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国的缉毒大案被拍成剧,第一集就尺度狂飙
震惊全国的缉毒大案被拍成剧,第一集就尺度狂飙
一部《我不是药神》,让现实主义题材在华语影视市场点起一把火。
我很高兴,这把火从大银幕燃到了小荧幕。
今年截至目前,引起热议的两部口碑剧——《都挺好》和《我们与恶的距离》,均是从现实中来,为现实说话,甚至推动、改变现实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
《都挺好》中,独爱根花宝贝、只喝手磨咖啡,作天作地作儿女的苏大强,成了上半年最出位流量。
我们笑看苏家的悲欢离合,反观中国式家庭关系,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那群心有良知,却在问题重重的社会中艰难前行的人们,他们要对抗的,不仅是无良媒体、网络暴力、司法不公,还有最真实的人性。
直戳社会伤口,实属锥心之痛。
但人之所以为人,不能永远活在麻痹当中。总有那么一刻要鼓起勇气直面地狱开出的恶之花,才能疗愈伤痛。
两部好剧相继完结。
舍不得,但不必担心剧荒。
因为,这部我盼了许久的良心剧今天终于播出了——
《破冰行动》
从立项之初,《破冰行动》就登上了我的年度必看剧单。
一个重要原因——缉毒题材。而且,是改编自现实大案的缉毒故事。
过程之凶险波折,人性之深不可测,场面之热血震撼,可想而知。
但没想到,等到剧集真的呈现在我面前,这一切要素也都超出我的预期。
五一假期之前,院长应邀在电影院跟百来位观众一起看了这部剧的前三集连放。
毫不夸张地说,三集下来,案子进展如飞,神转折一个接着一个,却看得院长抓耳挠腮。
谁好人?谁反派?完全猜不出来!
绝不是普普通通的警匪对冲戏,要想看懂,最好拿笔记。
光第一集就出现大量人物交代。
每一个画面信息,每一处情节,甚至台词,都有判断人物忠奸的实锤功能。
一场盛大的警察揪内鬼,缉毒收网抓鱼大案,徐徐向你展开。
院长觉得,三集根本不够看,甚至想要原地催更!
我甚至能清晰感受到,观影现场大家那种嗅到好剧眼珠子放光,精神百倍的样子。
只能说,《破冰行动》拍得实在太“真实”、太“震撼”,也“太敢”了!
01. 要案改编,真实彻骨
《破冰行动》名前被冠以“真实大案国情剧”的title。
这里要说的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剧都能叫“国情大剧”,必须是要反映国情,立足要案。
而《破冰行动》原型案件,是广东省2013年“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
当初有数的警力出动3000多名,缴获的近3吨冰毒,23吨原材料,加一起相当于小半架空客A320飞机的重量。
广东海陆丰弹丸之地,震惊全国。
整个“雷霆扫毒”行动中,海陆丰的博社村被称为“制毒第一村”。
作为重点整治对象,是最难攻破,也是整个行动的核心要害。
专题纪录片里说,整个村子的人警惕性都非常高。
生人进村会被盯梢,行为稍有异样,即刻遭受驱赶出村。
它在剧中,化身为东山县塔寨村。
缉毒大队里的警察,有些人就是塔寨的女婿。
蛇鼠一窝,相互包庇。
警方安排在此卧底线人,一个个以不知名的原因失去性命。
直接让黄景瑜扮演的缉毒警李飞喊出“东山没好人”的话。
现实里,博社村也是整个海陆丰地区最有名的“冰毒教父”蔡东家。
就是剧中王劲松扮演的林耀东的原型。
蔡东家与同案者蔡广创、蔡昭桂在博社村共同理事。
于是剧里也出现一个林氏宗祠,与私人法庭无二,甚至可以执行死刑。
为了还原真实大案,《破冰行动》秉持把正邪对垒的机构完整复刻的模式。
除了角色结构等基础建设,《破冰行动》更是精当地还原了案件里“人情社会”这条脉络。
现实中的蔡东家,绝非简单毒贩。
身上还有博社村党支部书记,汕尾、海陆丰两级人大代表的身份。
巨款贿赂腐化官员,蔡东家利用“人情社会”为自己织出一张当地保护网。
同样,剧里的林耀东一出手就是三百万,还叫嚣“这些钱你必须收”。
手握整个东山塔寨与当地警察局的人情网,一样是林耀东才有恃无恐的根源。
从编剧层面,《破冰行动》即圆了面子也全了里子。
观片会交流环节里,总制片人戴莹谈到编剧陈育新对剧本的认真。
“在我们介入之前,他已经创作了这个剧本三年多时间,他四次下广州,跟我们所有当时的这个案件的干警们一起生活,一起采访他们,一起了解说这个大案背后的人物是什么,当时这个大案到底是怎么破的。”
可以说从一开始,《破冰行动》就用真实性征服了院长。
02.机关支持,极致还原
虽然一集电视剧看来只有几十分钟。
但要让人相信这是一部真实案件改编的电视剧,从场景到美术到演员,每一个细节,当然是越真实越好。
这些年讲警察的戏那么多,缉毒警的戏也不在少数。
却都没有一部,像《破冰行动》这样,一口气得到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公安部禁毒局、广东省公安厅等实景的拍摄支持。
海陆空全方位的交通支持。
还有荷枪实弹的武警、特警、缉毒警出镜支持。
编剧陈育新说,“这部戏可能是公安方面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部戏”。
的确,都够拍大片的了。
而用这种规格来打造一部具有真实感的电视剧,代入感也可想而知了吧?
除了借给剧组房子,公安部把更宝贵的“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案子细节也交给了剧组。
可以说为了能够让人明白“雷霆扫毒”的难度跟意义所在,毫无保留。
总制片人戴莹回忆时说:
“我们所有的主创带着我们去到了广东省公安厅,跟当时所有广东省公安厅经历过这个案件的公安干警我们面对面做了非常深刻的交流,并且把当时他们破案现场的纪录片分享给我们看,跟我们分享了整个案件来龙去脉的故事。破获可能是一刹那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们部署这个任务花了两年时间,两年过程当中那个村子是没法进去的,我们的公安干警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辛苦完成这个案件。”
这些纯纯的一手资料,是日后李飞斗车,两过宾馆而不入,直到楼群间黑枪反派跟警察对垒,再安然逃脱等等各种鬼才桥段的灵感来源。
再次验证了,“事实是最好的编剧”这句话。
03. 节奏在线,尺度突破
有真实事件跟广东省公安厅打底,《破冰行动》的尺度多大,院长其实有预判。
没想到现场看到之后,还是被惊到瞠目。
《破冰行动》敢拍真正的社会大佬,也敢拍一个萌新警察是怎么迅速被社会大佬“消灭”的。
第一集第一场戏,就是李飞带队进塔寨抓小毒贩。
竟然被村民轮着砍刀满处乱跑,大雨地里淋成落汤鸡。
而人群中款款而来的林耀东,背后有人打伞,身上片水不沾。
脸上一片儒雅,说话一派祥和,眼神里却全是杀气,不怒自威。
看嘛,真正的社会大佬气质,完全吊打萌新警察。
而我们萌新李飞被“消灭”的速度跟过程,也是节奏快到起飞。
第一集出场亮相:
第二集蒙冤中弹,躺医院里差点被杀:
到第三集,他竟然直接……
院长不剧透,你们自己看。
只想说,剧情转折太快就像龙卷风,美剧都不敢这么玩吧!
命运多舛的主人公,一路就没被好好待见过。
带走了毒贩嫌疑人林胜文,公然嘲笑李飞工资低,问80万能不能买个当场释放。
笑话小警察一个月拼死拼活赚3000块,上司们一收贿赂就是三百万,简直把李飞尊严践踏到泥里。
更气的是拼死抓回来的毒贩,还没交代案情,转天就被取保候审。
警察局的恶势力保护伞,早早就为林耀东张开了,李飞也不得不怀疑警察里是否有内鬼。
内鬼在暗处早已设套,跟林耀东里应外合,直接做局害死李飞同事,栽赃李飞,同时搅黄李维民精心布置的收网计划。
敢公然表现“警方内部,一定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的尺度,恐怕只有《破冰行动》这一家敢了吧?
04.神仙卡司,戏骨云集
《破冰行动》的主演卡司,也可谓是“写实”阵容了。
首先,黄景瑜版的李飞应该是最对的选择。
从《红海行动》到《飞驰人生》,黄景瑜的血性男儿深入人心,跟缉毒警忠诚热血气质不谋而合。
而且你不得不承认,套上警服的鲸鱼,360度A爆全场了诶!
三集下来,院长没有发现尬笑尬哭玩帅抖机灵等等小鲜肉表演时惯用招数。
还要为李飞见兄弟惨死自己面前时zqsg地哭到青筋暴起,没有偶像包袱而鼓掌。
第三集大段马路飙车追逐,情急之中秀操作,透着机灵劲儿,为角色跟演员双双加分。
此外,现场主创们谈到黄景瑜的表演,还用到“敬业”跟“天赋”二词。
本以为承受不住压力的黄景瑜,拍摄环节却实打实拍不用替身,房檐上危险行走,很打动制片人。
讲真院长等不及看黄景瑜在《破冰行动》后续的表现了!
与小鲜肉相对的,自然就是老戏骨们演绎支撑。
那么多老戏骨搭小鲜肉的组合,《破冰行动》这款看着最舒服。
达康书记吴刚老师,放弃了他的保温杯,取而代之的是手握对讲机,带着天生的欧式大双眼皮,稳坐军中帐,指挥千军。
一方面,他是正直忠诚的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李维民。
深谙人性复杂,毒贩难抓,警局之内恐有内鬼的现实。
另一方面,他与李飞还有教养之情。
这对鲜肉戏骨搭档对戏格外有嚼劲。
能感觉到演员之间以力借力的奇妙化学效果。
尤其达康书记慈爱老父般对着黄景瑜温柔叫“飞飞”,稳中带萌,现场立刻引起笑声一片。
王劲松老师的塔寨村支书林耀东则是气场全开,作为宗族里一言九鼎的人物,行动坐卧一派君子,看起来却令人生畏。
记得郭德纲在评书中有讲,坏人级别越高,越是绅士打扮,所谈之事,分分钟能要人性命。放在林耀东的身上正经合适。
做一个单纯的坏人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坏人的价值观反衬自己卑微的劣根性。
祠堂里跟三方争斗的林耀东,大吼输出自己为塔寨为乡亲何错之有的时候,王劲松老师的演技,再次惊艳众人。
阴鸷、偏激、奸佞、狂妄,一瞬间恶魔獠牙毕露,当得起一部好剧里的强大反派。
而目前最为扑朔迷离的,是一身大佬风范的任达华。
他饰演的富商赵嘉良,起初是李维民收网行动里的一条鱼。
却在第三集最后玩了一下惊天反转。
港片当年的英姿形象有种让人一秒穿越的怀念。
全凭直觉,院长跟你赌他是个好人。
主演之外,金牌拍摄班底也是为《破冰行动》保驾护航的重要存在。
凭借《红海》+《战狼2》的拍摄资历,拍起大阵也是仗信手拈来,让剧中的警匪争锋场面成为一大看点。
05. 关乎人性,关乎人心
最后,院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导演在现场交流会上,对《破冰行动》的解读。
真实也好,还原当年大案也好。
归根到底,导演说《破冰行动》讲的是:人的故事。
缉毒警察是人,毒贩也是人,被腐化的公安同样是人。
性情中激发出的善意与恶念,形成了当时的事实,也被拍成了今天的事实。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在世几十年,总会经历空虚时刻,以及各种复杂、黑暗的时刻。
不会有人知道哪一刻开始,自己会突然变得格外脆弱、格外疯狂,甚至试图在旁门左道里寻找解脱。
更不会知道这一失足,便是遗恨千古……
毒贩在成为毒贩之前,也都是一群普通人。
只可惜他们错误地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又低估了毒品的诱惑力。
导演创作《破冰行动》的初衷,并不只想表达一个缉毒的故事。
“我更想探讨怎么会出现(吸毒的)问题,怎么会有那么大面积的制毒,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么长时间里没有一种耻辱感,没有一种道德感、羞愧感,走到今天。”
除了花大量心血还原惊心动魄的缉毒过程,更重要的是带领观众,切身体会缉毒警察们的坚定信仰和勇敢赤诚。
面对人性阴暗面生出的魑魅魍魉,唯有信念能够破灭空虚、赋予思考,抵抗来自各方的诱惑、困难、甚至生命威胁……
这是最坚不可摧也最纯粹的一股力量。
《破冰行动》代表着一种记录和一种还原——记录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和一群人的崇高信仰。
它可能是使《破冰行动》突破尺度、成为经典的关键。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 没做好这些准备,千万不要报考昆明的大学!
-
2024-06-03 19:52:00
-
- 滴滴,终于快止血了?
-
2024-06-01 16:52:08
-
- 六一儿童节,哪是给孩子过的
-
2024-06-01 16:49:52
-
- 欧洲杯奥运会接踵而至,体育营销进入战备状态
-
2024-06-01 16:47:36
-
- 南昌民融登中心“停摆”风波
-
2024-06-01 16:45:20
-
- 退市风暴席卷A股:多家上市公司等待命运安排
-
2024-06-01 16:43:03
-
- 央国企“挂靠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
-
2024-06-01 16:40:47
-
- 去银行网点上班,还香不香?
-
2024-06-01 16:38:31
-
- 京东、阿里:稀释式回购,是诚意还是套路?
-
2024-06-01 16:36:15
-
- 放松汽车限购虽迟但已至——关于汽车限购政策的来由、现状与经济效益测算
-
2024-06-01 16:33:59
-
- 抱团养老,会是我们这代人的养老最优解吗?
-
2024-06-01 16:31:43
-
- 985应届生,挤爆新能源大厂
-
2024-06-01 00:33:23
-
- 和GPT-4这些大模型玩狼人杀,人类因太蠢被票死,真·反向图灵测试
-
2024-06-01 00:31:07
-
- 马斯克也给英伟达打工了
-
2024-06-01 00:28:51
-
- 中国日化首富之子不好当
-
2024-06-01 00:26:35
-
- 独家对话任少卿:蔚来凭啥说智驾是第一梯队?
-
2024-06-01 00:24:18
-
- 南京跨境往事
-
2024-06-01 00:22:02
-
- 那些热衷追售后的年轻人,如何收获了另一种人生高光
-
2024-06-01 00:19:46
-
- 广州优化小客车指标调控办法:“久摇不中”个人可直接申领粤A牌普通车指标
-
2024-06-01 00:17:30
-
- 蜜雪冰城向左,名创优品向右
-
2024-06-01 0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