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生活 > 正文

​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之浅见

2023-12-11 14:02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之浅见

府河湿地图一:溢彩流光 天鹅翔集

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之浅见

府河,亦称涢水。发源于湖北随州市大洪山北麓,因其流域大部在古德安府(今湖北安陆、随州)境内而得名。其源头大、小涢水在随州市洪山镇汇成主干,原河道流经随县、安陆、广水、云梦、应城、汉川六县入汉水。1959年湖北省治理汉川汈汊湖,改府河下游河道由云梦东进孝感,至卧龙潭与澴水汇合,再入武汉市黄陂区境内与滠水并流,在汉口谌家矶注入长江,与汉水融通。从而形成今日之大武汉两江一河(长江汉江府河)交汇、四镇(汉口武昌汉阳汉北)崛起的城市发展格局。

全长385公里的府河两岸,有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具称之为涢水流域。流域面积为14455平方公里,原通航里程高达249公里。

府河湿地图二:大雁南飞

长期以来,府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既无科学的治理规划和方案,更无专门的管理部门和资金。随意排污、违法取土、乱倒垃圾、放任捕捞、堤防失修等,屡禁不止,使府河无法休养生息。尤其是武汉河段,其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生态功能和作用几乎丧失殆尽。

有鉴于此,2010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湿地保护地方立法,并建立了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但地方财力捉襟见肘,生态投入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缓解府河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燃眉之急。

无庸赘言,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对于改善武汉城市生态,美化武汉城市环境,塑造武汉城市形象,提升武汉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府河湿地图三:渔舟唱晚

一、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

一是发掘其生态价值。

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根据调查公布,府河湿地的鸟兽虫鱼和花草林木等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通过对府河湿地生态的综合治理,把府河及一河两岸建成武汉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这对于改善武汉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缓解"火炉"热岛效应,调节冬夏极端气候,建设生态宜居武汉,从而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府河湿地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极具保护利用潜力,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二是彰显其文化价值。

府河湿地武汉河道沿岸的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被誉为“长江第一城”、"武汉城市之根"的殷商盘龙古城扼据府河要津,而且丰荷(烽火)山、甲宝山、露甲山、李家墩遗址,乃至千年古镇黄花涝,成众星捧月之势环布四周,异彩纷呈。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可以让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更加璀璨夺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市民耳闻目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传承文脉、弘扬文明,可谓一举多得,功德无量。

府河湿地图四:浮光跃金 野鸭戏水

三是释放其土地利用价值。

府河是流经武汉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市境流程48公里,巿内河道占地面积为5156公顷。一河两岸的湖泊灿若繁星。天河国际机场、亚洲最大的汉北铁路编组站、待建的沪蓉高铁站、汉孝城际铁路和阳逻深水港呈一线穿珠之势,与府河平行延伸。通过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全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附加值。

四是提升其商业价值。

古往今来,府河为武汉提供了舟楫之便和排灌之利,发挥着湿地之肾和绿色之肺的生态功能作用。为大武汉发展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特大中心城市"龙头老大"的地位,作岀了应有的贡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武汉临空经济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和长江新城以及东西湖保税区也沿府河分布。得天独厚的要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必然转化为巨大的交通商贸经济优势。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对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功能分区优化布局,促进推动府河沿岸更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尤为重要。

府河湿地图五:落日熔金 百鸟归翔

二、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的实施路径。

一是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对府河湿地生态的综合治理,应邀请规划、环保、生态园林等相关机构的专家,以及社会各方面有的识之士,在进行实地踏戡考察,充分掌握资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评审和论证。术业有专攻,在充分遵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府河湿地生态保护和治理实施方案,择其善者而从之。

府河湿地图六:长虹卧波 桥连四方

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

结合府河流域地理,气象、水文和人文资料数据,结合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突出地域生态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品味,发掘经济发展潜力,配套公共产品设施,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看山取柴,挨船下篙,有的放矢,不打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舍本求末的"迷踪拳"。可以采取规划一次性编制成篇,依法依规锁定,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区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逐步落实到位。

三是要形成一致的政策合力。

府河流域涉及武汉市黄陂、东西湖、江汉、江岸多个城区以及上游的孝感随州两市,必须统一认识,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统一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统建分享,协调配合的整体合力。投资以省市级为主、建设以区县(市)级为主、养护以河段为主。生态投入和损毁所形成的正负外部经济效益,应引入市场机制,量化为边际成本价格,收益由投入者或建设者分享,损失由破坏者或受益者分担。从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推动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研究制定府河湿地生态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生态环保"一盘棋""一条龙"快速灵活反应体制。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引导形成绿色生态环保,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府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域的执法巡查监督,创新协调配合联动快速反应。健全举报和处罚机制,定期启动开展第三方公益诉讼程序,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切实把府河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置于全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携手共进,确保府河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府河湿地图七:暮云泼彩 雁鸣九皋

三、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的实施措施。

一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对府河湿地现存的原生态,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遗产,要采取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府河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出现新的人为破坏和因管理不善而形成的生态环境自然退化。要创造条件,使府河湿地自然生态环境休养生息,逐步自我保护修复,重回历史最佳状态。

二是加快人工生态修复。

对因保护不力而已经岌岌可危的脆弱濒危的府河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应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可行性论证,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修复方案。当前要着重解决影响府河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坚决制止在府河湿地河道内的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死灰复燃,重复再度发生,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府河湿地图八:侯鸟天堂

三是注重生态功能作用再造。

对府河湿地因人为破坏和自然退化而使功能和作用丧失殆尽的生态系统,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重新规划确定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生态环境的重建再造。尽量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和作用,并最大可能地与未来的区域发展目标相衔接。同步协调,同频共振,优化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承载更多生态环境贡献。

四是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对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保护自然生态,修复退化生态,重建损毁生态,使府河生态系统重归历史最佳状态,并形成自我保护,自我修复,自我进化的良性生态循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加固堤防,整理河道,改造滩涂,涵养水源,疏通航道,打造观景平台,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其潜在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土地利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建设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新区,造福一河两岸人民。

府河湿地图九:玉鉴琼田 路桥通天

一一壬寅晚冬 府河湿地生态综合治理随想录

(2011年12月成文,2023年元旦整理网发。)

图文传真 品茶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