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现在还有人力三轮车?街头最后的“车夫”,道出心声

2023-11-15 13:13 来源:略喷网 点击:

现在还有人力三轮车?街头最后的“车夫”,道出心声

近日气温骤降,风裹挟落叶,

金华街头的行人们

把全身包得严严实实。

韩大姐穿上去年春节买的夹袄,

骑着人力三轮车,

排在婺江以南的福泰隆超市前 " 车队 " 第一位。

金华街头的人力三轮车。记者 施雄风 摄

说是 " 车队 ",其实也就四辆。

每辆车前的铁皮牌子,

写着 " 人力三轮车 " 和车牌号。

要抢最前面,韩大姐中午 12 点就到了,

但直到下午两点半,她还没有开张。

婺江以北的福泰隆超市前,

也聚集了两三辆人力三轮车。

没想到降温这么厉害,

付师傅找出两个鱼尾夹,

把裤脚扎了起来。

一大早,他已接了一两单,

不过也满心感慨:

" 这个人力三轮车,下一代就没有了。"

11 月 13 日,潮新闻记者前往金华,

摸索 " 从前慢 " 的时光,

寻找或许这座城里最后的人力三轮车。

福泰隆超市前是三轮车的等客位。记者 潘秋亚 摄

日子过得慢,送人送餐也都可以慢

他曾接送一个男孩长大

福泰隆,金华当地人都知道的商超,人力车师傅们也 " 闻讯而来 ",在这里等客。马路上车流不息,嗖地从他们身旁驶过。

慢,是人力三轮车的标签之一。

郭师傅去摄影工作室拿餐。记者 施雄风 摄

这天,郭师傅接的第一个单子,是一家摄影工作室的送餐任务。工作室最近在 2 公里外开了分店,午餐时间,小厨房里炒的饭菜,要给分店员工送去。

" 骑得慢,送餐也稳妥。" 老板娘认识郭师傅好几年,有时候要去附近,停车不方便,就给郭师傅打电话;平时忙起来,也会让他帮忙接送孩子," 跟他熟悉了,也放心嘛!"

郭师傅送餐中。记者 潘秋亚 摄

上世纪 90 年代,在老乡的 " 传帮带 " 下,郭师傅从安徽来到浙江金华,蹬起了人力三轮车,迎送了不计其数的乘客。他曾经接送一个男孩儿,从小学送到大学,现在男孩已经工作,偶尔路过,还会找他坐趟车。

快 60 岁的付师傅也是安徽人,上午 11 点左右,他送了一两趟,又回到超市门口的 " 候客区 "。

近一点的七八块,远一点的十多块,医院去一趟,市场去一趟。付师傅一天接四五单,赚个四五十块钱,就已经让同行 " 眼红 "。

这几年,付师傅赚得较多的一单,是送一位病人回家," 大概 100 多块钱吧。"

那位病人年纪大了,有点晕车,坚持不坐小轿车,硬是看上了三轮车的通风和舒适。付师傅专门挑平地骑,大概 6 公里路,稳稳当当蹬了一个小时,到了楼下,又把病人背上楼。

背着病人上下楼,这样的附加项在三轮车师傅的订单里并不少见;有时候乘客东西多,也能帮着拎上去。

这时候的人力三轮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作,而更有人情味。

没有客人的时候,朱师傅就晒晒太阳。记者 施雄风 摄

慢车骑久了,心性也慢下来了。

问及为什么没有想过送外卖赚钱,朱师傅不屑一顾:" 你看现在送外卖的小伙子们,都赶时间,冲那么快。我们喜欢慢一点。" 没有客人,他就坐在三轮车后座,晒晒太阳,仿佛什么烦恼都和他不沾边似的。

并不好骑的三轮车,是他们的宝贝

三轮车夫们往往同时打好几份工

一众穿着灰扑扑的师傅里,韩大姐显得精致。除了碎花红夹袄,她的头发上还有一枚珍珠发夹,无名指也戴着戒指。

韩大姐穿着碎花夹袄。记者 施雄风 摄

在韩大姐的指导下,记者也坐上了驾驶座。

看起来和自行车差不多,一坐上去,区别就来了——最大的不同,是转向把手上没有刹车把。要想刹车,得迅速将手移动到斜杠上的手刹,拉下,降速。

蹬起轮子,车往前开,身后较为宽敞的座位车厢,让新手在车流间穿梭起来有些难度。后座坐了人后,车身变重,惯性更大,三轮车更难控制。

韩大姐笑了:" 这种事情你搞不来的!" 她倒来挪去,又把车摆回原位。

骑人力三轮车近 20 年,她选择这份工作的理由,是 " 自由 ",因为随时可以收工给老公孩子做饭。

韩大姐在三轮车上。记者潘秋亚 摄

和她一样,大多数师傅都有 10 多年、20 多年 " 驾龄 "。他们所知道的同行,最年轻的也都四五十岁了。

车把手上的铃铛。记者 徐婷 摄

三轮车看起来破旧,扶手上有锈迹,铃铛早就不响。但对师傅们来说,都是宝贝。

程师傅把坐垫包上一层层棉布,这样骑得更舒服;朱师傅装钱的,是老婆不用的皮包," 秒杀 " 其余人的旧布包;韩大姐车上放了打气筒,平时车子一些小毛病,都能自行处理 ……

他们有劳动人民的朴实,好几个是第一次接受采访,一看到镜头,手就不停搓着裤腿;或者说上几句,就笑出大牙:" 哎呀!我讲不好讲不好。"

再问具体姓名,往往不愿意说——他们中的一些人,打了好几份工,更愿意低调一些。

有人在当保安的休息日跑来拉几趟,有人时常去工地打零工,有人早上才扫了大街,也有人渐渐告别了这个行当。

孩子大多已经工作,生活压力变小,接单既是让自己忙点事情,也是尽可能多赚点养老钱。平时做些什么呢?大多是刷手机,聊聊天。

" 他多才多艺的!" 朱师傅指了一下付师傅。

付师傅瞪圆了眼,立马反驳:" 别听他胡扯!我要是会唱歌会跳舞,还会来拉大车?"

人力三轮车行驶在路上。记者 施雄风 摄

不少外地人来金华谋生

还原 " 一份工作养全家 " 的光辉岁月

如果要问,生意好不好?他们都会抱怨一两句:现在生意太差了!

送餐回来后,郭师傅把车停在老地方,也没锁上,人却不见了。朱师傅回头瞄一眼说:" 他应该逛超市去了。"

车不怕丢吗?" 嗐!这有啥好担心的,现在监控都能找得到。再说了,谁要啊!"

记者等了一个小时,正准备离开,郭师傅不知道从哪里 " 蹿 " 了出来,满脸乐呵呵:" 我去超市看抽奖去了,哎呀,没抽中。"

这要搁以前,郭师傅哪里有空,"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走不了好远就能拉到人,隔着马路都要喊我们过去。"

程师傅展示车牌。记者 施雄风 摄

师傅们聊着过去,路过的年长者也来插几句话。从闲聊中,渐渐可以还原出一个属于人力三轮车的 " 光辉岁月 " ——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力三轮车盛行,不少师傅从外省来到金华,以此为生。

那时候的三轮车,把手上有个铃铛,一拨动就能发出 " 啊呜啊呜 " 的声响。车子成百上千,穿梭在大街小巷,外地来的师傅也迅速地成了本地 " 活地图 "。

即使后来出租车兴起,人力三轮车还是很多人的首选。一个原因是许多人不习惯坐车,尤其老人家容易晕车;还有一个原因是三轮车师傅可以帮忙把东西拎上楼,在节俭的年代,很多人搭车,往往是买了东西拎不动。

此外,三轮车起步价低、出租车等不到之类的因素,也保住了他们的饭碗。单子陆陆续续,有师傅回忆起当年,是 " 拉都拉不过来 "。

有人一年能赚个七八千,跑得多的师傅,一年也能净收入一万多。" 那个时候,钱也是真的值钱。"

" 一份工作养全家 " 的活计,对于卖力气的师傅们来说,是一份好差事。

赶在落幕之前

他们蹬出了家庭的未来

师傅们觉得,要说生意不好,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 手机可以打车之后吧。" 一名师傅说,线上打车几分钟就到眼前,金华市区也有共享电动车,选择人力三轮车的人,更少了。

这个行业的渐歇,从车子的脚蹬就能看出来。

人力三轮车的两种脚蹬。记者 徐婷 摄

程师傅的三轮车,脚蹬是两个木头块。以前,木头脚蹬是他们的法宝,结实耐用,蹬面宽还省力,换一次能用两年。那时候的修车行,可以专门帮他们换这种脚蹬。

付师傅的车上却装着常见的自行车脚蹬," 我的木头脚蹬坏了,现在都没地方换,这种骑三个月就坏了。"

一名大伯路过,看到记者在采访,忍不住搭腔:" 他们很累,很辛苦的!" 但是大伯自己却不常坐," 我走几步就到家了,省一点。"

朱师傅也载过几次年轻人,言谈中,这几名年轻人都觉得,师傅们蹬车太辛苦了,很是心疼。

老年人舍不得,年轻人不忍心,是人力三轮车现在的困境。

朱师傅最怕听到他们说辛苦之类的话," 都觉得我们辛苦,都不来坐,就没生意了。但是哪个工作不辛苦呢?"

郭师傅送餐途中。记者 施雄风 摄

一段光辉岁月即将落幕。好在,那些年,他们也靠着人力三轮车,一脚一脚,蹬出了家庭的未来。

朱师傅的孩子在金华长大,三轮车就是他们家的 " 宝马 ",孩子读书、大人买菜,都靠这辆车," 我现在都没买电瓶车,用不着,三轮车就行。"

9 月份,郭师傅回了一趟安徽老家," 给家里收玉米去了。" 收来的玉米也没卖多少钱,但是这些年,每到农忙,或者逢年过节,他都要回家一趟。

韩大姐的大儿子已经在广东安家,她现在最头疼的是小儿子的终身大事。对于儿媳的期待,她说:" 下雨知道往屋里跑,知道安心过日子,就行了。"

" 老朱!走不走?" 马路对面,一位阿姨看到熟悉的三轮车,扯着嗓子喊朱师傅。

那是熟客。

朱师傅应了一声,过去接上这位客人,向她家骑去。这是他当天接的第一单。

你坐过这样的人力三轮车吗?上一次坐是什么时候?

对于三轮车和三轮车夫的去留,你怎么看?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徐婷 施雄风 潘秋亚