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2023-09-16 06:15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求是》杂志编辑部

" 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 年 9 月 9 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首次将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 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对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作出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2023 年 5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从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 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 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6 个方面,对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揭示规律、方向和大势,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是指引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最新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科学指引

"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对于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向来看得很重、抓得很紧。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他一有时间就去学校转,要求 " 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在福建宁德工作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 "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强调 " 教育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等一等’的 ";在浙江工作时,将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纳入 " 八八战略 ";在上海工作时,强调 " 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最令人向往的职业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在全国各地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考察调研时,在每年教师节、青年节、儿童节等同师生们的互动交流中,在给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留学生和教师们的回信里,总书记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教育的重大意义,强调 "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等等。

—— "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调 "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 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 ";" 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 ";"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等等。

——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 "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等等。

——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强调 " 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

——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根本立场,强调 "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 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又同中国教育实际紧密结合;既根植中华民族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世界教育发展有益成果,把党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引。

思想光芒照亮前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科学指引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的非凡历程,高度肯定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指出:" 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深刻阐释和总体部署。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有‘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2019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其言谆谆,其意切切。

1935 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这著名的 " 爱国三问 ",实质是在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就是我们要立的 " 德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勉励少年儿童 " 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鼓励当代青年 "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寄语莘莘学子 " 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嘱托广大教师 " 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教诲,指引广大师生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火热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展现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为 2023 年 6 月 9 日,安徽省铜陵市第七中学学生正在车间上 " 行走的思政课 ",近距离感受铜陵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视觉中国 过仕宁 / 摄

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并对如何 "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提出明确要求。一是 "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二是 "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是 "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做到老师 " 教好 "、学生 " 学好 "、学校 " 管好 " 三位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从德智体美劳 " 五育并举 ",到全员全程全方位 " 三全育人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2023 年 5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 5 月 13 日,科技小院的师生在河北省曲周县 " 绿色吨半粮 " 万亩示范基地查看麦情。 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 摄

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 " 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强调要 "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总书记强调," 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 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另一方面,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总书记强调," 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书记同时指出," 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

闽江学院校门入口一侧石碑上,16 个字格外醒目。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学理念,也是闽江学院长久以来坚守的办学指导思想。2021 年 3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调研,肯定闽江学院在坚持应用型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要 " 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 "。

" 适应社会需要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更好推动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大对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 作出系统部署。" 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 " 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 的深远考量并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一是 " 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 " 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三是 "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 "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作出系统阐释。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引领教育改革开启了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 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陆续发布,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 " 四梁八柱 " 已经搭建起来,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正在加快形成。

改革永远在路上。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 "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 " 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三是 " 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是 " 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五是 " 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

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不拒细流,方为江海。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重视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指引我国教育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中外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成绩斐然,教育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一是 " 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二是 "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是 " 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 ",同时 "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牢教育对外开放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 "。

强教必先强师

"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祝福,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2023 年 9 月 7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勉励青年学子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并给全国广大教师送上节日祝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走进校园、亲切交谈、致信问候 ……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总会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广大教师送上祝福,为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作出表率。总书记以 " 无上光荣 "、" 最伟大、最神圣 "、" 最受社会尊重 " 等形容教师工作,将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空前高度;从 "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6 个方面,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释;对教师提出 " 三个牢固树立 "、" 四有好老师 "、" 四个引路人 "、" 四个相统一 "、" 大先生 " 等殷切希望,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 " 梦之队 " 的筑梦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 " 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实际需要,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 "。二是 " 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是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总书记对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 ";" 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

"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一定能走好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新征程,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