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是怎样的?
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是怎样的?
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从而使得农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主要就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了。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壮族了,因为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同时在壮族文化中更是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美丽神奇的滇东南,世代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壮家人。古往今来,壮族人民由于在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人民频繁交往,并且不断吸收汉族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发展创新,普遍使用牛耕铁犁精耕细作种植水稻,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农耕稻作文化,并融入宗教、饮食、建筑、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成为壮族文化的精髓和主流。
壮族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明清各代地方志均有大量记载。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在耕作技术方面,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
绝大多数地区已使用畜肥、绿肥施田,粮食产量也比较高。云南省冠以“那(纳)”的地名近千个,细考“那”的含义,其实是壮语水田或稻田的意思,表明壮族的先民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文山八宝出产的“八宝贡米”,品质十分优秀,可谓誉满神州。由此可见,农耕稻作文化同壮族的历史渊源之深。
在壮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根源于壮族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荣、枯,传递着上天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
“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人健康长寿,而且是壮家儿女的幸福源泉。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壮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壮族善种糯谷。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尤以糯米食品最具特色。他们用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的七彩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而且香糯有加,十分可口。它是壮家人节日的必备品,主要用来祭神。
壮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坝临水地区,依山畔水建山寨。民居为干栏式建筑,既适应炎夏潮湿的气候环境,避免毒蛇猛兽侵害,又为农耕稻作创造条件。一般为三层,顶层储粮,中层住人,底层放置农具和饲养牲畜,以三开间或五开间为一栋,有的还建有耳房和抱厦组为一套的。
在壮族的文学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生动具体反映农耕稻作的生活内容。在其神话体诗歌《古歌》和故事体诗歌《谷子来源》等作品中,既叙述了谷种的来源,劈山造田的辛劳,洪水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又表达了他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取得胜利后的欢欣。诗句感情奔放,激昂动人。
壮族历史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根深蒂固的生存理念。它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着壮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
- 忍辱负重典故出处介绍
-
2024-03-21 09:21:17
-
- 面不改色什么意思?
-
2024-03-21 09:19:12
-
-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是什么意思?
-
2024-03-21 09:17:06
-
- 周为民简介(周为民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
2024-03-20 21:29:50
-
- 卫嗣伯介绍(卫嗣伯卫国第四任国君)
-
2024-03-20 21:27:44
-
- 柳周臣简介(柳周臣贾家楼四十六友之一)
-
2024-03-20 21:25:38
-
- 固伦端贞长公主简介(固伦端贞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八女)
-
2024-03-20 21:23:32
-
- 苻生简介(苻生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
-
2024-03-20 21:21:26
-
- 李侗简介(李侗南宋学者)
-
2024-03-20 05:45:29
-
- 何元庆简介(何元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说岳全传》中人物)
-
2024-03-20 05:43:23
-
- 范会国简介(范会国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
2024-03-20 05:41:17
-
- 马世清简介(马世清中国伊斯兰教教徒)
-
2024-03-20 05:39:12
-
- 阮惠简介(阮惠越南历史上著名军事家,西山朝第二代皇帝)
-
2024-03-20 05:37:06
-
- 郑众介绍(郑众东汉宦官)
-
2024-03-20 05:35:01
-
- 刘子鸾简介(刘子鸾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
-
2024-03-20 05:32:55
-
- 孔秀简介(孔秀曹操置东岭关守将)
-
2024-03-20 05:30:49
-
- 赵汝愚简介(赵汝愚南宋宗室名臣)
-
2024-03-20 05:28:43
-
- 虢石父介绍(虢石父善谀好利)
-
2024-03-20 05:26:38
-
- 酒精是否能导电 酒精导不导电?
-
2024-03-20 01:29:37
-
- 鲸是喂奶的吗 鲸鱼是怎样喂奶的
-
2024-03-20 0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