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海派杂技再添力作,《天山雪》串联 70 年各族人民建设新疆壮美历程

2023-11-06 05:19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海派杂技再添力作,《天山雪》串联 70 年各族人民建设新疆壮美历程

11 月 5 日晚,历时三年打磨的杂技剧《天山雪》在上音歌剧院正式首演,这是海派杂技剧时隔四年后再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天山雪》以 " 逆风飞翔 " 的雄鹰精神作为几代人共同引领,以杂技人的故事贯穿始终,串联起七十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壮美历程,用杂技艺术语汇立体讲述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故事。

由于剧情历程跨度大,表现场面多且复杂,为了真实描绘沪疆两地的唯美画卷,主创团队九度易稿,不断丰满剧目创作内涵,深化主旨立意,最终浓缩成一台十二场、一百多分钟的大型舞台艺术佳作。

2023 年 5 月《天山雪》试演结束后,主创团队立即进入了修改提高的工作中,对于全剧的综合舞台艺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了能更充分描绘七十年援疆的历史画卷、唯美表述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体现杂技人奋勇拼搏,勇于攀登的雄鹰精神。主创团队从故事结构、人物设定、舞美、音乐、多媒体等全方位大幅度修改和调整。以多媒体为例,为了让观众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主创团队不断改善多媒体设计方案,提高制作要求,让舞台画面拥有了电影的质感。虚幻引擎与数字演艺的创新使用也为剧目增添了不少亮色,一只意象化的 " 雄鹰 " 始终贯穿着全剧,让观众通过鹰的视角展现更加多元化的舞台艺术。

在杂技节目的设置上,《天山雪》除了提高整体的节目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将表演、舞蹈和人物设定充分融合,进一步体现戏剧与杂技的相辅相成。演员们需要在训练技巧的同时,打磨演技,增强人物的刻画能力,在修改的几十天中,演员们始终高强度、高负荷、高难度地完成自我挑战。

修改提高后的《天山雪》剧情更加紧凑,脉络更加清晰,情感更加充沛,在充分展现杂技艺术的同时又能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情节。此外,节目难度的提高大幅提升了观众的 " 燃点 ",无论是千佛洞神女展现的吊环顶技还是修建中巴公路,在高空钢丝上艰难通过的表演均堪称 " 全程高能 "。

此次《天山雪》序幕和尾声堪称修改的点睛之笔,聚焦于首尾呼应,主题贯穿。《天山雪》进一步体现了海派杂技剧在追求现代戏剧性和舞台统一度方向上的探索和尝试,将雄鹰精神贯穿始终,通过一个个节目,一场场剧情的展开,将 " 雄鹰精神 " 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王雪峰回到新疆后,各族人民共同欢庆,载歌载舞,笑脸充满整个舞台,彰显着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让天山雪 " 雄鹰精神 " 与新时代紧密相连,实现剧目精神内核的再度升华。

杂技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杂技到杂技剧完成了从过去以技巧见长的杂技艺术表演和抒情达意、表情达意结合,实现了新的突破。杂技剧《天山雪》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的案例。2010 年,上海市马戏学校受新疆文化厅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委托,在上海各级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关心指导下开设了新疆班,多年来专业培养了 50 余名来自新疆的杂技学员。

而就在《天山雪》首演前两周,剧中 " 抖杠——雄鹰 " 节目参加第 19 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荣获金狮荣誉奖,沪疆携手再一次证明了沪疆两地通过文化教育合作,为杂技事业培养人才的优秀成果,为沪疆携手、文化润疆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战上海》到《天山雪》,海派杂技人一直在努力探索杂技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突破自我,奉献艺术佳作,力求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综合舞台艺术作品,努力探索当代杂技发展之路。

作者:王筱丽

文:王筱丽 图:上海杂技团供图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