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为什么大家都不去“农家乐”了?

2023-10-25 22:42 来源:略喷网 点击:

为什么大家都不去“农家乐”了?

时代不会主动抛弃一个人,除非他自绝于时代。

这几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农家乐,掀起了几波 " 关店潮 "。

不少曾经很火的农家乐,现在已经门可罗雀,包括 " 皖南川藏线 "、"318" 在内的经典自驾路线,沿途的农家乐,已经变得空荡冷清。

为什么现在的城里人不爱农家乐了?

真的是时代变了吗?

农家乐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的新闻媒体大量推送美国、西欧等地的观光农业和城市近郊农业休闲。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引荐城市居民走入乡村,走入农户,亲近大自然,吃农家菜,做农家事。

农家乐就是主打为久居城里的都市人群,提供一个集蔬菜采摘、登山踏青、山野垂钓、品尝农家饭的体验。

刚开始,农家乐都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

后来随着经营者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金雄厚者的介入,规范开始扩大,不少大型的 " 农家乐 " 甚至涵盖了宾馆和会议接待等服务。

一些农户甚至开始推出以农家乐为主的家庭农场、农庄。

进入 2000 年前后,各种以农家乐为特色服务设施开始大量涌现,不少旅游团也开始推出农家乐乡村旅游线路,很多被冠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

一些有心人士甚至成立了行业协会,为农家乐制定了评定标准。

农家乐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源于生活于城市的人开始追求返璞归真。

绝大多数的农家乐,主打的都是餐饮服务," 土菜 "、" 农家土菜 "、" 农家菜 "、" 纯天然,无污染 "。

这些地方特色美食,再加上吃完后来一场钓鱼、采摘,对于久居樊笼中的城里人来说,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很多城市人群,周末都会开着小汽车,自驾到边缘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农家乐 " 一日游 ",放松身心。

有不少欠发达地区,硬是靠着 " 农家乐 " 实现了脱贫致富,最红的时候,一个村甚至出现 200 多家农家乐。

比如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的 " 农科村 ",在 2020 年国庆期间,接待人数达到了 9 万多人次,总收入 747 万元。

还有咸阳礼泉县的袁家村,十几年前,还是个一个贫穷村,可自从村里集体决定发展农家乐行业后,现在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更是成为陕西民俗体验的一张名片。

低成本,高回报。

今天的农家乐已经遍地开花,甚至是 " 司空见惯 " 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这路走的人多了,也就不好走了。

近几年,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周边的农家乐要么倒闭了一大批,要么生意冷淡,生存状况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宰客、服务水平低、同质化。

先说宰客,这是目前农家乐存在的最严重问题。

一是食材宰。

所谓农家乐,主打的是天然有机。

可自从生意越来越好后,一些商家就开始学坏了。

他们从农贸市场买菜,然后假装是自家产,很多食客吃了,发现和城里 " 一个味 ",再也不想花冤枉钱。

二是价格宰。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乐给人印象应该是 " 便宜大碗 " 才对,但事实上,现在的农家乐价格甚至比城里要高不少。

一些简单的土菜,动辄就要大几十元。

比如无相君上周末刚去过南京溧水的一家农家乐,其菜单上写着:

紫菜蛋汤:28;

青椒炒土鸡蛋:32;

农家烧公鸡:128

……

当即我就选择了走人,这鸡是能下蛋的公鸡吗?

很多去过农家乐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随随便便几个小菜,都是千元消费。

城里人挣钱也不容易啊,久而久之,自然对农家乐敬而远之。

其次,是服务质量低。

农家乐往往因为监管的宽松,很多都是无证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家都缺少卫生、服务意识。

2020 年,北京 200 多名游客到一家农家菜餐厅就餐,出现了 73 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2023 年,河北景县一农家乐多名顾客直接一氧化碳中毒,不停呕吐,被送医治疗。

事后发现,该农家乐的经营者连基本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都没有。

没有监管,自然利益当道,很多农家乐经营者为了多挣钱,用烂菜叶、变质肉,都是常见的事情。

还有资料统计,北京大约有 85% 农家院客房,没有私人卫浴,一次性用品配套不齐,消毒设施缺乏。

尽管如此,这些农家乐的收费,甚至超过了三星级以上的酒店。

最后,就是同质化了。

农家乐的出现,本身就是和城里餐馆形成差异化竞争。

但现在的农家乐,场景体验千篇一律,农家主题也是流于表面,无非就是在开饭店的基础上,加点农村老物件装饰。

围个园子,挖个池子,架个炉子,摆张凳子。

炒的都是差不多的菜,玩的都是差不多的项目。

几年下来,城里人也厌倦了……

农家乐本有趣,坏在千篇一律。

正是因为这些恶性竞争,抱着跟城里人进行 " 一锤子 " 买卖的环境,这些年,农家乐的整体消费口碑直线下滑。

甚至有的不惜采用恶劣手段,招揽客源(比如路边揽客),让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拧巴。

不过,也有一些农家乐开始寻求转型。

不少地方现在推出 " 一村一特、一户一景 " 的战略,着力打造区域精品,实现农家乐向乡村休闲旅游转型。

比如,咸阳的袁家村就规定每家店只卖一种食物,让一百个经营者就有一百种吃法,旨在不断给用户提供新奇体验。

还有的更加注重深度体验。

有不少从事文创工作的艺术创作者,喜欢租下农村小院,对其进行了改造,增添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设置古风茶舍,摆放了古琴、文房四宝等物件。

让客人吃喝完后,就能随意挥上两笔。

还有的衍生出了乡村庭院咖啡、乡村民宿、农家院休闲等新业态。

始于 " 颜值 ",忠于 " 内涵 "。

农家乐只有升级产品和服务,把客流真正地 " 留 " 下来!

尤其现在市场消费主力已经发生了变化,90 后和 00 后的成长过程是不像他们的父辈爷爷辈。

他们更关心环境是否更美,吃的过程是否有仪式感,玩得是否更有新奇感,农家乐的体验能否他们在朋友圈的 " 炫耀 "!

面对新的消费需要,农家乐再不升级,未来只能走向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