出现的孟加拉湾风暴潮水顶托,大量河水入海不畅,漫过河堤,恒河三角洲一片汪洋,最严重时水淹面积在4万平方千米,水淹深度1~4米。恒河三角洲的洪水泛滥几乎年年都有,大的洪泛每七、八年一次。1987年7月,孟加拉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水灾,全国67个县有47个县受灾,洪水冲毁800万间房屋,1300千米的公路,240多座桥梁,3000万人无家可归,死亡2000多人;达卡国际机场因洪水淹没跑道关闭了一周。

恒河三角洲经过长期开发,如今已是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1500人以上,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至少有1亿以上的人在此生息。恒河三角洲是孟加拉国的“精华之地”,面积占该国的近一半,人口占全国的80%;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麻产区,黄麻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黄麻及黄麻制品是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出口物资,被誉为“金色纤维”;孟加拉国国徽上绘有黄麻图案。黄麻主要种植在地势相当高的博多河、胡格利河、贾木纳河两岸。恒河三角洲耕地的80%种植的是水稻,由于这里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便利,劳力充裕,水稻种植一年三熟(冬季稻、春季稻和夏季稻),亩产很高,是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之一。

恒河三角洲主要城市是印度加尔各答和孟加拉国的达卡、库尔纳等。坐落在孟加拉国西南部普苏尔河西岸的库尔纳,是一个有100多万人口工商业繁荣的城市,是孟加拉国第三大城市;普苏尔河是恒河三角洲上主要入海水道之一,库尔纳港是孟加拉国主要河港之一。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恒河三角洲明珠——达卡

恒河三角洲中心的达卡是这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恒河三角洲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最大的黄麻加工中心,有“恒河三角洲明珠”的美称。达卡建于15世纪,17世纪成为莫卧尔帝国孟加拉省首府,18世纪中后期为“英属印度”孟加拉地区首府,1947年成为东孟加拉省省会,1956年成为东巴基斯坦首府,1972年成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如今的达卡是孟加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最大城市,有棉纺织、黄麻加工、造纸、食品等工业,人口1500万(2018年)。

达卡留有800多座各具特色的清真寺,有“清真寺之城”之称。有名的建筑有巴拉卡特拉宫、拉尔巴格堡、巴伊特穆卡拉姆清真寺、国家烈士纪念碑、孟加拉国议会大厦等。拉尔巴格堡位于达卡市中心,是三幢用红砂岩和砖块砌起的组合建筑,即清真寺、帕瑞比比的墓和两层高的莫卧尔王朝总督府构成,因其外观与印度泰姬陵相似,有“孟加拉的泰姬陵”之称。孟加拉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有名的博物馆之一,保存着大量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的雕刻,阿拉伯文书法、古钱币、金佛像、穆斯林纺织品、古代兵器等,尤以15~18世纪的书籍插图最为珍贵。巴伊特穆卡拉姆清真寺建于1968年,是孟加拉国最大的清真寺,号称世界第10大清真寺。

恒河发源地(恒河发源于哪里)

印度最大的城市——德里

在印度西北部、恒河平原最西端、亚穆纳河西岸,坐落着印度最大的城市——德里。德里的全称是“德里国家首都辖区”(印度一级行政区),包括德里和新德里;德里是千年历史的老城,印度门以南是1912年后新建的新德里;德里与新德里彼此相连,组成德里大都会区,总面积1484平方千米,总人口2570万(2015年)。新德里是印度首都,印度国家政府机构均设在此地。

德里是印度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超2000万的超级大城市之一。德里的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仅次于孟买居印度第二,有汽车、电子信息、钢铁、化学、食品、机械、印刷等工业,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子通讯、旅游、商业、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较发达。德里是印度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中心,有6条铁路干线通往印度各地,是印度最大的铁路枢纽。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是印度最繁忙的机场,除飞往印度各地外,可直飞北京、东京、莫斯科、纽约、伦敦等,年旅客进出量超过6000万人次,是世界最繁忙的15大机场之一。德里也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都市,成功举办了1951年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和1982年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2010年又举办了第17届英联邦运动会。

德里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拉贾迪卢就在此建城并命名“德里”。1206年德里苏丹国定都于此,1526年莫卧尔帝国定都于此,1638年莫卧尔帝国的沙贾汗改建城市,建了贾玛清真寺,改名“沙贾汗·纳巴德”。在长达300多年的莫卧尔帝国历史中,有200多年都定都于德里(1526~1857年的莫卧尔帝国曾在德里、拉合尔、阿格拉定都)。1857年“英属印度”成立后,德里不再是都城。1931年德里重新成为“英属印度”首府,直到1947年独立的印度共和国定国都于新德里至今。德里有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等著名大学。德里也是印度著名的历史名城,名胜古迹众多,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就有顾特卜塔、胡马雍墓和德里红堡建筑群三处;还有甘地陵、印度门、贾玛清真寺、莲花庙、印度总统府、印度国家博物馆等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