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华润、珠江等鏖战高端啤酒市场,老牌巨头百威亚太很“受伤”

2023-10-27 06:55 来源:略喷网 点击:

华润、珠江等鏖战高端啤酒市场,老牌巨头百威亚太很“受伤”

蓝鲸财经记者 王涵艺

近日,珠江啤酒(002461.SZ)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山珠啤拟投资产能扩建升级项目,项目计划投资额 9.32 亿元,将新增 30 万吨酿造产能和 2 条中高端啤酒灌装生产线。

这意味着,珠江啤酒将进一步加码高端产品。事实上,近年以来国内啤酒巨头纷纷向超高价冲击,千元啤酒、百元啤酒层出不穷。啤酒行业陷入了高端战。

行业普遍认为,未来执牛耳者必然将从这一波高端战中胜出,那么,内卷加剧的时代谁将主沉浮?

消费市场复苏,业绩稳中有进

珠江啤酒三季度财报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珠江啤酒实现营业收入 45.51 亿元,同比增长 10.71%;实现净利润 6.43 亿元,同比增长 12.78%。实现啤酒销量 115.03 万吨,同比增长 4.97%,纯生啤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5.01%;其中,97 纯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33.28%。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78 亿元,同比增长 5.94%;实现净利润 2.77 亿元,同比增长 8.03%。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 珠江啤酒是中国高端啤酒的首创者,是高端啤酒推广的践行者。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就是珠江啤酒生产的,珠江啤酒背靠区位优势,做高端有它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优势,兼具区位和品牌双重优势。整体去看,珠江啤酒固守广东市场。并没有去盲目扩张,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稳固的做法。"

珠江啤酒的表现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近两年啤酒企业大多都交出了亮丽的业绩答卷。

2022 年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销量分别为 807、377、1110、134、286 万千升,销量同比均有所提升。从营收表现来看,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三家两百亿营收规模以上的企业业绩均是稳中有进。

2023 年上半年,百威亚太中国地区收入同比增长 15.4%,销量同比增长 9.4%,每百升收入增加 5.5%。单看二季度,中国市场整体销量增加了 11%,因每百升收入同步增加,期内收入增长了 19.6%。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 238.71 亿元、215.92 亿元,增幅分别为 13.60%、12.03%,净利润分别为 46.49 亿元、34.26 亿元,增速分别为 22.28%、20.11%,两家酒企营收、净利润均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疫情前水平。

同时,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的净利润也均达到了双位数增长,分别以 8.65 亿元、5.14 亿元、3.66 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 18.89%、46.57%、16.66% 的增长,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从啤酒上市企业的半年业绩综合来看,今年上半年啤酒消费市场的复苏趋势明显,高端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也不断拉动业绩增长。百威亚太在中报中表示,在中国取得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渠道重新开放,以及高端和超高端品牌的强劲销售。华润啤酒同样表示,消费需求复苏及持续高端化发展带动营业额增长,盈利提升主要来自高端化发展,部分包装材料成本下降,以及成本和费用效益提升。

国产啤酒崛起,酒企鏖战高端

在良好的业绩基础上,啤酒头部企业均已重点布局高端化转型,以此提高利润增量。

华润啤酒在 9 月 25 日发布了超高端新品 " 醲醴 ",酒精度超 12 度,售价突破千元。这是华润啤酒继 2021 年 5 月上市酒精度超 8 度的初代超高端产品 " 醴 " 之后,推出的又一超高端新品。

除了华润啤酒,市面上的千元啤酒还包括青岛啤酒 " 一世传奇 "、百威大师传奇虎年限量版礼盒和百威大师臻藏啤酒飞兔腾跃限量版。百元以上的啤酒有青岛啤酒 " 百年鸿运 "、" 百年之旅 ",蓝带啤酒 1844。

作为高端啤酒代名词的精酿啤酒,在国内的混战也异常激烈。

如百威收购了上海精酿啤酒商 " 拳击猫 ",同期还在上海开设了旗下精酿品牌 " 鹅岛 " 酒吧餐厅,燕京啤酒线下布局狮王精酿小酒馆,华润、青啤、金星等啤酒巨头均已布局线下酒馆业务,产品以精酿和鲜啤为主。

重庆啤酒 9 月 27 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啤拟以 250 万元、60 万元的价格收购北京首酿金麦贸易有限公司、金贝亚太(北京)餐饮有限公司 100% 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重庆啤酒将获得 " 京 A" 系列 57 个商标所有权。重庆啤酒公告的评估报告显示,首酿金麦主要负责为 " 京 A" 的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精酿生产,金贝亚太则负责 " 京 A" 精酿餐吧经营。这意味着,重庆啤酒正式进入精酿赛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10 月,国内存续、在业的精酿啤酒相关企业拥有 6200 多家。从成立时间来看,92.6% 的相关企业成立时间在五年之内。近五年,精酿啤酒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均保持高速增长,年度注册增速保持在 32% 以上。

此外,华润雪花旗下的 SuperX、马尔斯绿,青岛啤酒旗下的奥古特,嘉士伯推出的特醇,已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啤酒行业营销专家方刚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在高端市场上,大家目标都很一致。" 行业高端化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大家都在抢占制高点。当产能和总量进入瓶颈期,寻求产能上突破可能性已经不大,所以只能转向利润的提升。利润的提升需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向更高的产品结构进行转移,所以高端化就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方刚称。

群雄逐鹿,百威亚太最 " 受伤 "

俗话说 "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在上述国产啤酒企业加入高端化战场角逐前,拥有百威、时代、科罗娜等品牌的百威亚太一度独占高端市场。

可在啤酒市场群雄争霸的 " 战国时代 ",国内啤酒巨头们对百威已呈现出围剿态势。

Euromonitor 数据显示,百威亚太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在 2015 年时将近 50%,到了 2020 年已经下滑到 42% 左右,且下滑趋势还在持续。2022 年中国的夜场和餐饮渠道大规模关闭,导致其销售额下降了 3%;尤其在第四季度,百威旗下的高端和超高端产品出现了双位数下滑。

百威最新财报显示,2023 年上半年,百威亚太中国地区收入销量均有增长,但是从整个亚太地区来看,百威仍然明显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3 年上半年,百威亚太营收 36.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净利润由 2022 上半年的 6.25 亿美元减少至 2023 上半年的 5.75 亿美元,同比下滑 8%。而其中,百威亚太第二季度收入为 18.21 亿美元,同比下滑了 7.28%。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国产啤酒的崛起确实对啤酒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高端化、品质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高端啤酒市场成为竞争的焦点。百威作为高端啤酒市场的老大,其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仍然较大,但其他国内啤酒品牌也在积极布局高端市场,对百威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 具体来说,百威在高端啤酒市场上的优势在于其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和市场营销能力。然而,随着国内啤酒品牌的崛起,百威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些国内啤酒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市场营销等方式,逐渐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等国内品牌在高端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江瀚进一步表示。

在高端啤酒市场上,各家啤酒厂商都在积极布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百威能否守住王座?啤酒市场格局将产生哪些变化?谁能在未来稳定高端?

江瀚认为,虽然高端啤酒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大品牌也在争相布局,但目前尚未出现能够稳定高端市场的品牌。在优势方面,各大品牌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百威的全球品牌影响力、青岛啤酒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华润啤酒的资本实力等等。然而,在劣势方面,许多品牌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品牌定位不明确、产品品质不稳定、营销策略不当等等。

方刚认为现在进攻欲望和追赶速度最快的是华润的雪花啤酒。" 喜力中国已经和雪花达成了合作,形成了雪花加喜力的品牌格局,能够创造 50% 以上的增量。从进攻性上来看,雪花啤酒的进攻性最强。华润在高端的战略意图很高、目标清晰。" 方刚表示他在啤酒高端市场更看好百威、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这三家。

朱丹蓬则认为百威依然会占据高端啤酒大头。" 虽然说这两年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但从整体去看,百威不可能坐视不理,反而它会做更多创新升级以及迭代的动作,去弥补其在中高端销量的缺失。"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的高端化空间还非常大,当前行业趋势、大单品的势能已经充分积聚,未来 3 至 5 年啤酒行业的高端化将更上一层楼。从利润端看,受益于澳麦进口恢复正常,预计啤酒公司 2023 年底大麦采购价格将会下降,释放利润弹性。

未来谁将在啤酒高端战中成为执牛耳者,蓝鲸财经亦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